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上有老下有小的父母尤其注意

 ll无为 2019-03-28

还记得吗?在静观育儿微信平台上,我曾经写过一篇有关儿童心因性疾病的文章,题目叫做《5种宝宝常见的心因性疾病,爸妈知道多少》。

有一位妈妈最近回看了这篇文章,问我,“孩子容易得这些心因性疾病,那大人呢?大人常见的心因性疾病有哪些呢?每次和老公吵架之后心情就变得很烦躁,觉得没胃口,被气饱了,是不是也是一种心因性疾病?”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现代医学将人的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大类,身病又分为传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心因性疾病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而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组症候群,这类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检查不出人体器质性的变化,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相符。换句话说,心因性疾病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

相比起孩子,心因性疾病更多见于成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同时承受着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更是心因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所以,今天的文章,就与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官能性疾病(属于心因性疾病的一种)。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让你能对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列举这些病症,只是为了说明,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时,可能仅仅是情绪紧张的原因,对于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不要过于担忧。也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身体自然就好了。

文章参考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大师辛德勒的《一念天堂:积极生活的情绪平衡心理学》。

肌肉紧张跟情绪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少能体验到疼痛的滋味。这些疼痛有时剧烈,有时微弱,不管大小,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肌肉紧张就是这些疼痛最常见的来源。倘若是小范围的抽筋,我们可以将其看作轻微的极弱疼痛,反之,像腹部绞痛类的肌肉疼痛就很严重。

人的颈部肌肉就成为情绪的首要影响之地。在情绪表达上,相比于人体的任何一处骨骼上的肌肉,他们都更容易被使用。换句话说,在反复出现的紧张情绪中,人类紧张情绪最常见的体现地点就是颈后肌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提出“弄疼了我的脖子的东西”的理论,在这个理论里,他也将这个问题阐述出来。同时,他还用事实对脖子疼的起源进行了验证。

有一个实验,可以让你更具体地了解造成颈后肌肉紧张和收缩的原因:晚上回家以后,你让自己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同时想一想长期困扰着你的一个难题,闭上双眼,思考大约一个小时。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颈后肌肉一定会感到极不舒服,你就会同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脖子进项扭动和伸展。其实,这就是情绪紧张对肌肉造成的伤害。

因为紧张引起的咽喉肿大

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太多的人会抱怨自己的咽喉肿大了,或者说感觉咽喉里长了个什么东西,实际上,这只是情绪紧张诱发的肌肉紧张。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造成紧张的那些肌肉正好处于食道上端,人的情绪一旦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就会不由地收缩,人就会觉得嗓子眼里有一个东西卡在那里。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参加开会时,与会人员讨论相当激烈,或者会场气氛令人感到沉闷和压抑,人的心情变得异常糟糕。这时,他们的嗓子感到一阵一阵发紧,呼吸也开始变得不流畅,这也是由于情绪紧张造成的肌肉紧张状态。这时,喝水可以缓解。

对此,研究者经过数年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同一种状态时,就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一个人要学会适当地改变自己的状态,让自己的心情朝着积极的方向调整。比如,当你感到自己的情绪特别紧张的时候,喝一口清凉的水,这口水不但滋润你的喉咙,同时也滋润了你的心灵。

胃部肌肉是情绪晴雨表

在我们所有的能体现情绪变化的器官中,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器官之一就是胃部。情绪在胃部的运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因此,我们将胃部的活动称作情绪的晴雨表:倘若周围的一切事情都进展顺利,我们的胃部也会因此受到感染,胃口会相当好;相反,倘若周围的一切都一团糟,我们所做的事情困难重重,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吃东西的欲望,甚至是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文章开头那位妈妈说每次吵架后觉得被气饱了,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的人在情绪不好时,会感觉自己的胃部肌肉收缩时,腹部的上方好像长了一个肿块,为此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结石,或者是得了胃溃疡。然而检查结果却显示并非如此,疼痛是由于胃部肌肉疼痛引起。这类胃疼主要是情绪上的变化导致的。

比如一个人有段时间工作非常不顺,虽然每天都加班,但是他负责的项目却没有什么进展,领导找他谈话后,压力山大;而两岁多的孩子正好到了叛逆期,非常调皮,妻子抱怨他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担心父亲假性缺位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糟糕的影响。于是,在“外忧内患”之下,他的胃部经常疼痛。后来项目有了起色之后,胃就不疼了。

胃忠实地反映着我们的情绪,尽管我们无法控制身体上的疾患,不过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

不过,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不能把身体的所有不适都推给情绪。比如这个胃疼症状,首先要看看是否有发病历史或遗传历史,排除这两点后,才好往官能性疾病上分析:最近有没有压力源导致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饮食习惯或结构有没有大的变化等。

另,如果胃疼还伴随着呕吐或拉肚子,越早就医越好。

结肠是情绪的镜子

和胃一样,结肠也很能充分体现人的情绪——肠子在人的胃部下方大约28英尺长的地方,这个地方经常会出现痉挛疼痛,而发生痉挛疼痛最频繁的地方当属结肠处。情绪紧张时,结肠就会有所反应。

假如痉挛出现在右上腹,就会引发结石绞痛,但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结肠或者是周围的肌肉因情绪上的变化出现了痉挛而导致的;

由情绪引发的结肠抽搐还有导致身体出现疑似胆囊炎和阑尾炎的症状。

研究证明,结肠处确实存在着很多情绪上引起的结肠功能紊乱和失调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学名有“肠痉挛”、“肠灌洗”等等。不过,如果腹部发生疼痛时,是整段结肠都出现疼痛和抽搐的现象,那就不仅仅是情绪诱发的疾病了,一定是患上了什么严重疾病,治疗已经刻不容缓。

紧张和压力可引起打嗝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正在公共场合和别人侃侃而谈,突然一个打嗝搞的自己尴尬别人也不好意思,接下来打嗝还会频频不断。恼人的打嗝总是在你发表最重要的讲话时频频骚扰,不仅让你在周围人面前很尴尬,自己也觉得难受。这时候,如果能够喝口水,放松下心情,打嗝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比如,有一个很有才学的人,第一次做公开演讲,因为紧张,刚一开口就打起嗝来,频繁打嗝5分钟之后,他的状态越来越好,慢慢找到了自信,进入了状态,打嗝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打嗝在医学上被称为“嗳气”,嗳气是发生于情绪也能止于情绪的小毛病,当然了,这里所说的嗳气既不是胃部的嗳气,也不是指那些酒足饭饱人们的打嗝。我们这里所说的嗳气,是人们在受到焦虑和在压力困扰下而发出的令人难堪的打嗝。

TIPS:

这下我们知道了情绪在消化道中是如何体现了吧?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当你感到右腹部不舒服时,一定要尝试改变一下情绪,让这种情绪体现到你的左腹部去,因为那里极少有疾病的发生。有人会说了:“我怎么可能让它转移过去呢?”当然了,这是我们不必要知道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改变情绪。

头疼也是情绪的表达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很多情绪作用于消化道的例子。不论是消化道里的肌肉,还是我们体内另外的肌肉,都有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血管壁中存在的肌肉,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当血管壁受到情绪影响较大的时候,它就会呈现红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反应。

情绪影响血管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偏头痛了。偏头痛发生的原因是头骨内外中等大小的血管对情绪带来的刺激,这种刺激是最敏感的。不管是普通的头痛,还是偏头痛,都是由情绪引起的血管变化所致。事实上,有很多人的头痛病都是由情绪引起,只有一少部分人的头痛是别的原因。

我认识一个女孩,平时成绩很好,可是升入高三以来,却经常发生难以忍受的头疼,严重影响了学习。父亲怀疑她可能脑袋里长了肿瘤,带她去医院检查。可是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大脑内部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建议她去看心理科。原来,她的父母感情不好,这段时间经常打架,每次打架都闹着要离婚。再加上升入高三之后,升学压力陡然增大。父母不但没有帮她舒缓情绪,每次她想要调解父母感情,他们总是说你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们就不离婚了。所以每次想到父母吵架要离婚,她就感到头疼欲裂。

另外,激动情绪是造成头痛或是偏头痛的最大祸首,有些人为了顾及面子,即使在朋友和家人的面前也不承认自己内心已然跌宕起伏的事实,即使他的行为和病症早把他暴露了,但是他对自己情绪的不接纳,会加重身体上的疼痛。

情绪变化可引发皮肤病

皮肤也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当人的情绪长时间处于焦虑、忧郁、痛苦等不良的状态下,大脑皮层的功能就可能出现紊乱,导致各种皮肤病的产生。从中医的角度理解,即忧伤肺,肺主皮毛,有很多皮肤病患者其实就是源自忧虑过多。

例如,我在那篇儿童心因性疾病的文章中提到过的荨麻疹,就是由于孩子情绪的原因——因为妈妈的离开,而产生分离焦虑,缺乏安全感——引起的。

当然,这种情况同样也常常会发生在大人身上。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斑秃、荨麻疹、白癜风等难治之症,这些都是常见的情绪变化诱发的成年人皮肤病。

另外,还有一种纤维组织炎,也和情绪影响关系很大。不过,它只不过是情绪引发的小疾病,调整好了情绪,它就会远离你。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人的肌肉是有记忆的。当个体承受某种情绪,身体某地方的肌肉出现不适症状;以后每次出现这种相同的情绪,身体都会通过相同的渠道来体现。比如,一个人焦虑时会发生颈部肌肉向下挤压的情况,那么他每次焦虑,颈部肌肉就可能会有相同的反应;还比如一些人焦虑时会出现结肠向下挤压的反应,造成肠子部位的疼痛(肚子疼),要是同样的情绪再次发生,这一小段结肠还会出现同样的反应。长期以往,反复被损伤的肌肉,就会累积出人的亚健康状态,甚至是引发大毛病。

所以,身体可谓心灵的镜子,它总能照见我们的所思所欲。保持对我们身体的关注,保证对自我的持续关照、内省,我们就能获得更多个人成长、安宁与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