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一个人“深度思考”能力的5个方法(收藏回看)

 如何提升自信 2023-06-24 发布于河南

导读:

       您知道什么是“深度思考”能力吗?您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会“深度思考”?“深度思考”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样的帮助?

      Ⅰ、什么是“深度思考”,以及“深度思考能力”?

    “深度思考”在遇到问题后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思考。

     所谓的“深度思考”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在遇到问题后,能够准确把握事物本质或运行底层逻辑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可以更快、更强、更多的获取事物本质或底层运营逻辑。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深度思考了,并洞察到了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本质以后,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打比方(举例子)。只有在洞察事物的本质后,才会联系到大家所熟知的事物,从而打出精妙的比方。

    Ⅱ、深度思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个人能够深度思考的可靠保障是:你有自己的“可控时间“。什么是可控时间?

      就是除了你吃饭、睡觉、工作、带孩子、做家务之外,自己可以掌控(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那部分时间!

     这段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在早晨,有的人在晚上,有的人在深夜。比如我的可控时间就在早上5点--6点半这一个半小时,即不用带孩子,也不用写文章,只用来散步并思考关于如何写出更适合不自信者的课程。

      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可控时间“,你就没法深度思考,只能看到一些事物的表现现象。     

      多进行深度思考,人才会有灵感,而灵感的来源是每天足时足量付出,偷懒肯定是不行的。

     Ⅲ:如何进行”深度思考“?

一、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求诸于外,而是求诸于内。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有很多人在遇到问题以后想的是别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方法,让我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把外界或别人的方法,当成标准答案。这是缺乏独立思考典型的状况,而这也等于把深度思考拒之门外!

     对外界的依赖会很快成为人的习惯,习惯要标准答案以后人就不再愿意思考。也许给你答案的人很权威,也许这个结果正是你想要的,可是你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就是即要知道怎么做,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就更容易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以及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从简单的层面来说,独立思考就是遇到问题你要自己找答案,不要一有点什么事就去找别人要答案。
     从更深一点的层面来说,独立思考是你既不找别人去要答案,比如权威、网络、书籍、资料等,也不能从你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库、认识库、偏见库中找答案,而是要用一种全新的、理性的、洞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
     因为只有当你是抛开了现有的答案,你才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思考,这种思考就是一种洞察力的思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

      本质往往跟我们所看到的现象相差甚远。比如树上的叶子变黄了,现象是叶子由绿变成了黄,而本质可能是树木的根缺乏必要的营养,无法把影响输送到树叶。

二、专注

     互联网时代,每天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你拼命追赶,生怕错过一条就好像要被时代所抛弃一样,而殊不知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正在一步步毁掉你深度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需要的是慢,而不是快。需要静,不需要噪。

     又快又浅的思考模式中,你学到的知识越广泛,就离真正的智慧越远。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猴子在山上饿了,一大早下山去找食物吃,刚开始在山下看到一片西瓜,它开心的摘了一个大西瓜抱着准备回去。

      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片玉米,成熟的玉米棒又吸引了猴子的注意力,经不住诱惑的猴子放下怀里的西瓜,掰了几个玉米棒抱着往关走。

       又走了一段路,它看到前面有一片鲜花,那扑鼻的香味让猴子流连忘返,实在太好闻了。结果,猴子放下怀里的玉米棒,又去采摘鲜花,摘了很大一把鲜花拿着走。

       很快,鲜花吸引来了蝴蝶,五彩的蝴蝶在猴子身边飞来飞去,猴子觉得还是蝴蝶好玩,就放下鲜花去追蝴蝶。

     结果,到了晚上猴子空着手回来了山上。

      我们很多人何尝不是如此,本来是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总是会被一些带有刺激的小事所干扰,导致自己无法深度思考问题。

三、内化思考

     相信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您,也是每天都在学习,然而却总觉得什么也没有学到,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往往是缺少了一种内化思考的能力。

     什么是内化思考?

      我们每天看的视频、书籍,也包括您现在正在看的这篇文章,这都是别人的观点、见解、思维、逻辑与判断。这些内容是否适合自己,自己看完到底吸收了多少?这是一个人是否学到东西的关键。

      所谓的内化,就是先将其他人的外在的输出接纳过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转化,形成自己的知识,并用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

     也就是能够将外界的知识、信息、观点、逻辑等,转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复述。

      就像你今天看了这篇文章一样,不能说你看完以后划过去就等于学习了,这样的话就是浅度思考(浅度学习)。而是要看完以后,抽出几分钟或几秒钟的时间,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从这篇文章当中理解的东西。即便只是只言片语也没关系,而这只言片语就是你看这篇文章的收获,说明你记住了、理解了,这个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

四、提问

     和我进行过一对一沟通或做过咨询的人都会发现,我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我会提出无数个问题,而不是我直接给出具体的答案。

     等一个人回答完我提出的问题以后,自己会感觉有了点方向,内心也轻松了很多。

要解决一个问题,就要有针对性的,透彻的、探索性的、质疑性的,好奇性的提问,这样可以使我们达到本质思考的目的

      心理学家莫勒说:“提问是使你的大脑实现程序化的最强力的手段之一,因为提问具有强制思考的力量。”

     提问的前提是能够发现问题,通过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启发人思考。很多人的不自信,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外在条件不好,而是拒绝思考。

      比如一些学员告诉我: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优点,所以很自卑。是真的没有能力和优点吗?其实不是,是因为他没有思考自己有什么能力,而根据其基本的描述以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就可以帮助其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优点。

五、远离智能手机

     依赖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会使人变得更加不愿意深度思考,只会被动的不停歇地接受手机推送的信息。

     在智能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越长的人,在深度思考上,就越缺少深度分析的能力。

       这里的远离智能手机,并不是说不让大家相适用智能手机,而是要每天控制自己对智能手机的依赖。遇事问“百度”是一个好习惯,但是如果什么事都去网上查,你的大脑就不愿意再进行思考,反而成为坏事。

      除了睡觉以后,尽量让自己一天当中有一两个小时不看手机或断网,看看自己会不是心急如焚?这样您才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