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指本心

 chua_98 2019-03-28
【花開見禪,花不開也見禪 】

人對事物的認知,有三個境界。

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認知的境界。 

桂琛禪師,去參訪玄沙禪師。 

玄沙問:“ 三界唯心 ”,你是怎麼體會的?

桂琛指著椅子,問:你叫這個是什麼?

玄沙回答:椅子。 

桂琛說:那你還沒有領會,三界唯心的真義。

玄沙於是改口說:我叫它作竹木,那你叫它什麼?

桂琛說:我也叫它竹木。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最初僅止於,表相或名相,譬如說:那是椅子或床鋪,

 這是第一境界。

但椅子和床鋪,即使外觀、功能有別,卻都是 “ 竹木 ” 所造,能看出事物表相背後的,共通本質,是認知的,第二個境界。 

六祖慧能,在抵達法印寺時,正值黃昏時刻。

晚風徐徐,吹動著寺裡的一剎幡。

他聽到,兩個和尚在爭論: 

一個和尚說,是 “ 幡在動 ”,另一個卻說,是 “ 風在動 ”,彼此爭論不休。 

慧能說:能不能,讓我這個俗人,參加兩位的高論?

我覺得,這既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風吹幡動,說幡在動,這是只看到表相,是認知的第一境界。

但不只幡動,附近的柳枝也在動,說風在動,點出它們共通的原因,是認知的第二境界。

但歸根究底,看到幡動、柳枝動,知道風在動,都來自心的觀照,也就是 “心在動 ”,這是認知的第三境界,也是認知的最終本質,所謂 “ 三界唯心 ” 是也。 

不同的認知境界,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釋,更進而左右,我們的應對,和處理方式。

當你覺得不對勁,而想要有所改變時,

如果你認為,那是:幡在動,那你就會,想去改變幡。

如果你認為,那是:風在動,那你就會,嘗試去改變風向。

如果你認為,那是:心在動,那你就必須去,改變你的心。 

 【禪】…直指本心,告訴我們,應該認識什麼,知道什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