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蜀与蚕

 选择权还我 2019-03-28

作者:南山薰风

古蜀第一位有记载的首领蚕丛,从其名字我们可以引申出许多联想,从而得出一些很有意义的推想。

前人的考古研究对蜀字已有结论,孙诒让《契文举例》、商承祚《殷墟对字类编》、叶玉森《殷契钩沉》、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均直接解释为蚕。蜀中各类传说也直陈蚕丛王就是带领部族养蚕,进而让野蚕变为家蚕从而发明丝绸业的鼻祖,“蚕丛”也就是“蚕虫”的谐音。既然可以以蚕来给一个邦国部族及其国王首领命名,也可以从反面证明,蚕和养蚕业必定是此部族之极其鲜明的特点。不排除蚕丛不仅养蚕,发展蚕桑业与丝绸业,还向外主动输出养蚕技术与丝织技术,甚至不排除身上纹身及各种饰物也以蚕为主要图案。

另外我们将早期文字中蜀字的形象来推断,也能很容易看出一些端倪:



以上古文字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上部是一只醒目的眼睛,二是下部是一条细长弯曲的曲线。从蜀字训诂为蚕来看,下部的曲线极有可能就是蚕的象形,而眼睛就是看守蚕的人,寓意对蚕的细心看护,也就是养蚕的意思。所以从蜀字早期构成来看,蚕与蜀几乎可以互为代表,充分说明古蜀养蚕业的成熟与发达,已成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载体。而养蚕业是为了什么呢?显然是为了丝绸。因此,养蚕业的发达必然导致丝绸业的发达,则服饰文化、纺织技术、原始美学,甚至丝绸贸易也必然随之发达。蚕丛王在许多传说版本中被描述为“巡行郊野常着青衣,因此被人们呼为青衣神”,其故地有“青神县”,其水系名之曰“青衣江”,也从侧面反映出远古蜀地先民的衣着服饰具有明显的成熟、丰富、发达特征。至今川东北一带个别县市依然设有蚕桑局,阆中至今有大型蚕种场,南充不定期会举办丝绸节,缫丝及丝绸纺织一直以来在川东北是其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这些其实都是蚕丛王的文化余绪。

所以从蚕业的发达我们可以对古蜀的某些侧面直接推论出以下结论:

1. 桑蚕养殖成熟,部族规模化显著;

2. 纺织业发达,工艺技术先进;

3. 传承有序,有稳定的早期文化流转秩序;

4. 丝绸服饰文化发达,审美取向高档;

5. 丝绸贸易繁荣,对后期华夏的服饰文化、纺织技术、刺绣文化、丝绸之路等均有较大影响。

从以上三星堆文物看,当时古蜀先民的服饰文化已经非常成熟,审美层次极高。这两件项链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完全可以与国际一流玉器时尚设计师的作品平分秋色。因此不难想象,古蜀先民是一个衣着华丽、审美成熟的族群,加上蜀地千里沃野,物产丰沛,以及群山围绕而形成的天然安全屏障,古蜀国一定是一个安乐祥和、美丽丰饶的世外桃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其王业传承也一定不似中原诸国的流血杀伐,而是稳定安详,基业长久。

另外,蜀字上面的那只大大的眼睛又与蚕丛面具及古书所记载的“纵目”不谋而合。说明古蜀先民在相貌特征上,眼大是一个鲜明特征,不排除在图腾纹饰上也将眼睛图案作为符号性的审美元素加以突出,纹身、饰物、布料上也许也有不少以眼睛为主题的图文样式。还有一些说法认为古蜀有蛇崇拜特征,这个完全有可能。蜀字下面的弯曲曲线,除了极有可能象征蚕以外,也不排除也融合了蛇的特点。蚕与蛇都是细长弯曲柔软的外形,古蜀先民将二者简单归类一同青睐也不无可能。同时远古时期蜀地森林茂密、气候炎热潮湿,也同样适合蛇类生存繁衍,数量一定不少。因此蛇在当时没有家畜家禽的条件下,极有可能是早期古蜀先民主要的肉类食物来源。

总之,蜀与蚕的不解之缘塑造了古蜀鲜明的民族特点,先民慧命永祚,世代沿袭,安居于此世外桃源,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蜀文化。艳丽而不失高远,淳朴而不失纷繁,安逸而不失武勇,工巧而不失天然。

蚕丛先王对古蜀鼎立之功彪炳万古,值得后昆铭记赞叹,正如歌云:“青衣一曲绕山水青衣神在白云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