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识3000字破坏孩子想象力?该警惕的不是敏感期,而是家长焦虑

 奇思妙想5862 2019-03-30

今年在央视《了不起的挑战》节目里出现了一个5岁小“神童”王恒屹,挑战30句飞花令成功,其超强记忆力再次震撼全场。其实这个小朋友早在2年前就曾因参加《了不起的孩子》而“爆红”,年仅3岁就认得3000个汉字,能背百首古诗。

3岁识3000字破坏孩子想象力?该警惕的不是敏感期,而是家长焦虑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养过孩子的家长都会感叹这个小朋友基本功确实厉害,羡慕不已。但是却也存在另外一批很“焦虑”的家长认为:3岁并没有到儿童“识字敏感期”,过早让儿童认字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这个理论一经说出,让其他那些没有听说过“识字敏感期”的家长也跟着慌乱起来:真有“识字敏感期”吗?过早认字真的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3岁识3000字破坏孩子想象力?该警惕的不是敏感期,而是家长焦虑

什么是识字敏感期?

根据儿童教育专家10年对200多个家庭的研究发现,这个家庭的孩子大多数会在5岁左右对符号、文字等认知上一个台阶,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被总结为“识字敏感期”,一直持续到读书阶段。

所谓识字敏感期其实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孩子一开始出生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自我意识和世界混合在一起,还没有建立“自我意识”。一般来说,2岁之前的孩子逐渐在建立“自我意识”,将自己从这个世界中剥离出来,认识到“我”与周围人和事的区别;然后再经过漫长的发育,到5岁时候就逐渐将符号(诸如文字、字母、拼音、数字符号)等与周围的实际事物对应起来,这才有了识字的意识。

3岁识3000字破坏孩子想象力?该警惕的不是敏感期,而是家长焦虑

过早识字会破坏想象力吗?

我家的孩子在2岁的时候指着英文字母“U”说是“口水巾”,确实和他用的口水巾形态十分接近,惹得大人哈哈大笑。这个时期的孩子思维十分发散,没有被成人世界的概念所束缚,于是常常出现惊人的想象力。所以有人会觉得过早的让孩子识字,强行把成人世界的规则加在孩子身上,会破坏他们的想象力确实有一定道理。

但是这个“过早”不定该根据是否满足5岁这个标准来定义。普遍来看,5岁左右的孩子才会逐渐具备将文字符号与周围事物产生联系的能力,但这是根据一定样本总结出的普遍规律,并不是绝对时限,“孩子普遍在5岁开始将文字与事物联系在一起”不等于“5岁才能让开始认字”。

王恒屹小朋友的爷爷接受采访时说,当初给一些卡片让孩子看,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后孩子不仅将上面的字都认全了,连每个国家的国旗也都认识了。这正是说明就算当时的王恒屹还不满3岁,但是他自己已经有“识字”的欲望,不是因为“识字”影响了“想象力”,而是记忆力的优势要明显高于想象力,这个时候识字是他自然而然本能的选择结果。认字时间是否“过早”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来判断,要认识普遍发育规律和尊重个体差异。

“敏感期”常常让家长过于敏感,过度焦虑适得其反

也许我们经历了“放养式”的教育,又明白社会竞争的压力,所以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读过不少育儿书之后,很多家长都知道6岁之前的儿童记忆力惊人,也了解到了各种敏感期是孩子某一能力的发育黄金期。因此,这些家长又从“放养教育”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照本宣科育儿”。他们常常担心错过孩子的敏感期,又害怕孩子敏感期还没有到来,一些“拔苗助长”的行为起到反作用,恨不得拿着天平和砝码靠一个标准数值来养孩子。

识字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社交敏感期,甚至还有诅咒敏感期和婚姻敏感期等等。这些扩大化的敏感期概念令人眼花缭乱,其实更多的只不过是一种“套路说法”,引起家长不必要的焦虑情绪,弄得草木皆兵适得其反。

不得不承认在孩子认识世界和身心发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律,一个家长愿意去了解这些规律证明他已经愿意在育儿这件事上花心思,反思过早识字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说明这个家长的理念还不是那么“功利”。但是这个心思可能花得还不够,真正彻底完美的育儿理念应该是尊重孩子的特点,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发现孩子自己的规律, 总结适合他个人的教育“套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