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仅要有效的提问,还要知道怎么给答案。

 明灭的烟头 2019-03-29

今天是日更的第50天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提问,还要很多回答。

好的问题和回答可以增加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

提问是每个人都会的技能,也是我们平时经常不怎么在意的技能。你可能会说谁不会提问和回答,这还不简单。

李笑来老师说:学习学习在学习

这里的学习是让我们先学“学习”本身,学会学习了在去学习。

我最近几篇文章系列,主要讨论我们日常中常用的一些知识。从新拿出来梳理一遍,看看我们平时都在用的技能,是不是在更有效的使用。今天我们主要说提问和学习这两个话题;

你今天吃饭了吗?

先说提问;提问每个人都会,天天都在问;你今天吃饭了吗?

你今天吃饭了吗?这就是一个好问题,他具备一个好问题的素质,你别觉得我在瞎扯这有啥素质。我们是本着走近科学的态度,从新审视我们身边日常的行为,是否高效合理。

好我们接着回来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它符合好问题的两个条件具体且本质。

别笑我们是认真的,好问题第一就是要具体,这样才能让回答者知道你关心什么,想问什么?

第二提到问题的本质,这个提问就是你吃饭了没有,具体人物具体问题。吃饭就是本质。

举一个反例,有时候我们参加活动,听到别人的问题要么觉得无聊空泛,要么是一些随便一查就知道的问题。白白浪费了提问的机会。

什么叫问题空泛,就是那种大而不实的问题,我怎么才能成功,怎么才能变得厉害?这些问题都大而空泛,很难几句话给你讲清楚,而且别人也不知道你自身的情况。很难有好的建议,所以只能回答一些普遍适用的一些道理,你要努力,要坚持,要努力这些虽然都对,但你很难得到收获。

第二种就是基础的私人的或者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这类的傻问题。要想了解自己去查下就知道了。在宝贵的提问时候问出来,只会显得你不专业,没有准备。你问昨天吃了什么,去那里可以买到您的书?你看看都是一些封闭的简单的无用的问题,别人听起来只会觉得你是傻瓜。

我们提问一般是要么为了请教某个问题,要么寻求一些解答,最终目的还是从提的问题里面得到收获。

下次你在遇到现场提问,在别人演讲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准备,可以分三个方面,一个是演讲了什么,你听了什么,想问什么。这三个方面记录关键词。然后列出最想问了的3-5个问题,这样避免前面问题有重叠的有其他准备。

而且问题要具体,要有针对性。这样得到的答案才能准确有用。

答案

第二个说回答问题;我们回答问题很多时候都倾向于直接抛出一个结果或者答案,如果我们知道的话。如果是线性的封闭的问题回答了也没什么,有答案就行。就像问别人号码,门牌号这些信息行的问题都可以直接给结果。

这里稍微说一下什么叫封闭性问题,就是你的问题很容易把天给聊死了,你上去就问;最近忙吗?工作累吗?睡的好吗?这类问题往往得到答案很难在开展的问题,都属于封闭性问题。你问的问题已经把别人的话堵死了,为为什么说好的聊天就是倾听,倾听之前你要有一个好问题,别人才有诉说的愿望。你问累吗?回答,好累。下一句怎么接。

好的谈话也是从好问题开始的,尽量开放性问题去问,比如:听你的口音,像北方的吧,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吗?这就是一个开放问题,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可以延展的话题也多。在多问几个然后呢,其它呢,基本上你就等着听吧。

好在说回回答为什么要注意的,如果是线性的信息类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而在回答别人(孩子、学生、下属等)的提问时,提醒他不要太关注正确答案,促进他思考自己的提问。

谈话

为什么这样说,对待(孩子、学生、下属等)的提问,最好别简单给一个答案。因为你给了答案,她还是不知道用什么思考方式,只是知道答案。下次问题稍微不同那还会来问你。而且很多都是他本身要学习解决的,结果变成你的问题了。这个就是《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说的,他的提问就是把猴子甩给你。如果你只给一个答案,等于替他背这个猴子。

我们回答问题也是这样区分,每次如果只是给一个结果,那他下次还会来问。本来就是他要思考的问题,问你就是图方便,懒得自己想。要想给以后自己少点问题,最好把思考思路启发他,让他明白以后遇到类似的事,知道解决思路尝试自己解决,多给思路少给答案,把学习抹杀的就是答案。如果你知道最后一页是答案,就不会在去思考。但是直接答案并不能教会你解决问题。下次遇到还是这样。

特别是对小朋友好奇心,也不可给直接答案,他问为什么水会流,你回答因为水是液体,这已经断送了还是的思考好奇。如果你帮助他做实验得出来这个答案完全不同的。

总结:提问有两个原则第一要具体,第二要有针对问题的本质。

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看什么问题,线性问题直接回答。解决型问题,多用思路,启发让她直接用这个思路去解决问题。

我们还讲了与人聊天怎么不把天聊死,就是一个诀窍尽量别问封闭性问题,多问开放问题更有助于聊天。

无戒90天写作主题训练营

鱼堂主*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