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厚的父亲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3-28

颐养天年的老人(图文无关)

父亲去世了,我生命中的一盏灯熄灭了。

父亲的一生,给我点亮了一盏善良的心之灯。父亲的善良,是缘于他的受人之恩。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各地大饥馑。尤其乡下,据奶奶在世时说,村里榆树皮都扒光吃尽了。那时的父亲,躺在锅灶前多天一粒米未进,眼看奄奄一息,快没命了。村东一姓陈生产队长听说后,念其平日干活勤快,待人心善,遂从自家勺了半碗红薯面过来。吃了些面糊汤水后,父亲慢慢活过来了。以后灾年过去,父亲常常念叨陈队长半碗红薯面之恩。

随后多年日子安稳后,他常叮嘱子女们:'人不能忘恩,要凭良心。人一辈子,你在关键时帮人一把,人会记你一辈子。'父亲记了陈队长一辈子的恩,十多年前陈队长临终时握着父亲的手说:'你是一个好人,善人,没看错你。'陈队长去世后,父亲对他的子女,总是能帮则帮,尽力而为;他心下以为:那不是帮孩子,那是帮陈队长。

父亲一生感念陈队长的恩。他自己也常向别人行善施恩。有一年夏天,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倾盆大雨之前,父亲带着两个哥哥把自己的麦抢收完以后,已累得精疲力尽。当他看到邻居何家人少力单,父子俩三亩地才抢收一半;父亲眼瞅着,看不过眼,遂强打精神,命两个哥哥:'过去搭个手吧,今年就指这一季呢。'父亲说着,已带头冲进雨帘,本来力乏的两个哥哥只好硬着头皮尾随,替何家去抢收。几天艳阳天后,何家凉晒好麦子,提了十来斤麦子要表示对父亲的谢意。父亲说:'亲帮亲,邻帮邻,咱是人老几辈子的邻居;我念的是情,两家从没红过脸,咋能图你的东西。'见父亲心实说得坦诚,何家遂作罢。自此,两家关系更加融洽。

父亲心善,不单是对邻居,对乞讨的人也是善意有加。看到讨饭的端着碗站门口,他给人添满碗后,总说'先吃,不够再剩。'对乞讨者,父亲的观念是:'不到万不得己,谁愿舍脸走要饭这条路。给人口吃的,穷不了自己。'父亲说这话是有感触的,因为大饥馑灾年他侥幸捡了条命后,也跟村人一块扒火车去数百里的外地讨过饭,他深知讨饭的滋味,所心对上门乞讨者的同情心由然而生。

父亲心善,更重厚德。他是生产队多年雷打不动的保管员。那时生产队是集体打粮,集中收储。生产队的粮仓,由他一人看管。记得小时跟他去仓库,尚不识字。我见父亲总拿一块砖厚的木块模具,在每个装满粮食的仓囤上'捺印',做上标记,以方便检验是否遭窃。后来上学了,我才知道父亲掌管的砖木印,上面的两个阴文字是'丰收'二字,极富当年的时代特色。当保管员多年,父亲从未往家拿过一粒米。他坚守原则的心念是:'队里信任咱,才把一个队的存粮交给咱;你若动歪心,不昧良心吗?再者说,老天有眼;人在做,天在看,任啥时候咱都不能做那缺德事。'

看管粮仓期间,由于白天下地劳动,他从来都是勤快不惜力,那一年被逐级推评为县劳动模范。父亲参加了那一年的劳模会,回来带回几个没舍得吃的白馒头,让我们兄弟吃。父亲爱孩子,总是本能克己。夏天午间吃面条,常有一道菜:凉拌豆角。这道菜本是父亲的最爱,可他不舍得吃,总是用筷子夹起几厘米长短的三五根,放在碗里作点缀,剩下的紧着孩子们吃。

父亲节俭勤劳心善了一辈子,舍不得吃穿。哥哥和我给他买的很多冬夏新衣,他总不愿穿。老家哥哥说,他嫌新衣太招眼,说是'庄稼人,穿那么鲜亮做啥?'给他寄的钱,更不舍得花,一月最多花5元钱在集市露天理个发。劳苦一辈子,没怎么享福的父亲,昨年终因多器官衰竭治疗无效而去世。

侄子们在给父亲整理遗物时发现,他兜里仅有几枚硬币,而在床铺褥子下,衣厢下层,分别放着十多匝面值百元的人民币。侄子拿给我看时,有很多是蓝色老版1990年代发行的。合算了下,父亲多年来积攒了八万元之多,全留给子孙们了;父亲攒下的钱,每10张百元拦腰一折,每10折捆一匝,整整齐齐一匝匝包裹的一层又一层。父亲如此仔细,看得我清泪长流。

如今,生命中父亲这盏灯熄灭了,但父亲的心灯一直照亮着我。感念父亲,愿父亲在天堂安享幸福。安息吧,永远无法忘怀的父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