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思明居士 2019-03-30

古代华夏先民最原始的状态是披发。不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古人对头发的态度天差地别。

比如,中原汉族地区的人从披发到辫发,再到各种不同发髻的演变,对头发都是爱护有加,从不肯轻易断发,更不用说剃发了,甚至在《周礼·秋官司寇·掌戮》中把“髡(kūn)刑”(就是强迫犯人剪掉头发的刑罚)当作常见的五种刑罚之一。

比起在脸上刻字的黥(qíng)面、割掉鼻子的劓(yì)刑等残酷的刑罚,髡刑对肉体的损伤可以说没有,但为何也能成为一种刑罚呢?

古人为何会如此珍惜头发呢?其实这源于中原汉族地区古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血肉之躯是父母恩赐的,不毁损身体,是孝顺父母的第一步。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因此,虽然剪掉头发没有肉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违背了应有的孝行,所以髡刑更多的是对人精神上的折磨。

元代男子发型(元成宗 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古代人犯错误时,常常通过割掉自己的一绺(liǔ)头发来自罚。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元代男子发型(元成宗)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率领军队过麦田时,自己骑的马受惊践踏了庄稼,触犯了军规。曹操身为统帅,犯了军规也要接受惩罚,他假意拔剑自刎,但被手下拦住,于是就割掉一绺头发来代替首级。曹操断发正向我们说明了当时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视头发为生命,决不轻易断发。

不过,古代生活在北方地区的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却有着髡发的习俗。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辽代契丹人发型

髡发就是有选择性地剃掉一部分头发。髨发习俗在鲜卑、乌桓的后裔契丹族中仍保留着,五代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多有呈现,而且不仅男子髨发,连女子也会剃发。

五代十国后,在中原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还有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也都有鲜明的髡发习俗。女真人灭掉辽国和北宋,建立金国;蒙古族攻灭金国和南宋,统一中国而建立元帝国;满族灭掉明朝,建立清朝,这每一次的政权更迭,统治者对百姓都采取过强硬的易发易服措施,甚至还因此有过血腥杀戮。表面上这些是因“头发”引起的,而归根结底却是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清代的剃发男子

(二)“七十二变”的发型

古人最初的发型几乎没有性别差异,在文明程度渐渐提升的过程中,才开始有了男女差异。如对于距今约八千年的原始岩画上披发的先民和距今约五千年的彩陶盆上扎着辫子跳舞的小人,我们都辨不清男女。不过,我们却可发现古人的发型随着时间的演进发生了变化,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且精致。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原始岩画上的先民发型

到了夏商周时期,男女的发型逐渐有了区分。东周时女子几乎都长发及腰,为了赶潮流,有些女子甚至还在尾端接上假发,以使自己的辫子看起来又粗又长。春秋战国时,古人的发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编辫子的人越来越少,发髻(jì)逐渐流行开来。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梳短辫的舞蹈者

充满才情智慧的先民细心呵护一头青丝,将其绾(wǎn)成了美观大方的发髻。发髻拥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子发髻的款式远不如女子的丰富,在“周礼”的约束下,男子成年后必须戴巾或冠,过于花哨的发型是很难把巾或冠戴整齐的。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梳双股大辫的战国妇女

正因如此,那些款式多样、材质多变的首服,便弥补了男子发式较为单一的遗憾。

女子发髻开始广为流行且样式丰富多变当数汉代,史书中存有名称的发髻就有十几种,比如有垂云髻、飞仙髻、瑶台髻、九环髻、椎(chuí)髻、堕(duò)马髻等。在这众多发髻中,最受女子们欢迎的当数椎髻和堕马髻。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梳椎髻的滇族妇女

古代有一种木制的洗衣工具,叫作“椎”,它头粗柄细,椎髻因形状与它相似而得名。椎髻绑扎简单,古代普通女子在家劳作时多梳椎髻。典故“举案齐眉”中便有关于椎髻的记载。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东汉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叫梁鸿,虽然他家境贫困,但很多富贵人家的女儿都想嫁给他,然而梁鸿却不为所动。同县孟姓人家有一个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嫁人的女子叫孟光,这女子相貌平平,却宣称只嫁像梁鸿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得知后就聘娶了她。

孟光盛装嫁入梁家后,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梁鸿虽然自愿聘娶孟光,却一连七天都不搭理她。孟光暗自思索,明白梁鸿并非凡夫俗子,娶妻乃为娶德,于是“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每当梁鸿外出归来,孟光都将做好的饭菜放在食案上,用双手高举至齐眉,来表达对夫婿的敬爱,这便是形容夫妻相互尊敬的典故“举案齐眉”的由来。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梳堕马髻的唐代妇女

堕马髻相传始于宫廷贵妇,据载是汉顺帝时期把持朝政的大将军梁翼的妻子孙寿发明的。孙寿美丽妖娆,又擅长打扮自己,她把椎髻置于头侧,使其下坠,看起来像从马上刚刚摔下来,别具一番风情,所以得名堕马髻,又被称为“梁氏新妆”。

除此之外,汉代还流行各类高髻,如《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汉《童谣歌》“广袖高髻”后用来形容一地风俗奢荡。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梳灵蛇髻的魏晋妇女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流传甚广的“灵蛇髻”“飞天髻”等高髻,这些发式可令面容灵动而富有神采,因而深受宫廷女子的青睐。

灵蛇髻发端于三国,相传是魏文帝的皇后甄氏创制的。据说甄氏入主魏国皇宫后,寝殿里来了一条绿蛇,这条蛇每天都会变化盘踞的姿势,所以甄氏每天便根据蛇形来绾发髻。时日久了,宫人们也竞相模仿,这种灵动多变的发髻便被称为“灵蛇髻”。

唐·阎 三国时出现的“云髻”,也是女子们喜爱的发式,初唐画家阎立本《步辇图》中的宫女就梳这种发式。缕缕青丝如云朵般盘绕在头上,给人空灵清雅之感。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梳云髻的宫女

唐代时形似螺壳的“螺髻”也深受大家的欢迎。螺髻本为佛像头顶之髻,白居易的《绣阿弥佛赞》一诗中便有提及:“金身螺髻,玉毫绀(gàn)目。”后来螺髻逐渐流行于宫廷中,成为女子们的日常发式之一。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单螺髻和双螺髻

看到古人那么多高难度的发型样式,我们不禁心生疑问:古人是如何打理头发的呢?《诗经》里曾提到一种名为“膏沐”的润发油,想来在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就已经学会护发了。

还有记载说,在南北朝之后,人们便已经开始用蛋清、蜂蜜、芦荟汁来保养头发了。

在唐代,刨(bào)花水作为一种纯天然的定型发胶被创制出来,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发式的丰富。而如果想要头发尽快散开,古人还发明了名为“发”的洗头膏。

古人的发式千姿百态,不一而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们的发式有着极大的区别。男童、女童多将头发束在头顶,左右各梳成一个小髻,因集发为髻,所以有“总髻”之名,又因这发型有点像牛角,因而还有“总角”之名。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总角的历史很久远,早在秦汉之前就成型了,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就有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样的描写。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子在二十岁就要举行冠礼,女子在十五岁就须举行笄礼,以表示成年。这时,男子须将头发合起来梳成一个发髻,女子则会梳着左右对称的双髻。因为女子的双髻和树枝的丫杈相似,所以又称为“丫髻”或“丫头”,宋代陆游《浣花女》一诗中便有“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之句。

在后世的演变中,“丫头”还成了年轻女子的代称。丫鬟是与丫髻类似的发式,又被称为“鸦鬟”,只不过丫髻高于头顶,而丫鬟则多垂于耳际。

按照古代礼法规定,两种发型的适用年龄不一样,年幼的小女孩儿会梳丫髻,成年后就会梳丫鬟。因古代婢女常会梳这种简单低调的发式,所以后来“丫鬟”也就成为婢女的代称。

古代男女缔结婚姻时会有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结发,所以有诗句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最初与丫鬟这种发式有关,古代男女结婚,举行婚礼时双方父母主持结发之礼,通常是新郎端坐左边,新娘紧挨新郎坐于右侧,双方分别解下髻和鬟,各取一绺头发编在一起,完成“合髻”仪式,也就是结发。

结完婚的女子就不再梳双鬟,而改梳前文提到过的各种发髻。 在礼法制度森严的古代,那些从未嫁出去的女子,直到白发苍苍也要梳双鬟。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负薪行》中所提到的:“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由此可见,古代女子的发式还是是否成婚的一种标志,如果没有结婚,就不能梳那些美轮美奂的发式。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唐代丫鬟

唐代丫髻 在古代,虽然女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几乎没有走出深闺庭院的机会,在未嫁人之前,听凭父母的安排,嫁人之后相夫教子,顺从夫君的心意。

但无论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还是山野村妇,对美的追求都从未停止过,她们挽起青丝对镜莞尔的模样定格在残存的画卷、文物上,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她们昔日的芳华。

(三)“巾帼英雄”的由来

古代女子的发式大多是垂髻和高髻,而高髻因清爽飘逸更受古代女子们的欢迎。如果要梳高髻,一头浓密的长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追赶风尚,假发髻便成了女子装扮的必需品。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戴巾帼的汉代女子

假发髻出现的历史要追溯到先秦,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卫庄公看到臣子妻子的头发长而丰,于是便叫人剪了,来装饰自己妻子的头发。

秦汉后,用假发的习俗沿袭不衰,而当时有许多贫穷的女子买不起假发,就不得不向别人借假发戴,这就是所谓的“借头”。

假发在历史上有许多称呼,如“蔽髻”“缓鬓”以及“巾帼”(以发丝做的头饰,佩以头巾)。

因自汉代后巾帼是女子专用的,所以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称。如果想要说女子不比男子差,便可说“巾帼不让须眉”,因为“须眉”是指男子的胡须与眉毛;如果想要夸赞女子,也可以说“巾帼英雄”。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梳旗髻的满族妇女

古代女子以长发为美,尤其是在盛行高髻的时代,头发的长短、疏密成了衡量女子美貌的标准之一。历史上便有以“美发”而留名的美女,比如,《东观汉记》记载:“明德马后美发,为四起大髻,但以发成,尚有余,绕髻三匝。”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戴大拉翅的清代妇女

到了清代,假发在满族女子的头上得到了重新诠释,成为颇具特色的“旗髻”。满族女子的传统发髻需要把头发分成两把,在头顶梳成一个扁平形发髻,然后插上各类首饰,脑后的头发处理成燕尾状,垂于颈背,因其形状而俗称为 “一字头”或“两把头”。

最初“一字头”是以真发梳成,而到了咸丰年间,受汉族女子高髻的影响,满族女子的发髻也越来越高,出现了“高如牌楼”的假髻,被称为“大拉翅”。大拉翅不用头发,而是用黑色丝绸制成,使用时套在头上即可,上面还有绢花、穗子等饰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哦,希望大家喜欢,也欢迎各位同袍关注交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