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涉及民众、民生的大问题,因此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除了日常医疗和生育等与老百姓切身相关,养老金的缴纳与在职职工息息相关,而因其后续关乎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更加引人关注。近日,降低社保费率进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给出实施时间及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职工在职期间,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五险”,而这其中,当属养老和医疗保险最为重要,近日,关于我国社保制度将发生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是自1997年,我国推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主要是下调,将在5月1日开始实施,此前一直被很多中小企业认为,负担较重的基本养老缴费中的单位缴费比例,今后将按16%缴纳,这是我国为了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减少劳工成本,本次降费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社保其实每年都在改革,只是波动幅度和范围没有今年广泛,我国企业目前累积企业养老保险可达4.6万亿元,足额发放养老金,从短期来看,降低单位缴费比例,不会影响养老金的按时发放,但是随着降低缴费比例后,年上缴金额减少8000亿元,和我国人口逐渐显现老龄化等问题来看,据目前专家测算,降低费用实施,很有可能在降低缴费比例超过10年后,发生当期与收支不抵的情况。 考虑到企业降低缴费比例后,社保统筹金必然会减少,所以还针对未来,确保养老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布局几点具体的措施,比如为了平衡,将中央调配比例提高0.5%,另一方面大力增加财政补助,由中央和地方一同分担存在缺口的省份。 当然现在在职的员工,更关心的是如果降低单位缴费比例,将来拿到的养老金是否会变少?其实真正影响个人养老金的真正因素,主要还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纳人缴费标准、退休时已缴费年限、退休时间等,也就是说,真正影响个人退后领取养老金的是单位申报的缴纳基数,即单位是否按实际工资为员工上保险。单位社保比例降低,不仅不会影响员工养老金额,而且还能平衡企业员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金。 此外,随着我国社保费征收改革的,还有国家将不断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控制,涉及参保缴费统筹的企业和个人,都将为确保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社会公平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