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原因

 木香草堂 2019-03-28

其一,“知识改变命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价值观念有没有改变呢?没有。只不过是变换了说法而已,读书、多读书、刻苦读书,考上名校,从而获取足够的文化资本,以达到改变身份、实现阶层跃升的目的。

其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心理。它仿佛给全体家长下达了争报辅导班的总动员令,引得千千万万个家长焦虑不堪,却又只能乖乖就范。人都有从众心理,总以为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事就肯定是对的,跟着多数人跑总不会错。

其三,家长对考试、“减负”改革的迷茫与不信任。科举制以来,各式各样、各个阶段的考试慢慢演变成筛选、选拔的工具,家长和社会也习惯了让考试和成绩来充当这样的角色。对于教育部的减负十条,多数家长以听见“狼来了”的心态表示:谁信以为真谁犯傻,那有效吗?家长对教革的迷茫和疑虑可见一斑。

其四,家长对学校教育弱化的无奈。杨东平表示,“在热论培训班是是非非的过程中,被模糊的是义务教育的宗旨、公办学校的功能和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被架空的是儿童权益,被牺牲和剥夺的是小学生的健康、娱乐、生存和发展权”。北京大学刘云杉教授直接提出,“减负是将学校的主阵地让渡,将教育的关键责任外包”。这正深刻反映了今天学校教育的缺失。(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12-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