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虽有官吏之分,但不要小瞧了吏

 思明居士 2019-03-29

中国传统政治有官和吏区别,每个机关的长官叫官,属官称吏。吏最先指管理一般业务的人。

虽有官吏之分,但不要小瞧了吏

官吏的出身在两汉并无多大的区别,毕竟刘邦也不是贵族世族出身。唐代的时候官和吏分的远了,但是界限还不够清,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官和吏的出身,官是可以和吏相互转换的。

元代的时候,统治者是蒙古人,蒙古人做长官,不识汉字,于是就需要书记和文案。中国的读书人,便要进各衙门当书记和文案去,这时候官和吏有了不同出身。明朝时,就规定了吏不能当御史。而且吏不能考进士,这样就限制了吏的出身,官吏分为两途。

虽有官吏之分,但不要小瞧了吏

但是,不可小瞧这些当吏的人。电视剧里的师爷作用也是很大的,有人说吏治则天下治。政府的事情到了吏的手里,才有可快可慢,处分有了轻重,财赋可侵可化,典礼可举可废,人命可出可入,讼狱可大可小,工程可增可减。

他们是职业化的人,有专门的知识,混迹于官场之中,八方可结。一切文书簿籍,例案掌故,全都要经过他们手里。玩的好的可以反过来束缚他们的长官。长官虽贤明,仍然是无可奈何。

虽有官吏之分,但不要小瞧了吏

百姓主要接触的也首先是吏而不是官,吏的形象也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代官员的形象,电视剧里也常有这种吏的出现,基本上,一个好吏的出现比一个好官还要重要,那些找青天大老爷的多半也是在吏的手下就被拦住了。

大小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全是吏在操作,那些大人物的命运往往有时候就掌握在这些小人物手里,全看当时能否通融一二,华佗的书要流传出去靠吏,伍子胥出逃也要靠吏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