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没想到的太多!巴黎和会给英国外交带来了哪些麻烦?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9-03-28

文|白孟宸

英国没想到的太多!巴黎和会给英国外交带来了哪些麻烦?

1919 年 6 月 28 日,《凡尔赛条约》正式签字生效,巴黎市民走向街头庆祝战争结束和平降临

传统英式均势政策的基础是英国相对于欧洲大国,拥有绝对的制海权和明显的经济工业优势。而1919年英国的工商业虽然比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更为健康,但与日美相比,英国在全世界四处救火导致了对有限力量的巨大浪费。英国明确认识到,自身在亚太区域的既得利益太多,却没有能力单独对抗日本或者美国对亚太英国控制区的蚕食。

暂时维持1902年便已经形成的英日同盟势必导致与这一区域的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甚至大英帝国自治领陷入敌对状态。在巴黎和会上,英国支持日本攫取德国在亚太的利益,直接导致澳大利亚总理比利·休斯对劳合·乔治的暧昧态度破口大骂。

更糟糕的是,英国人完全没有估计到,自身不具备在亚太方向尤其是美日之间玩弄以往在欧洲大陆法德之间百试不爽的均势政策所需的实力,更没有考虑美日可以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建立一支比英国亚太舰队更强的海军力量,反过来摧毁英国殖民帝国赖以为系的海上霸权。而在巴黎和会上看清英国嘴脸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转而靠向美国,最终导致英国丧失了保卫亚太区域殖民利益的能力。因此英国人在巴黎和会上的所谓“调和”“妥协”,等于将自己在亚太方面的固有布局“自毁长城”。

英国没想到的太多!巴黎和会给英国外交带来了哪些麻烦?

1919 年 1 月 18 日,巴黎和会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召开

巴黎和会给英国外交带来了另一个糟糕遗产,是绥靖主义的抬头。劳合·乔治本人因为在巴黎和会上充当法国和美国、威尔逊和克里孟梭之间的“调和者”以及“和平缔造者”的角色,赢得了相当的声望。结果英国的后辈政治家盲目地试图再次赢得“和平缔造者”的桂冠。而诸如凯恩斯这样的英国经济学家,也不断鼓吹为德国工业重启松绑甚至输血。

最终德国在英美的支持下得以在十几年中迅速重建,法国这个原本可以抑制德国的国家,却因为自身国内的政治动荡进一步萎缩。到了1935年后,英国人突然发现德国再次膨胀为一个可怕的战争策源地。在亚太方向上,英国人更无力控制美日力量的膨胀以及最终陷入一场决定地区控制权的终极决战。太平洋战争的狂涛直接摧毁了英国在亚太花费百年建立的殖民体系。

英国没想到的太多!巴黎和会给英国外交带来了哪些麻烦?

参战的澳军士兵抬起从巴黎和会归来的澳大利亚总理威廉·莫里斯·休斯(又称“比利·休斯”)

总的来说,英国的“均势计划”与法国的“惩德计划”最终基本归于失败。法国人的损失最大,除了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外,对莱茵兰的占领以及要求巨额战争赔款的计划都因为英美的抵制而破产。威尔逊当初做出对法国安全的单方面保证,最终也被证明是一张空头支票。

英国人则更像是“没头脑”的“玩火者”:醉心于均势政策的政治家们绝对没想到,似乎是锦囊妙计的“均势”,最终酿成了“养虎为患”的结局。在经济、军事实力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又培养不出玩弄均势政策所需要的真正政治外交高手。虽然有效地阻止了法国惩戒德国,却无力阻止德国重新武装,更无法在亚太方向通过均势政策削弱美日,最终导致德意日结成新的战争轴心,将英国拖入一场更为恐怖的世界大战,彻底葬送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