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育中蜂“人工自然王”的尝试:韩荣昌

 小蜜蜂288 2019-03-30

家庭定地养蜂和小蜂场常使用“自然王”,而大蜂场常使用“人工王”,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各说不一。本人参考有关书刊资料和经过对比饲养分析认为,自然王主要是不能与本蜂场的换王和分蜂计划同步;其次是自然分蜂群往往不是本场的优良群,而是分蜂性强的老弱病群,若长此下去蜂群将越来越弱,难以实现强群、高产,且造成品质退化;三是管理不当易飞逃等不良后果。但自然王的体质一般比人工王好,且婚飞时间短、成功率高。人工王的最大优点是能按人的计划分蜂、换王,且能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等3 条。其不足也有3 条:技术要求较高、程序较复杂和处女王体质难以保证等。为此,本人从2005 年开始,一直试用人工育王的一些方法去“指导”蜜蜂自然育王,综合利用自然王和人工王的优势,方法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效果也不错。何为“人工自然王”?我个人下的定义为:它既不是人工培育的王也不是蜜蜂自然培育的王,而是按人的要求和在人的调控下,让蜜蜂自然培育的王。它具有两种王的共同特点和优势,且完全符合蜜蜂的自然属性和规律,既可保留品种纯度又可利用杂交优势。有兴趣的蜂友不妨一试。

1 创造培育中蜂“人工自然王”的条件

优良的中蜂王,除了产卵力强、体格健壮、行为稳重外,还要抗病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和温顺等性能。因此,育王首先要选择和引进优良蜂种,用种性好的青壮年蜂王强群作父群(有条件的可从20km外引进),选择产卵力强的中老年蜂王强群作母群。其次,在远离蜂场的偏僻地方将父、母群定地饲养,并用调脾补强等方法造成分蜂情绪,为人工培育自然王作准备。待气温高于14℃、巢温32~35℃、相对湿度为75%和箱内蜜粉充足时,方可进行培育“人工自然王”的工作。

培育中蜂“人工自然王”的尝试:韩荣昌

2 适时开展培育中蜂“人工自然王”的工作

2.1 培育健壮种用雄蜂

蜜蜂的种性主要决定于雄蜂,雄蜂的数量和质量又直接关系到处女王交尾的成功率和受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优劣,因此,母群蜂王在王台内产卵前25 天,必须开始培育健壮雄蜂的工作。

一是提前10 天将父群分区饲养。用隔王板将父群分成两区,蜂王带蜜粉脾和大虫脾各1 张(尽量选无空房的) 组成小区,其余蜂组成大区(中蜂易形成半失王状态,但因是青壮年蜂王,虽有分蜂情绪,在短时间内不会育王分蜂)。二是在隔王10 天后抽出隔王板,让蜂王还原,同时将事先准备好的雄蜂脾或切下的部分脾插入蜜粉充足的父群中,让蜂王在房中产下未受精的大卵,保证母群在处女王出房20 天前,有健壮雄蜂出房且性成熟待用,并按1 只处女王50 只雄蜂配备。其间,尽量杀死母群和其他蜂群中的雄蜂。待计划中的雄蜂蛹封盖后,立即解除其“分蜂热”。

2.2 培育健壮的自然处女王

母群是提供大卵和哺育蜂王幼虫的强壮蜂群,因此在产雄蜂卵后5 天左右,用隔王板将母群分成两区,蜂王带蜜粉脾和刚封盖子脾各1 张(脾内无空房) 组成关王区,其余组成大区。蜂王休息10 天后抽出隔王板放回大区。此时“分蜂热”更浓,工蜂造王台已等不急了,有的已开始动作。蜂王将在王台内产上大卵,16 天后自然处女王出房(方法基本与培育雄蜂相同)。

2.3 组织交尾群分蜂或换王

交尾群是为处女王生活和进行交尾而组织的小蜂群,交尾群的组织方法和注意事项按正常情况进行。这里强调的是,诱入王台的时间不能过早,一般在王台封盖后6~7 天为好。因交尾群的调温能力不如母群,以免影响处女王质量。同时,还要对诱入王台进行一次初选,出房后还要再进行一次筛选,最后淘汰细小的、受伤的、未适时交尾和产卵不好的新王。

培育中蜂“人工自然王”的尝试:韩荣昌

3 培育中蜂“人工自然王”的几点注意事项

(1) 培育“人工自然王”的条件是:气温高于14℃,巢温32~35℃和相对湿度为75%,有蜜粉充足的父、母群,否则达不到目的。父群必须是青壮年蜂王群,否则“分蜂热”难以控制且难以培养出健壮的雄蜂;母群蜂王一定是优良的中老年蜂王,才能在人造“分蜂热”的情况下造台育王,否则难于按计划育王。之外,育王还应选在“春分”和“秋分”左右进行为好。

(2) 培育“人工自然王”的难点和关键是:因二蜂王的年龄和生理特性不同,按计划培育出雄蜂和处女王既是难点也是关键,且易造成最佳交尾期不

同步和父群产生“分蜂热”。所以,首先要适时人造“分蜂热”,以调控父、母群蜂王分别在雄蜂房和王台内产大的未受精卵和受精卵;其次是既要人造“分蜂热”又要解除“分蜂热”。至于最佳交尾期不同步的问题,只有经常保留有效的雄蜂来解决。若父群发生“分蜂热” (一般比母群晚),则在不影响母群处女王交尾的情况下,除去本群雄蜂将王台利用起来,仍有好蜂王可选择。

(3) 培育“人工自然王”,最适宜于无大蜜源的城区和小蜂场,即使未准时育成,也无大碍。

(4) 此法既适合于提纯复壮,也可应用于杂交育种。

(5) 此法无明显的技术和设备要求,一般养蜂者皆能操作。

(6) 条件差的蜂场,难以保证没有“第三者”插入,使之成为不移虫的“人工育王”,未达既定目的,只有反复调控和选择而为。

培育中蜂“人工自然王”的尝试:韩荣昌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