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瓷器文化博大精深,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原始瓷器。 在宋代,制瓷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全国诸多窑口迅速崛起。 而要学好瓷器,又怎么能是几句话的功夫? 里面包含着,整个民族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底蕴。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国画艺术是不行的。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雕刻艺术是不行的。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民风民俗是不行的。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历史典故是不行的。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行楷隶篆是不行的。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四季花卉是不行的。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英雄人物是不行的。 要学好瓷器,不懂得天南地北也是不行的。 这就是瓷器,在中华大地上,播撒出了一颗颗瑰丽的花朵。 让我们怀着对文化的敬仰,一起进入这神秘而又令人叹为观止的瓷器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来先看看官窑瓷、官用瓷、贡瓷三者的关系。 官用瓷是指宫廷或官府指定或定制的窑厂精工细作而成的瓷器, 并由官方出资收购,多为宫廷及官僚使用的瓷器, 残次品也可出售或供给官僚或贵族,如越窑、邢窑、耀州窑等。 唐代越窑青釉八棱瓶 晚唐邢窑白釉印花鱼纹盘 北宋 耀州窑刻花执壶 官窑是由宫廷建设并派专人管理, 生产瓷器多为宫廷所用,不作为商品出售,残次品通常销毁, 生产可不计成本,如宋修内司官窑、明清景德镇官窑等。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牡丹花式盘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贡瓷是指地方或属国进贡给朝廷或上级官府的精品瓷器。 与官用瓷不同的是贡瓷是地方为进贡而特地制作的精品瓷器, 不是官府指定或定制,贡瓷是作为礼品的形式送给上级, 不是上级出资定购,时间上也有不确定性。 唐 鲁山窑花瓷腰鼓 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时期,鲁山花鼓曾为宫廷御用瓷,代表着中国北方当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盈”字款白釉绿彩瓷碗,是皇家大盈库瓷器 唐 邢窑盈字款碗底 邢窑是我国最早作为订烧贡瓷的官瓷之一,早在唐代早期就已为宫廷烧制贡瓷。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开元中河南贡白瓷”直至五代,邢窑一直为宫中烧制瓷器。 邢窑贡瓷产品的特征,是在瓷器的底足内刻有“翰林”和“盈”字铭文。 北宋 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1969年陕西省耀县出土 耀州窑青瓷以黄堡镇窑为最,是宋代宫庭贡瓷的产地,这个窑大约在明代嘉靖年之前就停烧了。 宋龙泉窑青釉穿带瓶 在五代十国时,吴越钱氏朝廷就曾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这种“贡瓷”也可以说是官窑的前身。 而龙泉窑从吴越开始就担任着“贡瓷”的烧制任务。 有时即使官窑时代的产生,也同时存在着官用瓷和贡瓷, 如宋代越窑、耀州窑等,明代龙泉窑与钧窑、磁州窑等。 宋代钧窑盏 宋磁州窑白釉剔花凤穿牡丹纹玉壶春瓶 那么怎样鉴别官窑瓷、官用瓷和贡瓷这三个品种的质量呢? 通常官窑瓷因为官方建设烧造,精益求精,又不惜工本, 质量要求非常高,陶瓷能工巧匠云集,从整体上保障了官窑的质量。 不仅材料优良,工艺也十分精湛, 且很少流入民间,只有皇帝赏赐部下,偶尔才会流入民间及随葬。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南宋 修内司官窑月白双莲房水注 官用瓷器通常都是出于宫廷或官员、官府的需要, 选定在当时比较成熟或有名的窑口中烧制需要的品种。 在质量上有较严格的要求,甚至原材料、工艺也有很高的要求, 如五代耀州窑的黑胎支烧器、龙泉粉青黑胎器等皆反映这一特点。 但整体质量略逊同期官窑。 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宋耀州窑刻花瓜棱执壶 贡瓷通常是以优良窑口定烧或特制瓷器中选出精品作为进贡的礼品。 一般情况要比普通品种质量好, 不仅技术要求高,材质也要比普通品种质量好些, 如唐五代越窑、邢窑、磁州窑,甚至上世纪60—70年代的毛瓷也属这类。 唐代越窑龙纹 明代张应登的《游滏水鼓山记》碑曾记载:“岁输御用者若干器,不其甲天下哉?” 而且《大明会典》中也有:“在彭城镇设官窑四十余所,岁造瓷坛,堆积官坛厂,舟运入京,纳于光禄寺。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瓶、坛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筒。” 由此可知:宫廷官府用瓷当时不仅限于官窑,其不是陈设器及直接使用的食器外, 其他官用瓷如酒坛、酒缸,因其用量大,对其质量自然也不会一概要求严格。 比较有名的窑场,一样能承担烧制宫廷及官府需要的瓷器, 钧窑的花盆、磁州窑的酒坛、龙泉的大盘,无疑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而且这类瓷器皆属官用器的范畴,自然官用瓷也存在质量的优劣,但优劣体现在功能和品种上。 如直接使用的碗盘、食具、供器等会很精致。 其他大件产品如盛酒、酱油、醋等坛瓶类,质量自然难以与小件生活器皿相比。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北京故宫 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宋龙泉窑龙纹盘 官用瓷与贡瓷上的区别,在考古中多以款识与铭文题记为主要参考。 如建阳的“进盏、供御”、邢窑、定窑的“盈”“官”字款,耀州窑的“官”字款等。 其他如辽代上京窑、宋湖田窑、唐五代越窑等都出现官字款。 还有直接写有官府或官用器器具之名, 如元代“枢府”、辽金“上京”之类款识题记, 特别是五代、宋、辽、金等官僚贵族墓葬出土这类官用器,皆能说明这一问题。 五代定窑白釉刻“官”字款水丞-北京故宫 宋建窑”供御“款 ”进盏“建窑残片 官用瓷器从其属性而言及考古资料发现,最早应该在新石器时代即产生了。 从大量的新石器考古陶器来看,质量有着明显的高低之分, 像相当于夏文化的“夏家店文化”、“龙山文化”等, 都发现质量非常精湛的彩陶、黑皮陶及磨光陶、白陶。 甚至更为精湛的镶嵌美石等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陶器“蛋壳黑陶高柄杯”龙山文化 当进入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的时代后, 陶瓷显然难与其比肩,但到了魏晋唐时,宫廷与官府渐渐重视起来。 到了宋代,中国陶瓷焕发了灿烂的艺术光彩,享誉世界。 贡瓷官用瓷官窑瓷无疑引领着陶瓷发展的最高科技成就。 西汉彩绘陶鼎,高17.9cm 本文所列的官用瓷及窑口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历代的官用瓷及窑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