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目光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3-28

作者:单体舜

父亲的目光

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喜欢散文写作,已有多篇在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或金,银奖。也有多篇已入编各种年鉴。


父亲的目光

在我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对父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可谓爱恨交加。而最难忘的就是父亲那感情丰富的目光。

初闻此言,也许你会大惑不解。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简直是恩重如山,以至于连诗人都由衷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爱父母,乃人之常情,报恩都来不及呢,何恨之有呢?

莫急,且容俺细说端详。

我父亲,乃爷爷奶奶传宗接代的一根独苗,且在四十多岁方中年得子。当年由于爷爷为人和善,经商灵活,家境还算富足。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一个能够顶门立户的接班人。在家人们日复一日地殷切期盼中,父亲端着十足的架子,不急不躁,姗姗来迟。

也正因如此,这意外得子之惊喜,恰似绝处逢生,更显得弥足珍贵。我想,就算用“心头肉,心肝宝贝,掌上明珠”这些表达至爱的词语来形容,也难以表达爷爷奶奶当时的喜悦之情。

在教儿育女方面,农村有句老话:心惯口不惯。爷爷奶奶,身为已到中年的成熟父母,自然深谙此理。可是,父亲出生时,家中唯一的孩子——我大姑,已经15岁,那年代女孩子离出嫁都不远了。这样的家庭环境,正如眼下的独生子女自我娇惯,难以管教一样,父亲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家里无法无天的小皇帝。他说往东,奶奶绝不敢向西。

有一次,奶奶往锅里糊锅贴,贪玩的父亲只因奶奶没等自己看到便糊完了,于是任性地又哭又闹,非让奶奶取出来重糊不可。奶奶百般无奈,只好又取出来重糊锅贴的另一面,结果弄得锅贴不伦不类……

又一次,奶奶趁父亲熟睡时赶忙到菜园里摘回了方瓜。睡醒的父亲一见就恼了,嫌奶奶上园不领他,又哭又闹。非缠着奶奶领着他再返回去另摘不可。奶奶打又不舍得,只气得流着眼泪,拖儿挎瓜,依言返回……

试想,一个在如此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日后怎能不桀骜不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呢?

从我记事起,就很少见到父亲慈祥的笑容和温柔的目光。稍不如意,他就会心浮气躁,骂骂咧咧。经常因一些家庭琐事而跟母亲大吵大闹。那时,父亲的目光里,满是威严和蛮横。直吓得我们兄妹几个整天都提心吊胆。

虽然父亲是一名民办教师,可平时对我们从不耐心教育。一旦出了差错,则不问青红皂白,非打即骂。这种简单粗暴式的家庭教育,致使我们日后踏入社会也是遇事惊惶无措,缺乏主见。生怕做错了事情而受到别人的责罚。

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父亲让我跟他一起到离家二十多里的村庄去换豆油。头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跟令人望而生畏的父亲相处,我自然格外小心。到了目的地,父亲给我买了一些好吃的食品。

正吃着,父亲破天荒地给我做起了思想工作:那些聪明的孩子,没有不用功读书的。就是那些傻子,才光知道贪玩。不学无术,将来指定没有出路,就得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耪他娘的茅草腰(指锄地下苦力)!直吓得我胆战心惊,大气也不敢喘一下。那时,父亲严厉的目光里,满是“怕铁不成钢”的焦虑和警诫。

在父亲的意念中,从来没有做事得讲究方法的意识。他总是认为,任何事情,只要勤奋出力,就没有成功不了的。

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每天晚上就算我已经完成了作业,哪怕已经盹得死去活来,只要他在学校办公还没回家,就绝对不敢早睡。唯恐“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受到他的无端责骂。只好硬着头皮在家里熬着,只为看到他那因儿子具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上进心,而难得一见的欢心一笑和赞许目光。这种目光恰似久旱所逢的甘霖,总能令我心神荡漾,欣喜不已。

后来,我竟从来都不舍得浪费时间去午睡。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酣然入梦,我甚至觉得实在可惜,大好时光就这么白白糟蹋了!

尽管自己学得头昏脑胀,成绩依然不断下降。我莫名其妙,满腹委屈。跟人家相比,自己“惜寸阴,争分秒”。多卖力啊,可成绩为何就不尽人意呢?

父亲的目光

直到后来在老师们的科学引导下,我才意识到,凡事都得讲究方法和策略,盲目蛮干是徒劳的。比如学习,成绩只跟有效时间成正比,而绝非是所有时间。正如列宁所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同样的,也不会学习。

原来,父亲满含期待的目光,向我灌输的“头悬梁,锥刺股”,“打盹就用冷水洗把脸”等等,都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的无益之举。试想,一个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大脑,就算再聪明,何以正常发挥其潜能?正像一匹疲惫不堪的千里马,“才美”如何能够得以充分外现?自古以来,靠“头悬梁,锥刺股”而名垂青史者,又有几人?

也许有人会说,勤奋好学的司马光,就是靠枕着方木枕头睡觉才学有所成的。虽然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你是否想过,就算枕着硬枕头,一翻身就被硌醒,时间虽然短了些,可大脑依然通过睡觉而得到了休息啊。只有精力充沛,才有高效率。

当年的父亲尽管目光中充满了殷切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又何曾意识到这些呢?

后来读高中时,因学校随便改制(三年变两年)而耽误了一批学生。我也在受害者之列。从而与心仪已久的高考失之交臂……我失魂落魄,茫然无措。

由于当时我的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父亲本打算让我插高二回读两年后再高考。我却觉得爷爷奶奶都已八十多岁高龄了,生活上需要调剂,弟弟妹妹还在上学,这些都需要花钱。我便私下跟父亲商定:不插高二回读,先打一年工,增加点收入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来年直接插高三,只回读一年,无论成败绝不怨天尤人。但回读的时候,我要全力以赴,家里不能牵扯我。

当时,父亲的目光里,充满了意外的惊喜。也许是我的体谅家人,令他感到欣慰吧,我提的建议都一一得到了他满意的答复。

光阴荏苒,一年的打工生涯转眼过去,收入也比较客观。第二年,我高高兴兴,满怀豪情地到高三回读去了。

暑假期间,花生地里的杂草们,已开始酝酿传宗接代的大事。只见它们伸着又细又长的脖子,高高举着自己生儿育女的朴实花朵,虽其貌不扬却也不卑不亢,得意洋洋地挺立在微风中,摇头晃脑地对着人们挠首弄姿。这些虚张声势的夸张举动,极易给人造成一种几倍于现实的严重错觉——荒地了。

地荒了,小农意识比较严重的父亲心里更慌了!要知道,在农村,同时供给几个学生读书,对缺乏其他经济来源的普通家庭而言,地里的经济收入确实是不可或缺的。那时,父亲的目光里,充满了担忧和焦虑……

可当时年轻气盛,涉世未深的我,又怎能读懂父亲那满是深情,满是责任的目光呢?我固执地认为,明明他满可以带领学业尚不着急的弟弟和妹妹,来慢慢完成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却不顾之前的亲口承诺,非拉上我这个高考在即,重任在肩的“高射炮”去“打蚊子”不可!我百思不解。

那时候,我人在地里,心却早已飞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呢!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我,思前想后,对父亲又怨又恨!最终幼稚地认定:是父亲故意在找茬,旨在毁掉我的大好前程……

一气之下,我决心不再看父亲的脸色,不再接受他那不情不愿的供给。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农村代课之路!明知这很可能是一步令自己身陷绝境的险棋,可为了表示坚决脱离父亲的坚定信念,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了上去。我决心走边工作边自学的自我成才之路……

面对冲动倔强的儿子,父亲失神的目光里,充满了无奈和失望……一个他原本寄予最大希望的儿子,就这样自暴自弃,自断了后路……透过父亲无奈失望的目光,我敢说他当时的心情一定是错综复杂的……

我紧抓“自学成才,自谋生路”这根救命的稻草,在农村代课一代就是12年!我边教学,边自学,工作学习两不误。经过顽强拼搏,1987年从容通过了全国成人高考,1990年顺利毕业于青岛教育学院,取得了令同事们人皆羡慕的数学专科学历。教学成绩也是出类拔萃,令人仰慕。只可惜这些都无人问津,虽百般努力也是徒劳,最终都没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终于,父亲最担心的事情还是不期而至!1998年,我们所有代课教师都被良莠不分,一股脑地辞退了。父亲获悉后,面对这有失公允的做法,默默无语。目光里满是悔恨和惆怅……也许是在愤恨当年那个固执倔强,一意孤行的儿子,也许在悔恨自己当年的一念之差……

十几年的代课生涯,除了已渐入佳境的教学工作可谓之长之外,其他行业都一无所长!被辞退后,由于我和干幼儿教师的妻子,之前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家里竟没有土地可种。本就相当拮据的家里,更是雪上加霜!

刚上二年级的儿子,虽聪明伶俐,却因尚不谙世事而一味贪玩,专靠那些顽皮好动的孩子。迫于生计,我四处奔波,无暇顾及,眼看着本来成绩优异的儿子在下坡路上恣意滑行,却是力不从心,爱莫能助!非亲身体验者,谁又能想象到那种初为人父,却又无法尽责的痛苦心情呢?

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父亲心里也是苦不堪言,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也许他在反思:为人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支持,就是始终心平气和地“授之以渔”的正确引导,而不是跟无知的孩子们一般见识,一同呕气。有时候,一个漫不经心的错误决定,就连“亡羊补牢”的弥补机会都没有!

在之后的岁月里,我只好扬短避长,在艰难困苦中摸爬滚打,摸着石头过河。

我养过香菇,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上了昂贵的加工和灭菌设备,也成功地生产出了优质香菇。可是既得管理,又得销售。太小的生产规模又难以常年养人。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可谓“独龙难行雨”!有一天,就摘了四百多斤香菇!销售没有运输工具,更没有精美上档次的包装。我和妻子嗓子都哑了,嘴上也起了疮……

无奈之下,找了一辆手扶车,装了好几麻袋,拉到了市场上。商贩们蜂拥而至。本该拥有精美包装的上等高级消费保健食品,在这里却成了论麻袋的“落地凤凰”!猴精的商贩们一看,你自己都不拿着当回事,一副“货到地头死”的架势,我们又何必给你出高价?于是众人一商量,决定来了个“抬死驴”。把价钱直杀到了骨髓……结果养的还远不如卖的!一同前往的父亲,也是顿时傻了眼,目光里满是气愤,不舍和无奈……

高端的香菇行不通,之后又改为平菇和蔬菜……虽奋力拼搏,还是捉襟见肘!人世间,“有狠心的儿女,没狠心的爹娘”。此时身为公办教师的父亲,经济状况已有了较大的改观,对我也早已不计前嫌,总是对日子紧巴的我们牵肠挂肚。每逢大集,他总会以看望孙子为名,买上一大堆鱼肉之类的好东西。每当此时,望着目光里充满了慈爱的父亲,我总是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为了贴补家用,除了正常的活计之外,我们还养了一些公鸡。有一次,恰好被赶集的父亲遇见,我赶紧抓了两只让父亲捎回家。可父亲说啥也不要,他用慈祥和痛爱的目光注视着我,和颜悦色地说:“现在,我和你娘啥都不缺,倒是你们……你就安心卖吧。”

听了父亲的肺腑之言,目睹着父亲的无限牵挂之情,我心里酸酸的,好想一头扑到父亲怀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同时,透过父亲那闪烁不定的目光,我似乎又读到了他的愧疚和不安……我想,为人父母,也许没有比亲眼目睹着儿女过得不如自己而更痛苦的了。

在父亲生前,过73岁生日时,我恰好因为单位里有事而分不开身,没能前去参加祝寿喜宴。事后听母亲说,宴席之上,不知是谁,提起我从小就天资聪颖,后来却不及姊妹们学业圆满,功成名就。本是无心之言,不想父亲回家后,借着酒劲,对着母亲哭诉:只因自己当年的一念之差,而干了一件殃及子孙后代的傻事,每每想起,就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父亲的目光

听了母亲的诉说,我只觉喉头哽咽,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朦胧中,我又仿佛看到了父亲那满是悔恨,愧疚的眼神……当时我便在心里默默地想:虽然过去我曾怨恨过您,可您毕竟是生养我的父亲,恩重如山。至于过失,瑕不掩瑜,况人非圣贤。

我深知:望子成龙之初衷,您从没改变过。只是有时受文化程度,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制约,您的精神境界未必能达到理想的高度。父亲啊,我永远都不再怪您!

令人遗憾的是,我竟错过了父亲73岁的这最后一个生日!我想父亲当时的心情一定很糟,也许他还以为我对他的那点过失一直耿耿于怀。不然,又怎会跟母亲说出那番满是自责的话呢?

父亲是善良的,因为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会为自己的些许过失而深感自责。其实,您为儿女们无怨无悔地操劳了一生,对每一个儿女都已仁至义尽,根本无需愧疚和自责。

每每想起已升入天堂的父亲,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他那透着复杂感情的目光……儿子衷心祝愿您在天堂里安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