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月以内婴幼儿不应喂水!

 华民 2019-03-29

文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杜燕燕医师、晁爽副主任 编 / 干玎竹

【搜狐健康】天气转暖,宝宝出汗增多,尿尿颜色也更黄了。于是,家长总会时不时给小宝宝喂点水,毕竟,“多喝水总不会错的”。然而事实上,对一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水不能多喝。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出生后最好的食物。母乳含有6个月以下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而且母乳80%以上都是水,如果按需喂养的话,这些水分足以满足婴儿的液体需求。

总结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婴幼儿膳食指南》的相关喂水问题,统一建议如下:

1.6个月内,无论全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混合喂养,所摄入的奶可以提供婴儿所需的全部的营养,包括液体量,不需要补充水和果汁。

2.6个月—1岁,逐渐加入辅食以后可以适量喂水,目的在于逐渐习惯水的味道和学会喝水,以及进食后清洁口腔,而不强迫喝水,每日喂水量30—60毫升。

3.1岁以后,鼓励宝宝多喝水。

关于小宝宝的水分摄入,有5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比较常见,需要澄清。

误区一:多喝水没有坏处

大部分家长都抱着“喝水总不会有错的”态度给宝宝习惯性喂水,其实并不然,下面是几点给6月内宝宝喂水的危害:

1.宝宝的胃容量小,喂水多了自然奶量会减少,导致体重增长不满意、营养不良。

2.宝宝纳奶减少,吸吮乳头次数减少,妈妈母乳量减少。

3.宝宝肾脏发育不成熟,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能力差,短期内摄入大量水分,会增加肾脏负担。

4.低渗透压液体进入体内,导致“水中毒”,即宝宝血液中钠离子被稀释,可能出现抽搐表现。

误区二:配方奶“火大”,配稀一点

配方奶是尽可能模拟母乳生产的,严格按照说明书冲泡的话,配方奶的含水量、电解质含量和渗透压都是接近母乳的,并没有配方奶“火大”这一概念,没有科学依据。随意增加水量,导致配方奶过稀,第一会导致营养减少,第二会改变渗透压,增加宝宝肠道和肾脏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电解质紊乱。因此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配比冲泡配方奶,并且6月内不需要额外加水。

误区三:宝宝出汗、尿黄、便秘就是缺水了

春夏宝宝出汗多,消耗水分也会比较多,可以通过吃母乳或者配方奶来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家长为宝宝提供舒适的环境,比如少穿点、降低室内温度等。

尿液颜色偏黄不能证明宝宝身体有问题,尿液颜色并不是重点,尿量才是判断宝宝身体状况的医学指标。如果宝宝出现尿量减少,可能是最近的时间段宝宝摄入的水分少。这里的水分并不是指白开水,而是奶量摄入少,喂奶即可,就可以保证宝宝体内液体量充分。

即使宝宝出现便秘,原因也跟成人不同。很大可能原因是喂养量不足,宝宝无法形成足够的食物残渣,产生足够的便便,从而无法刺激排便。因此,宝宝出现便秘的解决办法同样是喂奶、喂奶、喂奶……

误区四:发烧、腹泻时多喝水

发烧、腹泻确实会使宝宝丢失水分,重者甚至可以导致脱水。这种情况应该咨询医生,最好用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并不是多喝水就可以解决问题。

误区五:喝点果汁、糖水

小宝宝一岁之内最好不要喝果汁,但可以在6月龄以后逐渐添加果泥,9月龄以后添加水果块。因为果汁含糖量较高,会导致孩子龋齿、肥胖、腹泻,而且过早添加果汁,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导致不好好喝奶及辅食,不利于宝宝营养摄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