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三十二)孝宣之治

 金色年华554 2019-03-30

一代贤君汉宣帝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在他执政期间政治清明,循吏频出,社会稳定,形成西汉最后的盛世“孝宣之治”。对外,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并且平定羌人叛乱,还利用匈奴内乱的机会纳降匈奴单于,彻底解决了困扰西汉多年的匈奴问题。那么,汉宣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创造了西汉中期的这一盛世?大家耳熟能详的“百闻不如一见”又是怎样的故事呢?

解决了霍光及其家族,隐忍多年的汉宣帝终于可以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并且开始展现出一位明君所具备的才能。由于汉宣帝少年时流落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因此,汉宣帝采取了许多惠民政策。例如,针对前朝争执不休的盐铁问题,汉宣帝多次降低盐价,减轻百姓负担。除此之外,他还设定常平仓,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让百姓在收成不好或者遭受天灾的时候也能买得起粮食。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为了更好的让百姓避讳,汉宣帝甚至给自己改了名字,从刘病已改为刘询,并且赦免那些跟他重名而没有避讳的人。

除了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汉宣帝一朝循吏频出,之前很多不受霍光待见的大臣,纷纷在汉宣帝任内担任要职。例如,曾经因为秉公执法而被霍光训斥的魏相,就在霍光死后被汉宣帝任命为丞相。魏相去世后,汉宣帝又重用三朝老臣邴吉任丞相,并提拔曾经与霍光有冲突的萧望之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

大伙是不是觉得,汉宣帝这个人有情有义,重用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邴吉是一种报恩。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汉宣帝重用邴吉时,根本不知道邴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甚至算是半个再世父母。邴吉压根就没告诉过汉宣帝这件事,人家能够干到丞相,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能力。有一天,一位当年在狱中曾经照顾过汉宣帝的妇女跑到皇帝这里来讨赏,这才让汉宣帝想起来寻找当初帮助过自己的人。这一查不要紧,原来自己最大的恩人就是当朝丞相邴吉。汉宣帝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对邴吉又是感谢又是封赏。然而,邴吉却不肯接受汉宣帝给予的额外赏赐,表示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当然,汉宣帝也不是一个老好人。好好工作,一心为民的,一律提拔重用。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汉宣帝绝对六亲不认。大司农田延年在拥立汉宣帝的事情上也算是立了大功,可是当他卷入一场贪腐案中时,汉宣帝还是派人去问罪,田延年畏罪自杀。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三十二)孝宣之治

社会安定了,朝廷清廉了,这一切还不足以撑起一个太平盛世。因为西汉还有一个固有的问题:诸侯问题。虽说汉武帝的一招“推恩令”让无数刘氏子弟从王侯变成了老百姓,但是汉宣帝时期,还有个爷爷辈分的诸侯:五爷爷广陵王刘胥还活着。最关键的是,刘胥这个没事经常找狗熊打架的诸侯王,却一直有一颗皇帝的心。

汉武帝晚年发生的巫蛊之祸,让最合适的接班人刘据一命归西。汉武帝的五儿子刘胥本来是有机会做太子的,可是他许多荒诞不羁的行为,加上老妈活着的时候不受待见,让汉武帝始终没把他当作候选人。刘胥不吵不闹,却也没闲着。他找了个女巫在家做法,天天诅咒当朝皇帝赶快死,这样他好有机会重新做他的皇帝梦。

这个女巫还真有点本事,天天在家施法念咒,忙活了十几年,终于把刘胥的六弟,汉昭帝刘弗陵给咒死了。刘胥一看,女巫可以啊,没白养着你。可是,女巫只会把皇帝咒死,却没法把皇位咒给刘胥,因为当初选皇帝的人叫霍光。霍光可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经历了汉武帝最终定太子的全部过程,也深知刘胥不是当皇帝的料。最终,霍光看都没看这个汉武帝唯一的儿子,直接找了刘胥的侄子刘贺做了皇帝。

刘胥故技重施,让女巫继续在家施法念咒。这次更灵,刘贺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被霍光给赶回了老家。刘胥再一次重赏了女巫,可是女巫却没有咒死霍光。霍光这次更狠,不但没考虑刘胥,还给他找了个孙子辈的刘病已来做皇帝。刘胥急眼了,来了个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让女巫继续施法诅咒,另一方面开始准备兵器,打算时机成熟了跟刘病已这个孙子打一架。没想到机会还没成熟,刘胥造反的计划却提前暴露。不用等汉宣帝动手,刘胥自己在家里结束了窝囊的一生。

在解决了这个爷爷级别的诸侯王之后,那个活着的前任皇帝刘贺也要想办法妥善安置才行。汉宣帝派人暗访了刘贺,确认这位叔叔真的没有再当皇帝的野心后,给他了一个一直叫到今天的封号“海昏候”。所以,几年前刘贺的墓被发现的时候,人们一直称之为“海昏候墓”。

最后一件事还不得不提。司马迁老爷子忙活一辈子写的《史记》,在汉宣帝一朝终于与世人见面。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看到此时政治清明,也不会有人再去责怪当初司马迁为啥帮李陵说话的事情,于是向汉宣帝推荐了这一部伟大的著作。汉宣帝一看,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写,真牛逼,于是允许《史记》发行并在社会上传播。

由于篇幅有限,加上我的知识有限,关于汉宣帝是一个怎么样的好皇帝的讨论,我们就先写这么多。汉宣帝一朝,后世称之为“孝宣之治”,也有人把他和他六爷爷汉昭帝两个时期一起并称为“昭宣中兴”。有这么两个称号,足以证明汉宣帝是一代明君。

然而,汉宣帝还有两个更高的评价。第一,汉宣帝去世后,后世给他上庙号“中宗”,与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一起,成为西汉仅有的四个有庙号的皇帝(汉景帝汉昭帝都没有)。第二,西汉晚年著名文人刘向曾经表示,汉宣帝的功绩远在著名的汉文帝之上,仅次于刘邦和刘彻。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三十二)孝宣之治

之所以后人对汉宣帝有如此高的评价,因为汉宣帝解决了困扰汉朝一百多年的一大难题:边境和疆域问题。确切的说,汉武帝忙活一辈子却未能实现的梦想,终于在汉宣帝手里变成了现实。

匈奴人跟大汉帝国斗争了一百多年,从一开始匈奴逼着大汉皇帝躲在山里不敢出来,到后来大汉军队赶着匈奴人到处跑。虽说都积累了不少斗争经验,但是最终也都打累了。既然直接干没意思,那就找人帮忙吧。于是西域就成了两家争夺的地方,或者说成了大汉和匈奴的第二战场。

前面提到过,为了稳定西域盟友乌孙,汉武帝派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失利的楚国后人刘解忧公主出嫁乌孙。虽说祖宗造反,害的自己没能过上好日子,但是解忧公主的所作所为非常对得起一个大汉出嫁的和亲公主的使命。她不但很好的完成了维护大汉与乌孙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任务,还积极的说服乌孙王远离匈奴。这样一来,匈奴不干了,心想我们打不过汉朝,还打不过你们乌孙吗?于是,匈奴在壶衍鞮单于的带领下,对乌孙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打击,并且要求乌孙必须交出解忧公主,否则就要给他们好看。

解忧公主也不是吃素的,一看匈奴这么蛮横,解忧公主立刻写信,找娘家人来帮忙。此时,汉昭帝刚刚去世,大汉折腾一番之后,终于确立了自己的新皇帝汉宣帝。汉宣帝一看自己刚刚即位就有人来找事,立刻强硬了一下,拿出自己老爷爷汉武帝的派头,派出十六万大军出击匈奴,要给他们好看。面对这个年轻皇帝咄咄逼人的气势,匈奴人知道不好对付,避其锋芒躲了起来,害的这十六万人在匈奴溜达一圈,只好空手而归。

然而,汉宣帝派出的另外一个人,却好好教训了一下匈奴人。这个人就是陪着苏武在贝加尔湖畔放了二十年羊,并最终联系汉使帮助苏武回归的副使常惠。汉宣帝派常惠出使乌孙,率领乌孙军队,配合大汉主力夹击匈奴。常惠找了个月黑风高之夜,率领乌孙军队偷袭匈奴。匈奴人万万没想到,这个整天被自己欺负的乌孙也敢这么硬气,毫无防备的他们被打的落荒而逃。

壶衍鞮单于怎肯善罢甘休,第二年亲率匈奴大军征讨乌孙,又把这个不听话的西域小弟结结实实揍了一顿,抢了好多东西准备回家。可是,人点背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匈奴人点背的时候,却赶上了天灾。一场暴风雪在匈奴人撤退的途中不期而至,使得这个靠天吃饭的游牧民族遭受了灭顶之灾。不但有大量的人畜被冻死,更要命的是,乌孙一看欺负自己的匈奴人糟了天谴,立刻派兵跑来一顿乱打。接连遭受天灾人祸的匈奴再也受不起打击,从此之后,匈奴几乎丧失了主动对外作战的能力。

匈奴人一歇菜,西域就好办多了。反正你能投靠的就两个,谁强跟谁干呗。虽然有些不识相的小国亲匈势力偶尔闹起一点事端,但是很快就被大汉的将领们秒杀。例如,西域有个叫莎车的小国发生内乱,亲匈派杀掉了汉朝拥立的国王。大汉名臣冯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那个冯唐,不是那个当代作家)的孙子冯奉世正在西域出差,一看事情紧急,直接来了个假传圣旨,假借汉宣帝的名义在西域征兵,轻轻松松摆平莎车叛乱。

西域消停了,却又冒出个羌族叛乱。长期生活在汉朝边境湟水一带的羌人,本来是一群四分五裂,矛盾重重的部落。由于缺乏凝聚力,也不曾闹出什么大的动静,乖乖的与大汉王朝和平相处。汉宣帝时期,在匈奴人的攒动下,在羌人先零部落的带领下,羌族人民第一次团结起来,渡过湟水,威胁大汉的边防。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三十二)孝宣之治

汉宣帝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曾经跟随李广利出征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赵充国建议汉宣帝离间羌人部落,让他们窝里斗,威胁自然消除。公元前61年,汉宣帝派出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羌族先零部落,本意让他想办法拉拢一部分反叛心思没这么强的部落,从而分化羌人。没想到义渠安国用了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在人家羌人的土地上,直接开了一场“鸿门宴”,把先零部落的首领在饭桌上干掉了。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羌人杨玉等人带领羌族人民对义渠安国的行为发起了猛烈的军事反击,彻底把大汉与羌人和好的希望破灭。

汉宣帝没辙了,只好请老将赵充国亲自出马。七十三岁的老将赵充国对汉宣帝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百闻不如一见,二话不说就跑去前线看了一圈。在摸清楚敌人的底细后,老将军带着一万骑兵开赴汉羌边境。羌人虽然勇猛,但是少数民族军队无论从战术布置到军事素养,毕竟还不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大汉军队的对手。赵充国率兵抵达前线后,避其锋芒,等到羌人看到汉军没有行动而开始懈怠的时候,赵充国发动突然袭击,击溃先零部落主力部队。

虽然大汉军队首战告捷,但是在接下来的行动方向上,汉朝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赵充国认为,羌人的反叛只是个别部落所谓,只要离间羌人,拉拢愿意与大汉和平相处的部落,并且在边境屯田,跟羌人玩持久战,早晚有一天羌人会重新与大汉和平相处。但是以酒泉太守辛武贤为代表的激进派,则建议汉宣帝趁热打铁,彻底消灭羌人部落。

赵充国虽然人在前线,却源源不断的派人送信给汉宣帝,与激进派进行激烈的辩论。汉宣帝和朝中大臣们一开始是赞成辛武贤的看法,但是他们对赵充国所展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以及有理有据的分析所折服,最终同意了赵充国的看法。不出赵充国所料,那些不愿意惹事的羌人部落最终还是陆陆续续投入到了大汉的怀抱,先零部落首领杨玉也被羌人所杀。至此,羌人叛乱得以平定。

西域投靠了大汉,羌人重新归顺了大汉,不老实的,只剩下没有任何盟友的匈奴了。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匈奴也归降了汉宣帝。因为,在大汉与匈奴的长期拉锯战中,匈奴实在撑不住了,一场内乱让匈奴彻底分裂。

关于这段匈奴的内乱,是一段我不想说却又不得不说的故事。之所以不想说,因为太乱,那些匈奴单于们的名字都难以叫全。之所以不得不说,是因为这段历史对于汉宣帝,甚至整个大汉王朝,有着跨时代的意义。我尽量用简单的方法提一下这段故事,如果有遗漏或者不严谨之处,麻烦大家去《汉书》,也可以去度娘那里找答案吧。

前面提到过,壶衍鞮单于咽不下被乌孙和大汉联手打败那口气,亲率大军征讨乌孙,却赶上重大自然灾害。公元前68年,壶衍鞮单于在不甘中去世。即位的弟弟虚闾权渠单于看着嫂子不顺眼,没有按照匈奴收继婚的传统收编颛渠阏氏。这位阏氏也是有想法的人,你不喜欢老娘,自然有人喜欢。于是颛渠阏氏与右贤王私通,并在虚闾权渠单于去世后,与她弟弟一起拥立了握衍朐鞮单于。新单于来路不正,自然要大肆屠戮那些反对他的人们。首先受到威胁的就是本来应该即位做单于的虚闾权渠单于的儿子稽侯珊,其次就是在匈奴声望颇高,却与握衍朐鞮单于不和的日逐王先贤掸。

日逐王一看势头不妙,与其在匈奴坐以待毙,不如找个安全牢靠的港湾。放眼望去,此时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曾经的敌人大汉王朝。公元前60年,日逐王派人向驻守汉匈边境的守将郑吉投降。郑吉不敢怠慢,派兵护送日逐王来到长安,见到汉宣帝,凡是沿途开小差逃亡甚至反叛的匈奴人全部被郑吉干掉。汉宣帝非常高兴,之前有来投降的匈奴人,但是守卫一方的匈奴大王投降大汉,这还是头一次。最关键的是,日逐王所镇守的天山一带,就此划入了大汉的版图。汉宣帝论功行赏,封日逐王为侯,并在西域地区建立西域都护府,封郑吉为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地区彻底进入了大汉的势力范围,从而为中国今天的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西域都护府,各个国家实行一国两制,在服从大汉统治的前提下,各自过着自己安定幸福的小日子。汉武帝穷极一生治理西域的梦想,终于在汉宣帝手中得以实现。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三十二)孝宣之治

再说一下那个应该做单于却被踢到一边的稽侯珊同学,他找到的靠山是自己的老丈人乌禅幕。乌禅幕与握衍朐鞮单于也有矛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既然现任单于残暴不仁又来路不正,不如拥立应该做单于的稽侯珊为单于。于是,稽侯珊同学就有了一个被后世熟知的名字:呼韩邪单于。

匈奴人一看,这个呼韩邪单于才是咱们真正的领导啊,于是纷纷拥护。呼韩邪单于在力量壮大后,跟握衍朐鞮单于干了一架,结果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握衍朐鞮单于兵败自杀,呼韩邪单于暂时统一了匈奴。可是,大家看到既然匈奴的单于可以被拥立,凭啥你能当我不能当啊。很快,许多有想法的匈奴王纷纷拥立新的单于,一时间匈奴竟然出现了五个单于互相攻击的局面。一群人混战了半天,最终还是都败在了呼韩邪单于的手下。正当呼韩邪单于准备庆祝自己统一匈奴的时候,第六个也是最强大的新单于出现在他面前。他的哥哥左贤王呼屠乌斯自立为单于,历史上称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简称郅支单于。

此时的呼韩邪单于刚刚经历了匈奴五单于混战,再也没有力量对抗郅支单于。郅支单于击败呼韩邪单于后,独自霸占了匈奴的王庭。此时呼韩邪单于的想法与当初日逐王一样,找大汉帮忙吧。于是呼韩邪单于先是派自己的儿子去长安做人质,请求大汉出兵帮助。当他看到郅支单于也有了拉拢汉宣帝的行动后,呼韩邪单于决定自己跑一趟长安,向大汉投降。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长安,向汉宣帝称臣,并将匈奴称作北番。匈奴单于来大汉投降,这可是大汉开国最了不起,也是最有面子的大事。汉宣帝在甘泉宫召见呼韩邪单于,随后在长平的山坡举办隆重的仪式。内有朝廷重臣,外有各部落首领几万人夹道迎接,山呼万岁,共同庆祝这一汉朝建国以来最隆重的受降仪式。呼韩邪单于的投降,意味着大汉在与匈奴上百年的斗争中笑到了最后。这一次,汉宣帝实现的不仅仅是汉武帝没有完成的夙愿,更是为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报了一箭之仇。

至于郅支单于,一看呼韩邪单于都已经归顺大汉,他自知还没有实力与大汉抗争,识相的向北遁去。但是,这两位兄弟单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们将在下一位皇帝时期迎来截然不同的结局。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三十二)孝宣之治

以上就是西汉中期最伟大的皇帝,汉宣帝的文治武功。为了纪念那些为孝宣中兴做出重大贡献的大臣们,汉宣帝在呼韩邪单于投降之后,派人画了十一位功臣的画像置于麒麟阁以示纪念。这十一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麒麟阁十一功臣,我们前面提到的平定羌人叛乱的赵充国,小时候救过汉宣帝的邴吉,丞相魏相,以及在匈奴不屈不挠的苏武都在其列。然而,排名第一位的,则是曾经让汉宣帝感到如芒在背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虽然霍光保持朝政数年,虽然霍光死后霍家叛乱,但是汉宣帝还是没有忘记霍光为大汉中兴做出的贡献,将霍光摆在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其实,在汉宣帝的治国理念中,还有一条非常重要:汉家制度,霸王道杂之。因此,汉宣帝并没有使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虽然有人劝告汉宣帝用刑太重,应该多任用儒生,但是都被汉宣帝拒绝。然而,有一个人却对汉宣帝的汉家制度提出了反对,并提倡儒学治国。这却引起了汉宣帝深深的担忧,因为此人就是汉宣帝的太子:刘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