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之针刺治疗

 新起点养生 2019-03-31
1 .针灸处方

处方一

选穴:肩髃、肩髎、肩贞、巨骨、秉风、曲池、外关。

操作: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各穴均采用适宜长度的毫针进行针 剌,得气后用烧山火法,然后在肩髃、肩髎、肩贞穴外加上艾灸,留 针钟,每曰针1次,灸3〜5壮。

辨证加减:湿重者加阴陵泉,寒重者加灸关元。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等穴具有疏通病变部位的经气,活络止 痛之功。曲池和外关穴是循经远取,能疏通患侧上肢的经气,通则不痛。阴陵泉具有除湿行气之功,灸关元具有振奋阳气之功。

处方二

选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内陵、曲池。

操作: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各穴均采用适宜长度的毫针进行针 剌,得气后施用捻转泻法,然后用针上加灸法,留针钟,每曰 针1次。灸3〜5壮。

辨证加减:风邪重者加针风门和外关穴。湿邪重者加阴陵泉和三阴交。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等穴具有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之功。肩 贞和肩内陵穴是循经前后取穴,兼顾了阴阳,使得阴阳得以调和。阴陵泉具有除湿除痹之功,风门和外关穴具有袪风散寒之效。

注意事项:针风门时要注意针剌角度,要向椎体方向斜剌,以防 造成气胸。


肩周炎健康网
处方三

选穴:肩髃、肩髎、肩贞、天宗。

操作: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各穴均采用适宜长度的毫针进行针 剌,得气后采用补法,并针上加灸,10〜20分钟。上肢的针起完后 再针剌下肢的穴位时,边操作边嘱患者进行上肢的各方向活动。

辨证加减:上举困难加条口透承山,内收困难加申脉,外展困难 加阳陵泉透阴陵泉。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天宗等穴具有通经活络,袪除患部风寒之邪,止痹痛之效。

处方四

选穴:肩三针穴。

第一组肩二针穴:肩髃、肩前穴、肩贞穴。

第二组肩三针穴:肩髃、以肩髃为中心向前后各平移1寸处。

第三组肩三针穴:第一针位于肩峰下一寸,在臂外侧中线,·第二针位于肩峰下2寸,在三角肌后缘;第三针位于肩峰下2寸,在三角肌前缘。

操作: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各穴均采用适宜长度的毫针进行针 剌,得气后采用补法,各穴均可剌入1寸半到地2寸,针尖向关节囊方向剌入,针入一定深度后,快速捻转,用较强的手法,使患肩麻胀, 痛感即刻消失为度。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钟左右。

辨证加减:风邪重者加针风门和外关穴。湿邪重者加阴陵泉和三 阴交。

方义:肩三针的位置恰好是冈上肌腱炎、肩部神经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喙突炎、肩峰下滑囊炎等肩周软组织炎症的痛点和压痛点位置。以肩三针治疗肩周炎主要是局部取穴,通过较强的剌激,调节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影响局部的新陈代谢,激活体内的内源 性吗啡样物质,所以能起到较强的镇痛作用。


肩周炎健康网
处方五

选穴:肩髃、肩蜂、肩髎、曲池、条口穴。

操作: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适当长度的毫针进行针剌,得 气后行平补平泻法。在针剌下肢穴位时,患肩应同时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动作,促进经气的运行。每日针剌1次,每次留针钟,10 次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如肩峰处有压痛点或后伸肩痛,活动困难时,应以取 手,足太阴经穴为主,先剌阴陵泉,再剌尺泽、太渊、肩髃、曲池、 合谷、天宗等穴;有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应以取手,足太阳经穴为 主,先剌阳陵泉,再剌肩髎,夕卜关。

方义:肩髃、肩峰、肩髎等穴位是患处局部取穴,有疏通患部的 气血,缓急止痛之作用。再配以循经远部取穴,更加促进了经气的运行。

2.针灸的注意事项

肩周炎早期,以疼痛症状为主的患者,可每天针剌1次,后期以 肩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患者,可隔曰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 程,疗程之间休息3曰。针风门、肩井时要注意针剌角度、深度,以 防造成气胸。肩周炎长期疼痛而针法治疗无效者要进行患侧上肢X线 检査,以便排除肩关节骨折等其他病患。如果患肩为左侧,且长期未见明显效果,时常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应为患者检査心电图以排除 是否有冠心病。治疗期间嘱患者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原则上要求患 者持之以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