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节 六淫辨证 【内容】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热证

 laurel.89 2019-03-28

风淫证

【含义】感受外界风邪(及风毒)为病,表现出符合风性特征的证候。

【临床表现】

(1)风邪在表:

*  太阳中风:恶风微热,汗出,鼻塞或喷嚏,咳嗽,咽痒或痛。苔薄白,脉浮缓等。(风邪袭表,风邪犯肺)

*  风客肌肤:皮肤骚痒,丘疹

(2) 风中经络:

* 风邪中络轻证(口僻):颜面麻木不仁,口眼喎斜、

* 风毒窜络重证:颈项拘急,口噤不开,肢体抽搐

* 风痹:肢体关节游走疼痛

* 风水:突然面睑肢体浮肿。

【辨证要点】

(1)有感受外邪(风邪或风毒)病史,为新病突起;

(2)有风邪致病的特点:新起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或符合痒、麻、动、抽等特点,变化多端

【外风常见兼证】风热、风寒、风火、风湿、风痰、风水、风毒

【关于  内风  证】

(1)概念:由于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致,以出现类似风性动摇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2)病因病机:热盛、阳亢、血虚、阴虚——肝阳上亢

(3)临床表现:(热盛、阳亢、血虚、阴虚证)+(动风证——眩晕、骚痒、麻木、震颤、瘈磫、抽搐)等

寒淫证

【含义】指感受阴寒(淋雨、下水、衣单、露宿、在冰雪严寒处停留、食生、饮冷等)之邪,体内阳气未能御制寒邪而引起的证候。

【辨证要点】新病突起,病势较剧,有感寒原因可查,表现恶寒甚、无汗、头身或胸腹疼痛,苔白、脉弦紧为主的证候特点。

【分类及临床表现】伤寒证   中寒证

(1)伤寒证:

*  含义:寒邪外袭于肌表,阻遏卫阳,阳气抗邪于外所表现的表 实寒证。(外寒证、表寒证、寒邪束表证、太阳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  临床表现:新起恶寒,或虽有发热但感觉以恶寒为主,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白,脉浮紧等。

(2)中寒证:

*  含义:寒邪直接内侵脏腑、气血,损伤或遏制阳气,阻滞气机和血液运行表现的里实寒证。(内寒证、里实寒证)

*   临床表现:寒邪客于不同脏腑临床表现不同 

寒象


脏腑证:

感受寒邪、起病急剧

肢厥、无汗面白或青、苔白、脉沉紧或沉迟有力甚至脉伏等

+

寒邪客肺——咳嗽哮喘、咯白痰

寒滞胃肠——腹疼痛,呕吐腹泻

寒滞肝脉——肢体少腹拘急

寒滞心脉——心前区憋闷疼痛

寒凝胞宫——少腹拘急疼痛

暑淫证

【含义】指夏月炎热之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证候。

【病因病机】

(1)病因:感受暑热之邪,有严格的季节性。

(2)病机:暑性炎热升散,耗气伤津,常兼夹湿邪

【临床表现】

(1)伤暑:恶热,口渴喜饮,神疲气短,汗出,四肢困倦,尿黄,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等。(感受暑湿,汗出过多,耗气伤津)

(2)中暑:发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口渴气急,甚或昏厥。舌质干燥,脉濡数。(暑热炎蒸,上扰轻窍,内灼神明)

【辨证要点】夏季+有感受暑邪病史    有伤暑或中暑的表现

【常见证型】暑伤津气证,暑湿袭表证,暑闭气机证,暑闭心包(心神)证等。

湿淫证

【含义】指由湿邪所导致的证候。

【病因病机】

(1)病因:湿邪——指感受的外界湿邪(外湿),或脾失健运,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的一种呈弥漫性的病理产物(内湿)

(2)病机:湿邪阻滞气机,困遏阳气

【临床表现】

*  头身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納呆呕恶,嗜睡肢体困重酸痛大便稀溏,小便浑浊,妇女可见带下量多,或为局部渗漏湿液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等。

(1)外湿——以身体困重,肢体酸痛为主,或见皮肤骚痒。或恶寒微热

(2)内湿——以脘腹痞胀,呕恶便溏为主。

【辨证要点】

(1)有感受湿邪病史,如久居潮湿处,或云障山峦,晴后湿蒸,感受其气。起病较缓而缠绵。

(2)证候表现均以困重、酸楚、痞闷、腻浊等为特点。因感受湿邪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如湿遏卫表证、寒湿凝滞筋骨证、湿困脾阳证、湿热蕴脾证、肝胆湿热证、肠道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湿热下注证、湿痰犯头证。

【常见兼证】寒湿证、湿热证;风湿证,暑湿证,水湿证,痰湿证,湿毒等证。

燥淫证

【含义】燥(外燥)证主要指外界气候干燥,燥邪外袭,耗伤人体津液,所表现的干燥证候。

【病因病机】感受燥邪——耗伤人体津液,津液亏少失润。

【临床表现】

* 干燥不润——皮肤、口唇、鼻孔、咽喉、舌苔干燥不润,口渴饮水;或见干咳少痰,痰粘难咳;小便短黄,大便干燥等。

【辨证要点】

(1)发病多有季节性(秋季)。以干燥不润为证候特点。

(2)凉燥多发与深秋。凉燥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 干燥征

(3)温燥多发于初秋。温燥有发热有汗,干咳无痰或痰胶粘+ 燥热征(咽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舌红、脉浮数等)。

【常见证】燥邪犯表征,燥邪犯肺证、燥干清窍证等。

【关于内燥】因血虚、阴津亏损,以致机体失却濡润,而致干燥。

火热证

【实热(实火)证含义】是指外感火热邪毒,或体内阳热之气过盛,阴液未能御制阳热之邪而致的证候。

【病因病机】

(1) 病因:外界阳热之邪侵袭、寒湿之邪郁而化热,情志过极化火,腑气机过旺等。

(2) 病机:阳热之气过盛,阴液未能御制阳热之邪,火热灼伤阴液。

【主要临床表现】

*    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冷饮,汗多,大便干结或便秘,小便短黄,面色赤,舌质红或绛,舌苔黄或灰黑而干燥,脉数有力等。并有新病突起,病势较剧的特点。

【辨证要点】

(1)有阳热之气过盛为病证特点。

(2)见热症 +伤津耗气 为主症+或阴津亏损甚至亡阴+或热极生风+或迫血妄行 +或有肿疡 +或 热扰神明征。

【表实热证、里实热(火)证含义】

(1)表实热证:是热邪袭表,卫气抗邪于外的证候。又称表热证,外感风热表证、风热证等。

(2)里实热(火)证:是体内阳热有余,以热在脏腑、营血等为主的证候。

【常见兼证】风火、湿热、暑湿、温燥、热毒、火毒、瘀热、热饮等。

【常见证候】发热犯表,肺热炽盛、心火亢盛、胃热炽盛、肝火上炎、热闭心包、热入营血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