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作家秦德龙评论刘公

 江山携手 2019-03-30

特别说明:德龙兄今天发来《吾友刘公》,可惜迟了,没有收录到《刘公小说艺术论》(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中来,十分遗憾。

吾友刘公

秦德龙

刘公先生是《精短小说》杂志社的主编。在国内,大胆地打出“精短文学”旗号的,仅此一家文学期刊。小小说、微型小说、微小说、闪小说……到了刘公这里,统统称之为“精短小说”。记得王蒙先生很赞成“精短小说”的提法,在一次会议上亮明了观点。由此可见,文坛的无限风光,让刘公先生领略到了。

这说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说明,刘公先生虚怀若谷,好一个有“前瞻性”了得。依愚之见,办刊物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老牛犁地”的精神。刘公先生就像一位辛勤的农民伯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颗粒归仓。所以,广大读者便有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可餐,老百姓的民心才得以稳定。

刘公先生不但将《精短小说》办得风生水起,他也在身体力行搞创作。20161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卢翎主编的《2015年小小说选粹》,编发了刘公先生的力作《恋爱季节》,供全国的读者赏析。事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招聘主持人,我将此文推荐过去,被10号应聘者靳淑君朗读得声情并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赵维莉女士认真做了点评。依个人之见,刘公先生这篇《恋爱季节》写得很有特色,很符合文体的规范。首先,它是小说,人物、时间、地点等小说要素都有;其次,它有故事情节的推进;其三,它完全符合契可夫所说的“开头有钉子,结尾一定要用上”;其四,结尾有爆发力,让人读了心颤,产生丰富的联想。

这就是刘公先生的精短小说。我在郑州《百花园》供职期间,读到并编发了他的另一些精短小说,比如《渴望大餐》《下来了好啊》《梦中的三香》《临终遗言》《最后的秘密》《警营里的恋情》《那间小屋》。他塑造的这些作品,一个个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如一股清新之气,跃然于纸上。《精短小说》的主编,埋下头来搞创作,本身就是个可圈可点的佳话。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请问,国内文学界的多少人中还在写作品?我们许多作者,真的要从刘公先生的创作实践中领悟宝贵的写作经验。不客气地说,许多作者拿出的是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我这里号召大家学习刘公先生,当然是在与刘公先生共勉,因为我们知道,精短文学的淘汰率极高!

陀思妥耶夫斯基语说,“过快地被人理解的东西维持不了多久”。大师的教导颇深。作品不能让人一眼看穿,毫无回味。写作的体会告诉我们,一定要拿出精深之作,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就是这个道理。思想决定了感觉的深度。说到底,精短小说应是作者思想的沉淀。那种哗众取宠的篇什,是没有任何生命力可言的。

高尔基说:“作家写公羊,就得把自己想象成公羊。”刘公先生不但是作品里的“公羊”,而且是“怀着爱心吃蔬菜,会比怀着怨恨吃牛肉香得多”(《圣经》。刘公先生就是有这种态度,像羊一样吃草、说话、办事,到头来,去反哺读者大众。我注意到,作为一个作家和编辑家,刘公先生始终保持着平视的视角。他用平视的视角对待读者。我以为,这种视角是可贵的。他,作为老百姓去写作,去编书,使他永远迎风而立。

幽默讽刺是精短小说的风格或强项。最近,有一档电视节目很是火爆。上海电视台的“东方卫视”笑傲江湖栏目,很受老百姓的喜爱。我们身边的丑恶现象太多,老百姓需要借助“幽默讽刺”来化解心中的块垒。遗憾的是,国内的许多报刊,不发这类作品,怕被带上“莫须有”的罪名,永世不得翻身。精短小说要有趣味,要好看,要有可读性。当然,离不开有趣的语言,有趣的人物,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情节。幽默讽刺,充满弹性和张力,能抓牢读者的眼球。幽默讽刺,绝不是哗众取宠。读者进入精短小说的陷阱,首先是被作家的花言巧语引诱的。“幽默是哲学的一张笑脸”(贺绍俊语)。幽默讽刺,或在口若悬河的讲述中,撕开人物的胸膛,捧出鲜红的心脏;或在娓娓而谈的迷雾中,奇峰突起,展现意料之外的彩虹。幽默讽刺是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语感。语感丰富的作品,是有磁性的作品,是第一印象,是第一桶金。有了幽默的文风,便获得了精短小说型的通行证。读者的基本需求是开心解颐,排遣烦恼。如果不幽默,也不讽刺,是会造成消化不良的。而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于读者又有何益呢?

应该说,作为中国作协会员,刘公先生的努力和奉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但写作精短小说,而且还操持其它文体,比如长篇小说。我没有机会读他的长篇巨制,但我想,他的其它文体也会弄得五光十色。这些作品和精短小说一样,篇篇异彩纷呈。文学作品是相通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都在寻找回归精神家园的路径。是文学,就得有懂文学、会文学的人去打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佩服刘公先生。许多作家的心里上,都有“长篇小说”的位置,似乎一辈子没有一部自己的“长篇小说”站到书架上,心里忐忑不安。刘公先生做到了。这值得每一位以写作为能事的作家们学习。

诚然,我希望刘公先生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好不让别人看见影子而沾沾自喜。刘公先生的心帆鼓得很满。拥有这种心帆的人,总是会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即便到了“回心石”,也永不回身。

                                     201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