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建伟:《韭花帖》好在哪里?

 驭极 2019-03-29


经典研究


声明:2014年11月21日,本文以“十驾斋说《韭花帖》——平淡之中藏玄机”为题,发表于十驾斋QQ空间,今做整理修改,重新发表。


一直对《韭花帖》怀着敬畏之心,以其平和、典雅、散淡的清新之气,沁人肺腑,读之,如沐春风。若仔细探究之,又峥嵘奇绝,寓波澜于儒雅之中,岂不难哉!故知少师,其心非等闲之心,其情亦非等闲之情,其艺亦非等闲之艺!为什么黄庭坚那么推崇杨少师,我想,从《书谱》评王羲之的几句话,可以大致看出些端倪:“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故知佳书,非只技艺,当在品,在格,在情。


明代的董其昌是个明眼人,他这样评价杨凝式的《韭花帖》:“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一下子就把《韭花帖》的高明处说清楚了,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萧散”,一是“欹侧取态”。


关于“萧散”,是源于章法上独特的处理,字距、行距的拉开,形成了章法上的疏旷、散淡,简远,这应该是书法史上最大胆的处理,我们看董其昌的行书,其章法完全是脱胎于此帖,可见董其昌对其钟情的程度。


还有个独到的地方,就是章法从右上向左下的发散处理,总体上,是行距、字距拉开,在这个整体风格中,又有大章法的疏密:右上,相对密一些,向左下,越来越宽阔。


萧散的另一种体现是字内的大空间处理,其对空间的强调也是令人震惊的!对空间的处理有其独到之处,大胆留空,使得结构疏朗 。


如“实”、“翰”、“谨”、“铭”、“察”、“寝”等。这些字的空间强调是比较清晰的。这些大胆的空间处理,无疑是增强了萧散的趣味的。


另一个关键词,是“欹侧取态”,用了各种方式,增加字的艺术性,增加活力。下面做一下分析。

我们看“輖”,左右结构,左面向右斜,右面向左斜,形成上合下开,有意思的是,左面部分搞了个上下错位,下面那个竖已经对着“日”的右竖了。同时,上面还搞了个大空,突出上部舒朗,玄机还真的不少。

“寝”,除了上部的大空间外,下面部分形成上合下开的姿态。


“晝”上面那个竖,处理的倾斜,竖的下端并不对着日的中间。


像这样内藏玄机的字还很多,下面找出一些,并做了一些提示,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琢磨一下,已经做了一些提示。机巧很丰富(红色提示线条,点开图片后会更明显)。


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这部帖,就看不出究竟,看不到这些精彩的处理。经过这样的分析,这些处理肯定不是偶然为之,必定是有意为之,而且,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书家,都不会忽视这种将汉字艺术化的方法。我们留意了这些空间的匠心处理后,再来回味萧散有致四个字,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黄庭坚有一首很多人都知道的诗,夸奖杨凝式:

世人尽学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疯子,

下笔便到乌丝阑。


可见杨凝式是真正承袭了王羲之的脉络的,尤其是此帖。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1、 整体上平和、雅致,是主格调,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决定着作品的品位。
2、在这种大格调中,处理字的手段、招数比较多,技术含量比较高,即是“造微入妙”,即董其昌所谓“倚侧取态”,这是衡量作品技术含量的标志,如果平和但乏术,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韭花帖》这一点也是与王羲之相合的。
3、有自家独特面目,这也很重要,与别人面目一样,还是模仿,步人后尘,还是不成。只有独辟蹊径,才属高手。

 

概言之:平淡之中藏玄机



往期经典:

李建伟|《祭侄文稿》系列:疏密的强化(一)

李建伟:《集王圣教序》结构解析系列  空间技巧(三)

李建伟:黄庭坚《花气薰人帖》的笔法、结构、章法分析(修改版)

学书法,薛夫彬先生曾强调过两个要点

你本来可以临写的更精准

楼兰简纸草书集

你了解《九成宫》把字变“活”的招数么(二)宽松





撰文:建伟

  编辑:见炜


我们专注于

经典的研究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