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治疗岳母的医案。这是2017年12月的事情。天气转冷,骤然降温,岳母感受风寒,周身疼痛,恶寒重,咳嗽,发热。口服头孢克肟和感冒冲剂,症状不减。 第二天,她自己去卫生室打了一支退烧针,症状丝毫不缓解。体温升到39度多。第三天自己感觉病势又加重,周身疼痛加剧,恶寒更重,盖着厚厚的被子也不能缓解。她强撑着病体又去卫生室打了一支退烧针。 回家后躺在炕上已经不能起身,打电话跟我说“心里冷的直哆嗦”,一量体温,已经到了40.2度。浑身关节没有一处不疼,无汗,胸痛咳喘。 成年人体温到40.2度已经是非常高的了。岳母这是大叶性肺炎的早期症状,高热寒战,咳喘胸痛,周身关节疼痛。应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我赶紧请假开车回家,提前去药店抓了三副麻黄汤(四味药,总共十块钱)。 到了家后(两点半到家),我赶紧把药熬出来,立刻给岳母喝上一碗,以后再每过一小时喝一碗。当喝到第二碗的时候,汗就发出一些来了,顿时觉得舒服多了,没有“心里直哆嗦”的感觉了,其实是体温下降了。而且觉得饿了(好几天没吃饭了),我爱人赶紧熬了小米粥给岳母喝上。喝完粥,岳母就能坐起来了。前后共喝五次药(到晚上九点吧),全身汗出了,体温就恢复了正常。半天时间我熬了两副麻黄汤,剩下一副药就没喝了(中病即止)。 麻黄汤是伤寒论中第二首方子,可惜现在已经不常用了,或有人认为麻黄汤证已经不见了,或认为麻黄汤发汗过于峻猛,不宜用。其实麻黄汤还大有用武之地,除了大叶性肺炎的早期,流感、支气管炎、哮喘、鼻炎、各种痛症、皮肤病、失眠、抑郁、妇科病等等都有可能用到麻黄汤。 【原文摘录】 1.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呃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2.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关注孙大夫,重新认识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