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苏州人在饮食上讲究“不时,不食”,一年四季要吃当季的新鲜食材,烹制的方法更是以清鲜平和、造型新颖、追求本味为宗旨,多为炖、焖、煨和蒸,强调一个“鲜”字。最能代表苏州鲜味的美食有哪些? “鲜”声夺人的春味 腌 笃 鲜 年过完了,春天就随之而来了,对于苏州人而言,春天必吃腌笃鲜。 腌指咸肉、鲜是春笋,笃则是当对“小火炖”的方言。老话说有咸才有鲜,春笋吸饱了一锅咸肉的浮油,再加少许米酒,咸香交融。舀起一勺,笃酥了的咸肉,肥而不腻,嫩黄嫩黄的春笋,清香微甜,每份原料都物尽其用。 碧螺虾仁 这道菜算是时令菜,每年的春天食用最好,用的是东山一带的白壳虾,表面裹上蛋清、淀粉和盐的混合浆汁,下锅油炸,期间加入碧螺春的茶叶提味,出锅后的虾仁粉白、肉质鲜嫩,散发着淡淡的茶香,口感鲜嫩丝滑,而且营养丰富。 极致鲜美的夏味 清炒三虾 夏季又到了三虾宴的时节,苏州的虾其实常年都有,不过因为有汛期,所以青虾、白虾在每年的端午前后最是肥美。“三虾”是指虾仁、虾籽和虾脑,略加入绍兴酒、葱段、姜片、盐炒熟,出锅的虾仁肉白,虾脑通红,虾籽暗红,盘底再放一片碧绿的荷叶,入口极鲜嫩。 响油鳝糊 六七月间的黄鳝最有营养,民间有说法“小暑黄鳝赛人参”。这道菜的亮点就在“响油”上,做法很麻烦,要经过多次的沸水烫、油锅煸炒、高汤烧、滚油淋等等,最后上桌的时候,好的厨师捧出来的鳝糊要听得到响声才行,否则客人难免扫兴。 “鲜”闻天下的秋味 鲃肺汤 又叫“斑肝汤”,是苏州的传统名菜,主料鲃鱼每年8-10月上市,所以是秋天一定要吃的美味,素有“秋时享福吃斑肝”的谚语。 鲃鱼是太湖特产,外形像河豚,因为背部有斑点,所以又叫“斑鱼”,肉质细嫩鲜美,这道菜要取新鲜的鲃鱼鱼肝、火腿丝、青菜制成,鱼肝很肥嫩,入口即化,汤汁鲜美,秋天非常滋补。 大闸蟹 秋风起,蟹脚痒,苏州人对螃蟹无比热爱,秋分时节是断少不了这一口“秃黄油”的。 苏州人喜欢螃蟹,也喜欢研究各种创意的做法。例如雪花蟹斗是在芙蓉蟹的基础上制成的:以蟹壳为容器,里面装入清炒蟹粉,上面盖着雪白的蛋泡,不少店家还会在炒蟹粉的时候加入少量肥膘,口感会更加丰润。 暖人心脾的冬鲜 藏书羊肉 隆冬时节,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最吸引人了。苏州的藏书羊肉大多用木桶煮汤,羊肉酥烂,汤汁乳白,香气四溢。撒上碧绿的蒜叶,色香味俱全。嗜辣的再撒上辣油,那滋味~~ |
|
来自: 闲云野鹤qpab3u > 《旅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