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历史上的马塍(上)

 真友书屋 2019-03-27

 在杭州古代诗文中,经常可以看到“马塍”这个词。现在,杭州城里还有一条马塍路。这些常常会使人想到杭州历史上有一个叫“马塍”的地方,对那个“十里马塍花似海”“一塍花草碧芊芊”的地方充满诗意的想象。

马塍之名由何而来?

明代杭州人田汝成写的《西湖游览志》,对马塍的记载始于五代:“钱王时畜马于此,至三万余匹,号日马海,故以名塍。”“塍”字的读音同“诚”,本义是田间的土埂、小堤,《说文解字》释义为“稻中畦也”,也就:是稻田中的田埂。

《西湖游览志》

这段文字中“钱王时畜马于此”这句话,让我们穿越到1000多年前的古代。“钱王”是指吴越国的国王钱镠。吴越国处在中国唐朝和宋朝这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之间,这一时期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钱镠

吴越国,由钱镠创建于公元907年,是五代十国中的一国,位于现在江浙地区和福建省的一部分。

吴越国要对抗西北面吴国的入侵,就需要军队,而在古代军队打仗需要军马,钱镠就在杭州北城门外面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养马,主要提供给军队使用。这里是钱镠的军马场,马养得最多的时候有3万多匹,因此被称作“马海”,也称“马城”。“马塍”之名有可能是从“马城”谐音演变而来,也可能与田埂有点关系。

在钱镠养马之前

马塍是怎么样一个地方?

唐长庆四年( 824)三月十日,唐朝杭州刺史(市长)白居易在修筑钱塘湖湖堤之后,写了一篇《钱塘湖石记》。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治理钱塘湖(西湖)的经验,将其刻在钱塘湖边的石头上,让以后的杭州地方官知晓一些治理钱塘湖的方法。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在钱镠养马之前,这一地方的些许情况:

《钱唐湖石记》

钱唐湖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立于田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文中所载内容,对我们了解历史上这一区域的情况很有帮助:钱唐湖又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灌溉田地,湖水每减一寸,可灌溉十五余顷良田;每一复时,可灌溉五十余顷。

文中说的钱唐湖北面的“石函”,也称“石涵”,是唐朝杭州刺史李泌所筑的石函桥、石函闸,位于今西湖边的望湖楼东、保俶路口。据南宋杭州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石函桥闸,在钱塘门外水磨头,因湖水涨壅,开此泄水,出于下湖。”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也有记载:“石涵桥有水闸,泄湖水入下湖。”《西湖游览志》记载,“石函桥,唐刺史李泌建。有水闸,泄湖水以入下湖。”可见,唐代杭州刺史李泌建的石函桥、石函闸是一项水利工程,是为了将上湖的湖水有序地排泄进下湖。下湖在上湖的北面,是承接上湖湖水的水域。

在唐代以前,下湖已经形成。下湖的形成与一条湖堤有关,这条堤隔出了上、下湖。《西湖志》记载:“白公堤在钱塘门外,由石函桥至余杭门筑堤,以蓄上湖之水,将渐次达于下湖。”当时,白居易从石函桥到钱塘门,修筑了一条堤,把钱塘湖(上湖,即西湖)分为两个部分,堤内的湖面称上湖,就是现在的西湖;堤外部分称下湖,连接着杭州北部郊区的千百亩田地。

白居易修筑这条湖堤,目的是蓄上湖水并灌溉下湖周边的良田。清代《湖山便览》称:白公堤“蓄上湖之水,渐次达下湖,以灌民田,杭人利焉。”由于修筑了一条堤,钱塘湖被分成了“上湖”与“下湖”。“下湖”是上湖北面的一片水域,承接上湖的来水,灌溉周边地区大片田地。下湖及流经的区域,就是后来吴越国钱镠养马的地方,即马塍。

而现在西湖上的那条“白堤”,其实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就有了。李泌任杭州刺史比白居易早。他筑石函闸时,已有这条堤了。白居易到杭州第二年写的诗曾提到这条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他还对西湖白堤的来历提出过疑问:“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后,从石函桥到钱塘门,修筑湖堤,于他离任前两个月完成。对这条堤的位置,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从钱塘门外向东北延伸处,即今天的白沙路一带。白居易修的这条堤,早已在岁月的风雨中废圮,如今仅剩圣塘闸桥亭遗迹。虽然现在西湖上的白堤并不是白居易所筑,但杭州人为纪念白居易在杭州兴水利、筑湖堤、建石涵、疏浚六井、开拓西湖等功绩,将西湖上的白沙堤称为白堤。

白堤春色

钱塘湖下游区域是什么情况?

首先,说下湖的形状。它与上湖不同,是一个长条形的湖泊,南北长,东西窄,从地图上看,就像一条由南向北流去的宽阔的大河。钱塘湖下游就是下湖两边的区域。王一胜先生《上湖水落下湖河》书中描述了下湖的范围:“宋代的下湖南起白公堤,北至余杭塘河,东入现在的大运河,西接西溪湿地。”“湖的东面是钱塘门至余杭门的城墙”“湖的西面有古柳林和昭庆寺”。长条形的下湖,湖水缓缓流下,灌溉着两岸的土地。

《上湖水落下湖河》

其次,宋代苏东坡在《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中,有一条疏浚西湖的理由,引用了白居易在《钱塘湖石记》中的意思,那就是如果西湖(唐代称钱塘湖或上湖)得不到疏浚,“下湖数十里间”的“茭菱谷米”将得不到有效的灌溉,收成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说明,在钱镠养马之前,这里是一个有湖泊、有河流、有水塘、有田地的地方,有大片的农田和湿地盛产谷米、茭白、菱角,这块地方不仅有农业经济价值,而且有美丽的郊外田园风光。《梦粱录》中有一条记载,我们可以通过其引用的林和靖的诗,领略下湖区域的风光:

“林和靖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赋诗曰:‘平湖望不极,云气远依依。及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青山连石埭,春水入柴扉。多谢提壶鸟,留人到落晖。’”

道潜( 1043-1106),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人。他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苏轼谪居黄州时,他曾前去探望。元祐中,他住杭州智果禅院。从他写的《下湖晚归》,也可了解下湖一带的风景:

屈曲莎堤引兴长,肯辞芒屦踏秋霜。

归来已奏孤城角,撩乱梅花落女墙。

到宋代,下湖的大片水面逐渐消失,只留下了两条河、一些零星的水塘,其他都是田地了。

马塍在杭州的哪个地方呢?

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中的相关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致方向:“东西马塍,在余杭门外。”

《咸淳临安志》

南宋淳祐十二年( 1252)陈仁玉撰的《淳祐临安志》记载:

“今北关门,古之余杭门,外城也。原自有北关门,今有夹城巷,乃古基也,地与马塍相接。”

撰写时间晚于《淳祐临安志》的《咸淳临安志》,也记有相似的内容:

“或云塍当为城,盖钱王旧城。余杭门外原自有北门,今夹城巷乃故基也,地与此接。”这些记载表明,马塍在杭州北城墙的余杭门(北关门)之外。

而从《西湖游览志》的记载中,可以清晰地知道马塍在杭州城外的位置:

“东西马塍在溜水桥北,以河分界。并河而东,抵北关外,为东马塍。河之西,上泥桥、下泥桥至西隐桥,为西马塍。钱王时蓄马于此,至三万余匹,号曰马海,故以名塍。”

清代高鹏年编撰的《湖墅小志》也有相似的记载:

“东西马塍在溜水桥以北,以河为界,河东抵北关外为东马塍,河西自上下泥桥至西隐桥为西马塍。钱王时蓄马于此,故以名塍。”

以上文献记载,告诉了我们马塍大致的位置,也使我们知道了一些与马塍相关的地名。从这些地名及之间的距离,可以更明确地推断马塍的位置和范围。

一是“溜水桥以北”中的“溜水桥”。民国时期钟毓龙《说杭州》记载:“溜水桥,在昭庆寺西。泄湖水自此入下湖,俗称响水闸,盖以板为闸,湖水自板上或板缝中流下,其声甚响也。宋姜白石所寓居之水磨头,当即在此。”后来因为谐音的关系,称流水桥,就是今松木场附近弥陀山西面的流水桥。“溜水桥以北”告诉我们这里是马塍南面起点的一个标志点。

二是“以河为界”中的“河”。是指下湖河,水源来自西湖,是西湖的下泄河道,流入西溪、余杭塘河。

唐代时,西湖还没有现今的名称,而是被称为钱塘湖或上湖。下湖到宋代已湮没,仅存两条河,担负着下泄西湖之水的功能。其中一条下泄西湖之水的河是子塘河,从圣塘闸开始向北流,到明清时称新河,现在称为古新河。

另一条是下湖河。据《梦粱录》记载:

“下湖河,在溜水桥柴场北,自策选马军寨墙、八字桥,沿东西马塍,羊角埂,上泥、下泥桥,直抵步司中军寨墙北;一派自打水楼南折入左家桥河,入江涨桥河;一派自八字桥、西策选军寨、神勇寨、步人桥,至右塘桥下,折入余杭塘河;一派自西堰桥、西溪山一带至饮马山,亦折入余杭塘河。”

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

“下湖河,万历《杭州府志》:在溜水桥,沿东西马塍、羊角埂、上泥桥至卖鱼桥西合余杭塘河,一派入左家桥河入江涨桥河。”

宋代下湖河的流向大体是从南流到北的,这样河的两边才会分成东、西马塍。如果河是东西向流的,那么两边应该是南、北马塍了。

到了明清两代,下湖河改名为松木场河。松木场,也称棕毛场,今泛指保傲路、体育场路、曙光路交汇处一带的地域,以松木场河得名。旧时,嘉兴、湖州等地及近郊去灵隐和天竺的香客,都在此泊舟,松木场河因此也称“香荡”。那时每年春天,各方进香的船只峰拥而至,多则千余艘;一批批穿着靛蓝布衫、背着黄色香袋、带着干粮的烧香老太和村姑少妇,纷纷登岸。岸上沿途的各种货摊上,摆满了灯笼雨伞、香烛土产、经佛珠罄、素食糕点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魏标对此有诗描写:“麦色青连菜色黄,年年天竺许烧香。路旁小路纷无数,认取停舟松木场。”

西部山区的木材也通过松木场河运到这里进行交易,称松木场市。烧香客和做木材生意的客商多了,河边的茶肆栈房便鳞次栉比地发展起来。吴农祥(1632-1708),字庆百,号星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佳山堂六子”之一,写有《松木场香市》,描绘了松木场河两边香市的情景:

“松木场边看水生,绿杨红树隐商城。上方钟罄珠林回,十里笙箫画舫明。芳草雉媒妖夜雨,妒花鸠妇说新晴。武林车骑如流水,闲傍青溪听笑声。”

民国时期钟毓龙写的《说杭州》载:

“下湖自宋时已湮,仅存两水流而已,今之松木场河,东至城河,西北至九莲荡等处,皆当时下湖之遗迹也。”

20世纪初,松木场河道逐渐缩小。河道变窄以后,大的船和长的木排难以通行,因此运到松木炀的木材等材料有所减少,加上公路开通,许多进香的人改乘汽车,松木场的河埠和市场逐渐萧条。民国时,这里已很荒凉,成为行刑之地。

三是“上下泥桥”。就是上泥桥、下泥桥,即现在松木场以北的上宁桥、下宁桥。当时,上湖的湖水经过水闸下泄后,由下湖河依次从这两座桥下流过。《湖山便览》记载:“泥桥有上、下二桥,皆下湖水所经。上泥桥在方公桥西,近古荡里。下泥桥在西塍八字桥东。”上宁桥在今天的文三路,下宁桥在下宁巷西端。

四是文献记载中,还涉及杭州城北面的城门“北关门”和“余杭门”,这里不得不提到杭州历史上的城市建设。隋文帝时,杭州筑12座城门。北部只有一座,叫余杭门。吴越王钱镠修建杭州罗城时,建“北关门”,俗称“百官门”。《梦粱录》记载:“北城门名北关,今在余杭门外。”“城北门者三:曰天宗水门;曰余杭水门;曰余杭门,旧名‘北关’是也。”南宋在杭州设13座城门,北门称余杭门。明代,北门改称武林门。南宋以前余杭门外有北门,位置在今夹城巷附近,与马塍相接。

《钱塘县志》记载了马塍位置的具体坐标:“东、西马塍在溜水桥北,以河分界。河东抵北关外,为东马塍。河西上泥桥至西隐桥,为西马塍。”可见,马塍是古代杭州老城区武林门外向西北面的延伸地区,也就是如今杭州的武林门、半道红一带及再向西至古荡和北至夹城巷的地区,南起武林门、松木场一线,北至下宁桥、夹城巷一带,东到运河边,西到古荡西偃桥。下湖河以东至运河边为东马塍,下湖河以西至古荡为西马塍。这个区域是杭州城西北郊一个有河流、水塘,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地方。

《钱塘县志》

近代文献如何记载马塍?1990年出版的《杭州地名志》有对马塍的介绍。在“西溪街道”条目中,有“街道办事处驻马塍路”“辖区上宁桥至西偃桥一带,旧时称东西马塍,相传吴越王曾畜马于此”“昔日境内大部分为城郊荒野,现已为全市闻名的文教区,有杭州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和海洋、电子等科研机构10余所”。

《杭州市地名志》

 “上宁桥至西偃桥一带,旧时称东西马塍”这句话,指出了马塍的范围。上宁桥在文三路,西偃桥在古荡镇内。但这里介绍的马塍地区的范围,是指西溪街道为主的这一块地方,没有包括武林门、半道红一带。

马塍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到了近现代,这一区域更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很难找到昔日马塍的踪影。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系浙江省文史馆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