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 《书谱》局部 《书谱》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奠定了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其中提到反对写字如同绘画“巧涉丹青功亏翰墨”,认为书法审美观念要“趋变适时”,所谓“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反对把书法当作秘诀,择人而授的保守态度,认为楷书和草书要融合交汇“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本文将《书谱》中最易混淆的12组'两两相近'的字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书友: 1、前、别 2、乐、东(東) 3、人、尺 4、足、之 5、甚、叔 6、糅、释 7、心、门 8、使、吏 9、立、直 10、夫、失 11、尝(嘗)、赏(賞) 12、其、莫 一般人初看草书,似胡乱画就而成的一团乱麻:笔锋所到,信步所之。所以就想当然认为草书就是随心所欲胡涂乱画,其实不然。草书与楷书等其他书体一样,有其既定的章法和套路。因此,认识草书、分辨草书是学习草书的第一步。希望以上对书友们有所帮助。 |
|
来自: 昵称19788366 > 《书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