分享

陈真晟传

 p0oouuu 2019-03-27

陈真晟,字晦德,漳州镇海卫人。最初参加乡试时,听说官府防察过严,不按礼节对待士人,深以为耻辱,激愤之下拒绝参加考试,从此潜心圣贤之学。读《大学或问》,见朱子反复强调主敬,乃知“敬”为《大学》的起点和基础。又得程子‘主一’之说,便专心研究,他说“:《大学》的诚意是铁门关,‘主一’二字是开关的玉钥匙。”天顺二年(1458)至朝廷呈送其《程朱正学纂要》。该书首先采用程氏学说的体制,其次采取朱子的论述,再次做二图,一图说明圣人的思维随天地一同运行,一图说明治学的思想要遵循天地运行规律,最终落脚于推举贤明导师,辅助太子,重视教育。朝廷命礼部讨论书中的建议,但为侍郎邹干搁置不办。真晟回到家中,闻知临川吴与弼在本乡讲学,便去请教,路过南昌在张元祯家留宿,俩人谈论后,元祯大加推崇,对他说:“圣人之道,自程朱以后,只有先生得其真义,至于康斋(吴与弼),不可求见,也不必求见。”于是他又折回福建,深思静坐,自号“漳南布衣”。成化十年(1474)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真晟没有拜过师,只是从流传下来的经书中得到学问。他自己感到居于海滨偏僻之地,应出去访求当世学者,虽未同吴与弼讨论过学问,但二人学说颇相近似。                    

陈真晟(1411-1474)字晦德(一作晦夫),后改字剩夫,又自号曰漳南布衣。

人物概述

明学者、教育家。本泉州人,后徙漳州镇海卫。生于明成祖永乐九年,卒于宪宗成化十年,年六十四岁。年十七,即自拔于流俗。应试至福州,闻防察过严,乃辞归,不复应举,自力于学。天顺间,诣阙上书,并献所撰程朱正学纂要,不收。又上书及所撰正教正考会通,亦不省而罢。晚岁,居漳之玉洲,又作学校正教文庙配享疏,拟诣阙再上,未及行而卒。真晟著有陈剩夫集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学术思想

陈真晟 少入长泰山,从唐泰治举子业。乡试辞归,不复以科举为事, 笃志践履之学。学无师承,独得于诸经。推崇程颐、朱熹,认为"程朱之学, 入道有门,讲道有阶,升堂观奥,皆其明辙,惟此最为要法,诚不可不先讲 而力求者也"(《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四》)。为学重"敬",以"主一" 为要,强调笃行。认为《大学》之要莫先于穷理。但如不养其心则不能入其 微、步其精,以至其极。而涵养此心,莫如朱熹所谓之"敬"。求其所以为 敬者,则以程颐之以"主一"释"敬",以"无适"释"一"最为贴切。"静 而主于一,则静有所养,而妄念不复作矣:动而主于一,则动有所持,而外 诱不得夺矣"(同上),提出学有道俗之分,以义利为区分标准。"志于义, 则道心也;志于利,则俗心也。以道心而为俗学,则俗学即道学;以利心而 为道学,则道学即俗学"(同上)。曾采勅谕中要语,参以程氏学制、吕氏 乡约、朱氏贡举私议,作《正教正考会通》,定考德为六等、考文为三等。 著有《程朱正学纂要》、《正教正考会通》、《心学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