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思阳:银行与期货在大宗商品融资领域可有机结合

 遥远的雷音 2019-03-28

周思阳:银行与期货在大宗商品融资领域可有机结合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4月21日14:57 来源:和讯期货  作者:姜婷婷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贸易融资处业务经理周思阳
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贸易融资处业务经理周思阳

  和讯期货消 中国第六届期货分析师大会于2012年4月21日-22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创新·服务·提升——与企业共同成长”。

  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国际业务部贸易融资处业务经理周思阳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产品研讨会”上表示,银行是管理信用的风险,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期货公司可能是为企业管理的是市场风险,提供的是保值的服务,方案、保值策略和建议等等。这两者实际上是可以有机的进行结合,特别是涉及到了一些大宗商品融资的领域,可以发挥双方的专业性。

  以下为文字实录:

  首先介绍一下商品的融资,这是一个BASEL-LL关于商品融资的定义,对储备、存活或在交易所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的结构性的短期融资,以商品销售收益偿还融资。这是借款人是无独立还款能力,报表无实质资产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从传统的银行授信的角度来看,这种企业的评级不会太好,财务的状况比较差,就很难拿到大额的授信,就很难满足他们的平时大宗商品的贸易需要。包括了国内的很多银行处理的方式,就是提供一种质押融资,或者是货押融资的方式,很多并不是关注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的情况,而是关注他们的大宗商品,还有一些能源油品的东西,这是一个大宗商品的价格,来为客户核定一个额度,这是大宗商品质押给银行,银行来提供给客户一个流动性的支持。

  对于商品融资的风险来说,是一个与传统的授信评估方式有区别。传统的方式更加的看中企业客户自身的财务报表,资金实力的考量。而对于商品融资来看,比较关注的是商品的自我清偿的特征,是不是流动性很强的商品,有没有公开的报价,如果是客户无法偿还银行融资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让银行很好的进行变现,来保护这种风险的安全。这是一个首先关注的风险点。其次才是考虑到申请人的实力,除了要看传统的财务状况之外,还有企业是否做了保值对冲,是否有比较好的交易内控的机制,这也是做一个考量。这在国际的商业银行来说,这也是一个通行的做法。

  此外,就是对于担保来说,银行对于客户质押的这批货物,银行是否拥有优先的行权,保障银行的权利。同时,这个客户是否有托保,保证银行将这些商品面市。

  这是我们交流过程当中,总结的一些国际上一些商品的常见模式。前两种是国内开展的比较普遍的,一种是传统的贸易融资,一些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客户,可能是跟银行常做的一些进口押证、押汇的一些商品。另外就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质押融资,就是未来准备进这批货,以未来的货权来融资,银行看中的是这批货的价值来融资。

  这是针对一些开采的企业,前期是需要现金的投入,而短期内是无法偿还银行的融资,还款就是用矿山一部分股权的质押,还有对未来的储量的测算,未来的3-5年的每年的产量,可以产生的现金流的收益,这个收益折现以后的价值,作为未来的现金流的质押,来偿还它的项目融资,这是商业银行开展比较多的。还有国际间的银行合作的一种模式了,不是一些中小型的大宗商品贸易商了,而是国际上规模比较大的一种大宗商品贸易集团,他们在涉及商品这一块的融资需求,他们会指定一家牵头的银行来发起这个贸易融资,来给这个企业承诺性的额度,企业在1-2年内可以正常的支付这个额度,来循环的使用,用来支持这个企业日常的大宗商品的贸易,以及流动性的管理的需要。

  下面我就简单的把我们建行的商品融资业务给大家做个介绍。建行的商品融资业务是07年推出的,是一个“融货通”的品牌,前期是以现货质押,基于商品现货库存和未来货权的质押,我们商品融资产品可提供包括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共计80余种商品的授信融资服务。其他的一些特殊需求的,像化工品、木材,包括一些水产品的这些也是可以提供的。这个产品推出之后,现在的业务增速是保持年均50%的增速,目前还没有出现一笔不良,可以说这是非常好的产品。2010年的时候,我们注册是融货通的商标,作为我们的品牌。

  我想谈一下,这几年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对于商品融资的风险管理的探索。

  这方面建行商品融资风险控制的措施,是对原油的风险控制措施未包括价格风险对冲的手段,在物流监管外包,独立检验机构,IMB船情调查、商业保险,商业保险,价格信息外包等。以前我们银行普遍的很少介入这种衍生品的对冲模式,以前更多的是关注价格的变动。所以说,只是通过一些外部的公开信息渠道网站,定期的对价值进行重估,对于商品的价值如果是出现一些跌价,可能就要求客户补货的方式来弥补这个风险的敞口。对于过去的货权的一些风险,都通过正常的投保的渠道来做。涉及到进口的贸易,不是国内的贸易,还会担心一个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是不是真的有这笔贸易的发生,提供给银行的这些贸易的提单是否是正常的,这时候就要通过IMB船情的调查机构来调查的,还有相关的质评都可以通过相关的第三方机构来检查的。这需要在商品融资方面也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

  下面要提到的是08年的金融危机当中遇到的一个新的问题。刚才也提到了,在传统的方式下,银行对于商品融资,是设计一个质押率,就是一个打折的方式,一批铜在仓库里面,银行是每批600,再打个七折,来进行这个授信融资,如果是跌价是10%,就要求客户提供相应比例的保证金,或者是相应价值的货物,来保证这个风险的敞口被这个货物的价值所覆盖。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面临了大幅波动的情况,出现了大幅的跌价,传统的这种管理手段就出现了失效的问题。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当时有一家客户是做进口燃料油,当时一船的价值是上亿美元,当时是押给我们16万吨的燃料油,下半年的时候跌幅出现了50%,这时候下游的炼厂就不愿意接这个货了,下游的回款也出现了问题,这批货就压在了银行的手里,当时客户很配合我们,就是补保证金,钱没有了也补货了,价格还是一路下跌,这个风险的敞口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的覆盖。当时我们经办行的经理也是非常的尽职尽责,两个人在仓库的对面,租了一个小房子,整天的拿着望远镜盯着这个货物有没有被拿走。这个货物虽然是在我们的手里,但是货物的价值是一路的下跌也没有办法。这个客户最后是转危为安,是因为在境外的市场提前做了这个对冲,就把这个对冲的收益汇入到了国内,相当于偿还了建行的融资,最后是没有出现风险。这个客户的案例,也是很生动的,也就说明了,如果忽视了这种市场风险的管理,在面对这种市场比较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即使是把这个货物控制住了,银行实际上也是面临了很大的风险。

  这是在BASELII协议当中,将商品融资是否办理套期保值作为重要的风险评价因素。一个是关注到了商品的流动性,这个是否是在市场上有公开的市场报价,是否可以利用期货或者是OTC进行保值。另外是交易控制和保值策略,跟谁进行保值的交易,这方面的控制的策略是否完善。这实际上是对于银行在管理商品融资的专业性方面都是必须要考量的问题。

  下面是简单的谈一下利用这个衍生品工具来管理市场风险方面的探索。对于传统的货押方式,银行是关注现货的市场价格,基本上现货的保值,是通过了期货和现货的价格波动的情况来做,在采购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做一个对应的反向对冲,最终实现一个整个的供应价格的稳定。我们现在在探索的是希望借助这个基本的原理来管理这方面的风险,我们是将一个大的市场价格的波动风险,来替换这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这几年跟几家期货公司探索一种双方的合作,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的模式。银行是管理信用的风险,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期货公司可能是为企业管理的是市场风险,提供的是保值的服务,方案、保值策略和建议等等。这两者实际上是可以有机的进行结合,特别是涉及到了一些大宗商品融资的领域。可以发挥双方的专业性,我觉得通过合作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一个直接融资和保值一体的策略。在银行来说,为客户提供融资的同时,也有效的规避了市场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流动性的支持,市场风险同时的规避。对期货公司来说,跟银行合作可以开拓更多的市场机会,银行方面确实是有很多的大宗商品的客户,有一些客户是自己开展了套期保值,有一部分还没有开展,这可能是我们双方共同推进的一个机会。

  对于银行来说,我们关注的是一个现货的头寸,在现货这一方,我们进行货物的监控,对于企业的资金流上我们也有渠道进行监控。但是对于企业的期货这一端,可能以往是没有更多的关注。以前说银行对于期货的话题是比较避讳的,是因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对于期货是什么,套期保值是什么,这个东西的原理所在是缺乏一定的了解,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多少还是有一些规避的心态,所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我们的观念是,实际上企业的过度投机和企业不做保值实际上都是一个投机行为,对银行来说,不能说企业参与了期货交易就认定它是投机,也不能说这个企业没有做期货,它就是一个风险比较低的客户,这两种风险可能都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

  现在作为我们的一种考虑,在现货管理的基础上,把企业的一个期货的头寸,也能够纳入到我们的考察的范畴。也就是说,企业在银行提供融资申请的时候,要涉及到大宗商品的贷款,银行实际上对于企业是成熟的套保机制,套保的策略是否符合日常的经营的需求,是否涉及到投机,这些都是有评估的。对这个进行了评估鉴定之后,才能对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

  对于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的一些思考。这几年我们也是比较关注这一块,之前了解的时候也觉得目前国内的交易所虽然已经陆续推出了一些交易品种,可能还有一些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常见的大宗商品在场内还没有涉及,像一些金属还是需要在国外的期货市场参与这种对冲保值,很多的企业都是用这种渠道在做,所以存在这方面的困扰。还有一些像燃料油,这种品种在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很少把这个燃料油作为一个国内的期货品种的对冲手段,更多的是参与新加坡的燃料油市场的交易。除了品种的缺失,很多品种很难发挥真正的保值对冲的效果。

  另一块,也是涉及到了银行的场外衍生品,在保值提供给客户,一种是场内,是通过我们的期货公司的渠道,一种就是通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可以设计场外OTC的产品来提供给客户一种保值对冲的手段。现实的问题是国内的银行无法直接的参与到场内期货的交易中去,各家多少提供了这种商品衍生品的交易产品,更多的是以国际市场来挂钩的。这里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国内银行做这一块都是以带客的方式为主的,基本上不能自己做这一块的商品交易的。银行跟客户交易的同时,也需要自己的一个对冲的渠道,把自己手上的头寸平掉。正因为国内的交易所的限制,我们就没有办法参与到里面去。只能是提供一些基于国际市场价格挂钩的,通过一些外资银行、外资机构的渠道来平掉自己手上的头寸,来管理自己的头寸风险。现在是基于这样的局面,虽然是很想参与境内的这种期货,包括衍生品的研发,但是由于这种政策的限制就暂时没有办法了,更多的是与国际市场挂钩的。还有另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因为很多的场外的交易市场,比如说新加坡的这些,很重要的做市商,很多都是大的投资银行来把持的,他们是作为一个做市商来对交易对手进行报价的,中资银行这方面还是初级的阶段,还缺乏报价、议价的能力。

  另外银行的期货资金不能直接的进入到期货市场,欧美国家是专门的有个套期保值贷款,是用来支持从事大宗商品的一些企业的保值需要,也就是说,他们是通过投放这种套期保值的贷款来实现企业的套保,这种也是需要通过银行的审定。所以说,我觉得虽然现在的国内期货市场也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银行的参与还是太少了,这或多或少跟相关的一些监管限制,银行还是传统的资金托管、存款的服务,银行这方面还是有很多方面大有可为的。在前期通过加强银行和期货公司的合作,通过合作的方式,为一些大宗商品的客户提供配套的融资+保值的服务,我想这种方式还是很有市场的。现在已经是跟国内的几家期货公司合作了,这是一种探索,我想这是一种趋势,包括了商业银行也应该更多的开始关注这一块。毕竟只是一谈期货就避之不谈,毕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通过加强对它的了解,加强这个工具为自己所用,加强为客户所服务,我想也是有助于商业银行自身和整个期货市场的发展。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将本文转发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