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湾区价投俱乐部: 中国平安的竞争优势 分享人:山行

 jackie_gao 2019-04-01

分享人山行 大湾区价投俱乐部

这次应海涛兄邀请我主要讲一下中国平安的竞争优势和其他几家保险的比较

我觉得中国平安的优势相对好说一点但是和其他几家的比较其实我个人研究深入一点的主要就是平安和太保两家包括新华太平友邦人寿财险这些就是大体上扫了一下没有准备详细的数据更没有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深挖所以我觉得要进行他们的比较可能不太客观没有足够深入的说法所以打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

一保险公司整体判断

大概先说我的一个判断啊我觉得中国平安大概在我眼里可以打到98分中国太保我给了75分然后新华我给了65分到70分之间然后人寿的话可能只能给个55分这个水平为什么去打这个分其实我觉得咱们聊保险嘛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大家有一个认识或者说有一个量度这个量度即使不客观或者说是我个人的见解但是给一个分数的话我觉得能最直观的表现出来他们之间的差异或者差距吧

二从销售文化综合金融等多个角度看平安的优势

2.1 平安的销售代理人优势

昨天草帽路飞聊保险的时候我觉得比喻的非常好就是说把保险公司可以分为三个公司一个销售公司一个经营公司还有一个投资公司那么我想我的第一个比较就应该是从这三个方面去比较他们的差异或者说这种优势吧

对于销售来说因为他们的发展或者历史的传承不同中国平安是从深圳这个改革窗口起家所以它的发展应该说是从城市而且是从发达地区向别的地方去延伸那中国人寿他们可以说基本上是全国齐头并进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知道平安和友邦他们在发达地区市场份额一直是节节高升的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中国平安应该说是代表了发达地区一二线城市的优先选择太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低能级城市比如县城小城市的选择而中国人寿则是全国都有他的业务员甚至可能一个村长都是人寿挂名的代理人这大概是他们的代理人分布

那么从这个方面比较来说你就可以想象到了在这个销售方面他们代理人的这种素质这里我们说的素质主要指开展业务的这个能力上讲我觉得中国平安那自然而然代理人在学历认知尤其是最关键一点他的朋友圈应该都是强很多的显然你在一个发达地区有一定学历或者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做这种代理人的话那么他认识的人他接触的人这个优势我觉得不用我去说太多包括中国平安代理人他们的这个收入啊这些东西都可以看到

所以第一个优势就是代理人的地域分布知识结构甚至财力上的比较优势第二个优势大家比较对象应该就是公司的文化或者说公司的这种激励制度啊对他们各家的影响

尽管我刚才说了各家之间的代理人素质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我还想说的一点是其实保险的代理人啊除了友邦平安或者说其他的公司有少量的人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及业务素质以外事实上大多数代理人他们的各方面在全社会或者说他们的圈层并不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很强的很有财力或者特别有竞争力的圈层

很多人做这个代理人的时候从他的经历来说我觉得他们是去解决一份工作有一份收入这是从最直白最直接的角度去讲所以说代理人我觉得他们干这份工作最大动力就是挣钱我相信群里面的大多数人不会每个月为了几千块钱发愁但是我觉得对保险代理人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存在这个问题

就我认识的代理人有在深圳做代购的有当老师的也有干村长的啊也有在家带小孩儿没什么事儿干的顺便做一做当然也有一些比如说哪个领导的老婆啊或者说亲属做这种都有但是我总体上感觉这个群体他们还是非常在乎收入的说了这半天就是想说代理人收入这一块把所有保险公司的报表翻一翻的话可以看出平安的代理人收入大概能达到7000块钱太保大概两三千块钱这样子新华其实跟太保也差不多

说他们收入的时候其实这也埋下了一个伏笔我们去看中国平安除了我们说转型期交做了很多领先的工作之外其实从2012年开始中国平安的代理人的收入增长是比较快的相对于其他家来说这个差距在拉大我印象当中平安的代理人佣金收入提高的比例有一段应该是高于保险的新业务价值提高比例的

2.2 国企与民企的文化和激励差异

第三个事情呢我觉得就是说公司的企业文化这个不用解释过多大家稍微接触一下国企或者说这种类似的企业也行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里面我觉得这个国企没法跟私企一起竞争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说这个公司的文化或者说激励制度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

2.3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

最后一点平安的一个优势就是他的综合金融尤其这几年比如说你的代理人能推销一个信用卡或者说介绍一个证券开户所有的这些东西代理人都能获得收入或者都能获得销售保险保单之外的一个收入我觉得这一块儿的话其实也触动挺大的这个财报上已经说得很清楚

2.4从寿险和财险市场份额看平安优势

综上几点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最简单的一个数据以寿险为例平安的市场份额如果你简单的去看保费的话啊只占行业10%~20%之间的一个份额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保费不能代表这个公司的实际上它的规模或者说市场份额而如果我们去看新业务价值的话中国平安在业绩交流会上说2018年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是占了全行业的40%比2017年高了三个百分点

这个数儿我觉得就有点夸张了我不知道在这么激烈的竞争性行业有多少公司能够做到全行业40%的份额比如是说格力我们知道它的市场份额高但是他也只是在某几个月他的市场份额能够达到接近40%多一点的份额别的行业呢比如说其他的金融证券行业最好的经纪业务最高的华泰证券也大概就是8%工行建行的市场份额反正也没有这么高所以说40%这是相当高的一个市场份额了

那么我们再去看财险中国平安的财险占行业的市场份额2018年是21.3%过去十年他的市场份额正好增长了十个百分点平均下来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这两个事情就能够看到中国平安在销售这方面的实力根本是没有竞争对手了尽管我们听到说友邦怎么怎么滴但是友邦其实他的很多宣传口径也都是利于他自己的如果我们真正去看这个市场的话友邦是90年代就进入中国了搞了这么多年照他说的那样子那他应该在他能够开展的城市比如说北京上海或者说他允许开展业务的地方他应该取得很高的市场份额但事实上这些地区如果你去客观的看数据的话他都没有赶上平安甚至比平安差了很大一截啊所以我觉得销售单的话大家还是多少都有接触一点都能够感受到市场份额我觉得基于这5点原因中国平安的优势基本上一目了然

三互联网销售对保险的冲击

除了说这一点其实大家到目前为止最担心的就是互联网渠道的销售对保险的冲击关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有所跟踪但是我说的只代表我的看法就是说有些事情我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结论

那么我们去看一下中国平安的市场份额就是说每一次变革从以前电话之类的销售渠道包括以前银保销售我们看到的是每一次市场变化中国平安都能跑到前面去每一次经过一个新的花样之后中国平安的市场份额就会有所提高那我们去看这一次前几天众安在线他是香港上市公司互联网的他的年报里面有一句话众安去年的保费增长是80%+然后非车险是全行业第一他认为他的市场份额在网上销售占了30%多但是他说的这句话加了一个定语叫做非车险市场份额第一意思就是说如果加上车险他就不是第一了那这个第一是谁那就是中国平安就是说事实上发展到今天尽管有像阿里腾讯尤其是阿里给众安引流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中国平安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其实已经是第一名

这是一个事情第二个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说互联网销售保险并非不可以这个事情我跟中信的童成墩前一段时间也交流过这个问题他也认为经过这几年的探索互联网保险并非就一点前途没有或者说大家认为互联网是不可以销售这个复杂型的保险其实也未必互联网是可以销售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不能像余额宝一样放一个东西在那里大家就都去买卖互联网保险其实你还是有一个沟通其实我打算买这个保险的时候我还是会有很多疑问的首先保险是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但是你应该有售前同时卖完保险我还有售后在这卖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额外的服务需要你去提供你不能把它简单的放在那里这样是卖不出去的所有的不仅是中国平安众安就是说稍微复杂一点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比如说余额宝卖这么好但是股票型基金在互联网渠道就不能像余额宝一样这么一搞就能卖出去道理是一样的

毕竟保险是一个金融产品而且涉及到那么大的一个额度对不对涉及到那么多年的业务所以很多时候是要前前后后有一个引导有一个解释沟通有一个互动交流就是说他不能是冷冰冰的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如果加上沟通解释交流那么互联网渠道就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方式了或者反过来说大家如果把互联网当成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或者说一种推介展示的方式就好理解了就是说他背后还是需要人还是需要公司或者说一种组织行为去推动这个东西那么这就有了一个问题你如果要做背后就要养一批人但是比如说腾讯他不可能为了一个保险再去养一批人或者说阿里他也没法做这样子跟天猫是一样的天猫上面阿里的人少他只做后台的这些东西但是天猫的每一个店都有店小二的呀一样的一个道理啊这里面就涉及了一个问题中国平安也好中国太保也好就有大量的人力在就能干这个事情而且比之前线下的这个见面聊一聊这种方式要节约成本更快速我一天可以服务很多客户但是对于一个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做这件事情就比较难了不可能说我也养一批人但是又没有线下的资源仅有线上的话这个也是比较难的这些就是目前我所理解的或者说我跟别人沟通一圈下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说如果要去做好这个互联网渠道的保险销售应该是保险+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四保险公司的经营要回头看

说完这个销售说一下经营但是我只是说一下这个结果我们昨天说了保险有内涵价值或者说剩余边际这都是一个会计假设就是说我卖一个保单之后我就衡量这个保单将来可以挣多少钱这个保单值多少钱了我有一套标准去衡量这个东西但是结果没出来之前这套标准是否合适是不确定的就像农民种果树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就说同样的一个内涵价值或者说有效业务价值或者是叫新业务价值不管你叫剩余边际也好不管叫什么就算刚开始是一样的东西我们在经营的时候这个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就是说都是十亩果树但三五年之后产量肯定是不一样的有好有坏就是我们看到的比如说中国人寿去年是500多亿的新业务价值中国平安是673亿的新业务价值中国太保的说我有267亿的新业务价值这就相当于大家都说我栽了这么多亩果树

后面这个果树种下去怎么管理怎么经营大家还是有差异有差距的因为保险本身就是一个高杠杆经过每一年一点点的差异比如你每年盈利10%另外一个12%几年下来就差异很大大家在经营的时候都说这些指标但看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今年的年报已经看出来了中国平安说我的这个利润有700多亿中国太保有 140亿新华有七八十亿人寿的话那就比较惨了

但是我们去看的话中国人寿历史上那么多年一直说我的新业务价值等等指标都比平安人寿要多平安人寿在这些指标上面超过中国人寿也就几年时间但是我们知道保单的利润兑现是历史上累积的保单有可能在90年代的保单有可能是2000年2001年的保单这么多年积累下保单的利润释放那历史上那么多年你存量还是比平安多最近几年才被平安超了那为什么利润只有平安的几分之一我觉得这里面大家应该反思一个问题

每家保险公司你号称当年种下的果树是多少应该回头去看你在当年吹下的牛说我要搞多少产量以后能产多少就是说我们的有效业务价值也好或者剩余边际也好应该去审视这个东西你到底有没有兑现我觉得为什么说这个东西呢因为保险公司经营暂时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回头去看这个结果但这种事情一般的投行都没有去干为什么呢搞这个东西那不就是打人脸嘛比如说中国人寿他的投资收益肯定是负偏差的比如说新华人寿历史上吃费差损太保过去几年人力高速增长的时候他的培训费用之类的可能也有一些超标所以你要是这样一抠那你就要去说各家公司的不好了我们这种草根自由人或者投资者我们可能会毫无顾忌的去说他们的不好但是那些投行他研究标的的保险也就那么四五家公司他要是说哪一家不好那就没法儿混了下次都没法见面所以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哪一家投行的研究报告说这些他们的报告都没有去研究当年那些内涵价值或者说有效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是不是兑现了是不是比你的会计上面的那些假设要好啊但是有两家大概说了一下一个是平安平安的内涵价值回报过去这么多年尤其是近三五年他已经是正偏差大概正偏差了20%这就相当于说我当年预计的产量是一万斤我每年实际产量是12000这样子太保也有一个说明在他的PPT里面展示只不过说正偏差很小大概就在百分之一二的样子

如果我们去看中国人寿的话这个数据应该是没有完成的而且由于保险公司会计调节能力很强如果说中国平安能够一直是正偏差的话大概不会去做假如果去做假非要把这前面搞得太好顶多就是说实现我的会计准则就行了但是非要去搞个偏差20%不太可能像今年的话大概就是200多亿那就没必要啊对吧就跟招行一样别人都还在不良上升的时候我也没必要说非去搞一个特殊对吧那么如果他每年都有一个正偏差的情况下我们大概相信这个应该是做到了

而有些公司的话如果他没有完成当前的指标十有八九或者说极大可能性他在某些指标上他一定是做了一些美化的比如说他有可能把将来的一些东西搞到现在上面去当然中国人寿我没有去认真扒这个事儿但是我为什么又这么肯定去说这件事情呢那你可以看到人寿这么多年业绩越搞越差我说这个差你要再分十年时间看十年前你卖的新业务价值才多少那你为什么能赚那么多钱到现在为止你的新业务价值你的内涵价值也翻了几倍呀那你现在几倍的结果为什么你的利润还是差那么多你要说这是投资偏差的话那你历史上也有个投资偏差的时候

所以你一定要带着一个怀疑的眼光去看然后看的时间更久一点但你要非说去抠这个东西我觉得就很难抠了所以我讲这一部分的话我也没去抠这个东西我只是提醒大家这一块儿的话一定要再回头去看否则的话你拿这个报表去对比每年号称赚了几百亿的新业务价值那最后一看利润没有的时候那你不就熄火了我觉得在别的行业也一样啊就是说像地产行业虽然说难做一点但是最后也会发现大家利润率有偏差但是保险本来就是一个高杠杆儿赚利差稍微偏一偏的话结果就偏差大了

我大概解释一下中国平安的经营大家都说正的偏差为什么这么好我觉得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平安的会计相对要保守一点比如说在费用上因为他的保单质量要高那我就有一些余地在这里就是我本来一些假设的费用支出保单维护费用等我本身就假设留有一定余地会留更多一点保单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说信息技术这个对保险公司的支撑作用很强大平安很早把他的财务把他的后援中心全国统筹起来实现数据共享这些应用肯定是能够提高效率节约人力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规模经济举一个简单例子以茅台和这个泸州老窖为例他俩要竞争的时候都要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那你做一个广告比如说20秒-30秒对吧那茅台销售额比老窖的多的多那我摊下来也就少了到中国平安也一样平安的财险一年有2500亿你一个小公司250亿都没有但是我们大家都是做一个广告结果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其实保险一定是一个规模经济你看众安在线他也销售车险但是他销售车险后面的这个理赔之类的事情都是交给中国平安去做了因为她发现她自己去建这么一个东西还不如交给平安更划算

然后你还可以看到平安他搞得一账通之类的事实上他有一些保险信息系统之类的他是提供给别的保险公司用的那意思就是我开发一个东西不仅自己用了我还能从别人那里收到一点那这个成本一摊的话那就低很多了我觉得第三个也好理解

第四个的话就更好说了就是说国企和私企之间的区别我相信中国平安是没有留一个懒人或者闲人在那里的很多时候你不胜任这个岗位不去干事情或者说你出不了活儿的话你肯定是没法呆下去的甚至你就算有一定的能力达不到一定要求的话可能也没法呆下去但是你去看人寿的话我反正接触的人寿的人比较的话就跟刚才说销售答案是一样的差距太大了这一块儿的话国企的待遇低点但是养一个懒人不干活儿总要给钱的嘛就是说这些都是费用支出

所以经营这一块儿我觉得大家也没必要去揪这当中到底是怎么出现一个正偏差的看结果就行了大概理解就是说平安比内涵价值回报每年都有20%的正偏差就是号称的是价值一块钱最后定下来都是一块二毛钱太保大概说一块钱剩下的是一块零二分钱对吧有些公司可能就是说一块钱但要打折扣的

五保险公司的投资

第三个事情是投资但投资的话我觉得也可以看做经营的一部分只不过说因为投资这个事儿很重要草帽把这个东西单独提出来作为一个投资公司的话我觉得这也没问题因为不管费差死差你把这些东西如果都看做一个成本的话我投资收益率超过这个成本的话获得这个收益的话那都是我们的利润或者说能够获得利润的来源本质上还是说投资收益减掉现金流支出然后再按照准则有一份分给保户剩下的是保险公司的这个投资对保险公司来说是经营

我们从历史上去看保险的投资有一个事情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中国平安或者中国人寿不买茅台为什么不买格力呀这个事情我也在思考但是我也没法儿去逮着他问只是提醒一点就说咱们国家保险公司能够买这个股票其实是从2004年开始也没多少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很快迎来一波大牛市在2005到2007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都是相当棒的

然后到了08年一个股灾除了中国平安投富通亏损了一大笔之外他们相对来说其他的也都还好但是后面的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股市其实涨得很少应该是整个A股在估值回归当中这其中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你存在一个偿付能力问题如果你一直是买股票买的最后的一个结果就是你偿付能力不足那么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保险公司很难去逆操作就是说就算是看起来股票已经跌到很惨了但他不可能像我们再去买而且买了之后能够长时间忍受一定的下跌因为时间一长还是会影响他们偿付能力的我们知道中国人寿是上市之后没有再融资的中国太保融资一次中国平安因为业务发展太快他还是融资了几次发了一次可转债香港也发了一次股票所以我一边再融资这个投资部门大规模的去买股票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然后再去看另外一个其实很适合保险公司的就是地产因为地产时间长当年如果搞一些地的话稳定的收入收租的话跟保险5%的投资收益而且要求几十年是非常匹配的为什么没有搞因为我们的保险公司是在2013才可以搞不动产允许你搞然后你再去组建团队去搞比如说平安从新鸿基之类的挖了一批人去搞他真正大规模拿地是2014年之后这一波应该说中国平安的不动产是赶上了所以说我们中国的保险公司历史上可以投资的品种是非常少的

包括投指数基金如果我们的金融市场发达我有期权股指期货这些东西那我进行一些套利或者说有一些风险的锁定的话那么他们可能也能做的更好一点但是咱们中国没有这些东西比如说要买长江电力的话那我就拿着这个我一直卖PUT跌下来我就敢买到我的股息收益率达到5%我在这个地方卖的PUT我到期了要么接到了要么接不到我就拿产品但在中国保险公司其实是没法儿干的他没法儿做到不要求太高收益但是我要求这个可靠性非常高

当然你说你看格力也好茅台也好我觉得全仓茅台的人和全仓格力的人是有一些但是也不是很多当初人还是存在这个顾虑呢就是说事后去看我才能知道哪几个股票确定走出来了这个东西我为什么去解释这个东西呢这是给大家一个概念

那么就不讲历史了我们就以当前的时间点去看一些问题

就说偿二代之后啊保险的偿付能力解决了很多尤其是卖保障型保单的公司你的偿付能力能够上你的核心资本就是说能够提高偿付能力你看太保他今年的偿付能力已经达到300%还是在步步走高的而且它每年分红50%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去年股市下跌第二个50%的分红这个业务还是有所增长这种情况下他的偿付能力还是走高包括平安的也是一样的啊这里面就是说给保险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

那么到了今天为止我觉得几家保险公司的投资风格啊除了中国人寿我觉得我没法儿去评论之外我觉得其他几家其实可以看到有区别的中国平安很明显是集中投资他买了汇丰大概900亿买了工商银行130多亿长江电力100多亿华夏幸福也是100多亿碧桂园的话大概200多亿他权益类的投资你是看得见的就是每一笔投资基本上很快都会露头儿了他没有在二级市场去买一个股票然后搞那种事情我觉得有点接近巴菲特的那种风格只是在选择标的上面可能是有所区别的

那么第二块的投资是什么呢平安这些年投了很多地产这个地产多到什么程度了多到我都没法说的清楚除了我刚才点到的碧桂园旭辉华夏幸福这几个地产公司之外其实他大概投的还有一块儿是写字楼就说用来收租的这一块儿以后都会挂在这个寿险的名下或者说财险的名下这一块儿的话我们看到年报里面已经能够收租的折旧之后大概530亿按照重估的话有700多亿然后他在建的话大概有300多亿吧因为不动产年报还没出来我觉得杂七杂八凑在一起应该有1000亿的规模

第二块儿是他的物流工业物流这一块大概有个60多亿已经转到寿险的名下还有几十亿在平安不动产的名下这一块儿加起来大概有100亿出头的样子其实工业物流也适合保险资金来干我们前几天跟另外一个朋友也说过了万科的有970亿的这种物流地产大概每天收租一块钱算下来的话这个投资回报率也不高但是对保险5%的收益还是能达到的平安还没有公布他的租金收入对应的回报我也没法儿去说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

那么第三块的话就是平安以股和债的形式参与二级市场的开发事实上保险公司不允许搞住宅的开发的那么平安呢基本上都是跟这些知名的地产商比如说招商滨江等合作拿地平安出一部分钱然后让别家操盘他也享受一下这个住宅投资收益因为这一块儿的话Irr有的可能高达100%平安参与进来另外一个参与方式的就是说这种合作拿地很多时候平安是拿一部分股权然后呢这些地产公司都会有贷款之类的那么平安有钱这个债权他也拿一部分这样的话他就能够控制风险项目是什么样子的他能把握的住其实这一块儿的话投资就更大了我的理解这一块儿我觉得累计拿地应该有1000多亿

整个开发下来的话应该有2000到3000亿的规模这个不是我瞎说啊你可以看一下平安不动产的报表你大概合一下他的总资产就能知道这个规模然后呢再去看一下他合作了哪些东西因为我统计拿地都有上千亿那么你去考虑拿地占地产销售额的比例或者大概按照30%的水平去估计也能估算出总规模

除了我刚才说的地产之外其实平安的投资跟别人家还有一个最大区别他有平安信托和平安融资租赁甚至还包括普惠金融有的投资不会用保险的资金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肉都在一个锅里面对不对你不能说这一块钱是保险的钱那一块钱是普惠金融的钱对吧保险的钱不可以投但是我集团的钱可以投你是没法阻止我干这些事情了我觉得融资租赁这一块儿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利润已经达到了30多亿总资产也大概在2000亿的规模

说完平安所有的投资然后通过一个估算的结果如果目前的市场利率环境就是现在3.1%包括理财也就是4%出头的这个水平我觉得就算维持在目前的利率环境的话未来几年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率应该能达到5.5%以上甚至能达到6%这个水平这个只是根据他目前持有的资产根据平安的投资风格我觉得他应该是能够显著超越这个市场的

过去大概十年时间美国的寿险公司比市场的投资收益率大概高了220个基点就是高了2.2%咱们的保险公司也在这个水平但是我觉得平安未来几年可能还不止高2.2%当然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的看法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不止因为你去看工商银行他的净资产回报率有12%股息率是超过百分之5%但是你不能说除了派息5%的股息之外另外没派息系统就一文钱不值啊对吧经过长时间的累积的话还是会体现股东价值还是会体现在他的投资收益里面

尤其体现在他的股息升高哪怕每年派息提高2%3%但是以十年或者说更长的纬度去看的话2%的增长对应的投资收益率就应该是2%对吧3%的股息增长那对应的就是有额外3%的投资收益对不对然后我现在5%的股息加上3%的成长那就应该有8%的投资收益另外一个群里面其实有一个大佬他是中国人寿以前管投资的大概管1万亿的资产他的分析就是认为平安股权这一块儿的长期投资收益肯定在10%左右

那么也就是说平安有15%的资产能够达到10%的收益这15%就能取得整个资产的1.5%的投资收益另外75%你再给他一个折扣或者按债券之类的去兑现何况还有不动产优先股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说我刚才说的这个5%-5.5%-6%之间这个事儿并不是很夸张

然后再介绍一下全世界寿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情况其实全世界的寿险公司只有两个国家是投资股票比较多的一个是英国一个是新加坡英国的保险公司投资股票比例达到30%新加坡的也要25到30之间吧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其他的主要国家比如说美国其实美国的寿险公司投资股票一般都是低于5%的比如说德国这些国家都是这样子没有哪个国家持有股票非常高他们基本上是持债的

那么第一个解释他们不应该是以股票为主就是说全世界的风格都是这样子我相信这里面有一个判断就是说保险公司认为这个久期的匹配等方面比取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性高一点儿第二个也就是说我们去看全世界的保险寿险公司的投资他们一般投资地产都比咱们国家要高咱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最高的也就是中国平安他持有的地产也就百分之二点几当然我觉得很快应该能达到3%以上

2018年陈德贤有一个PPT就是讲中国平安的投资他的目标是说寿险这一块儿这个不动产应该接近一成就是10%那就是说目前的资产上还有两倍增长的需求当然这是平安的一个想法我相信平安未来在这一块儿上还会加大一个力度的很多人可能反感这个事儿但是你要去看看目前太保他其实在全国各地也有几十栋楼这个当然也都是以办公楼的名义去拿的所以如果一个保险公司你跟地方政府谈一谈说我在你这个金融的核心区拿一块地一般地上都能拿到一点优惠再通过自己建设这个成本和我们市场上去买楼尤其是买这种地产的话成本差异还是非常大的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中国平安目前持有的物业这一块儿的收益收益率是在8%的水平当然要扣掉些费用之后我相信也能达到5%如果你现在能达到5%考虑通胀之类那你十年或者更长久期去看这个事儿那收益率肯定是高于5%甚至能更高最夸张的是太保太保虽然持有的楼不多我们去看他年报的时候说他的租金收益率能达到9%

如果现在你持有的租金收益率就有9%然后因为保险公司持有的这些楼都是折旧的那这个现金流其实更好了对吧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关键是说这种东西吧一旦你持有的话这个久期跟寿险的久期是匹配的比较好的

这里顺便说一下你看香港的友邦尽管大家都说他的各种好其实你去看友邦的这种物业或者地产他是每年重估的这一正一反就差异大了我们内陆的房产公司持有的是不仅你不重估你还要去折旧那香港的保险公司像友邦这种公司所持有的物业他的租金收益率跟他重估的价值算下来也就3%还不到的水平那这里面我觉得将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完全是不在一个层次

六无风险利率与保险

最后就是无风险利率这个事儿我相信是所有的人都关心的一个事我自己应该最近大半年时间其实研究保险我看的最多也就是这个东西那你说无风险利率这个东西有没有风险我觉得有任何事都有风险茅台有没有风险我觉得也有长江电力有没有风险也有但是风险一定要有个量度什么量度就是要考虑这个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多少我们中国人老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吧你老是说这个万一到底什么叫万一我觉得要应该有一个量度

有时候一个发生概率20%的事情大家也认为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有些人认为2%的这个概率是一个小事件那万分之一的概率那更是一个小概率对不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到底出现日本那种情况有多大的可能性我觉得一定要考虑无风险利率短时间走低其实也没事儿的我们在2015到2016年的时候已经达到2.64这个水平比现在还低了50个基点那也没见保险公司有什么事情啊反而走出了一波大牛市对不对所以我觉得无风险利率现在的水平再往下走都没什么关系即使走得很低然后你过一阵子上来了那这个事儿也没多大关系怕的是什么就是长期的无风险利率走低就是说维持在0利率或者附近若干年这个事儿就有点问题了但是真的那时候可以想象我们投资股票有多少个行业你还能够保持的比保险过得好或者说毫发无损我就几乎想不到有什么行业除了个别的公用事业能够好一点但是大的比如消费地产银行很多行业都不行了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好像我们投资保险的人天天去琢磨这个事儿别的行业好像觉得没什么事儿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理性的思考

况且无风险利率走低我觉得应该是能够观察到的不是说一天两天就发生了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这个事但是你不能把这个事儿天天挂在嘴边去想毕竟有很多事情发生概率是比较高的比如说公司经营的风险比如说一个国家发生政治的风险经济或者说别的方面发生很多问题甚至股市股灾你说哪一次股灾保险公司能够毫发无损他肯定要跌一下然后发现从3000点跌到2400再回到3000保险能够从原来的69块钱到今天的77块钱就是他能跑赢大盘而已但是他肯定会跌

所以说受市场影响的风险就远比我们刚才说的无风险利率走低这个风险要大的多那么多风险你都是要冒的你不能说因为一个量级更小的风险天天去琢磨这个事儿

最后万一无风险利率发生了我觉得你要跟所有人交流的时候他们第一眼都会跟你说日本的保险公司破产很多但是日本的保险公司破产也是做的差的那一部分破产对不对我没听说日本做的最好的保险公司破产了那我觉得中国平安在中国排第一那中国太保虽然大家认为股价不涨不怎么样我觉得他应该排第二名那你这么去看80多家保险寿险公司他们至少都是前几名那后面还有几十名那他们的日子是更难过的所以如果中国也放到日本的那一段时间到底是谁破产或者谁完蛋我觉得也应该去考虑一下

再来一个反证就是说发生无风险利率走低的情况不是发生在日本比如说德国其实利率也不高他也能够应对这个事儿就是说德国的保险公司也能够盈利利润率稍低主要还是别的原因影响因为他们相对来说经济条件比较好社会保障做的也还可以所以德国的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大但是他们还是偏重于理财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他总资产规模大但是他的这个利润率稍微差一点而已我们可以看到台湾中国台湾其实也发生过无风险利率很低的时候但是你也没见台湾的保险公司怎么样对不对

其实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就是最近美国才加息的它量化宽松那么长时间我们也可以看一下美国的无风险利率然后再对比一下美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就是我刚才说的他能够取得超过这个市场220个基点这个水平我觉得中国平安如果也是这样子的话那以目前中国平安持有保单的质量的话我觉得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说发生像美国过去十年这种无风险利率走低的事情对中国平安应该是没什么影响的甚至别的几家保险公司可能就是利润不及预期但是不至于说发生非常大的风险我觉得这个事儿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七保险公司的利润释放后置

最后我要提示大家两个问题这些是我的推演之前说了保险的销售和保险利润的释放是两条线两个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的关系

过去六年时间我们所有的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基本上都是增长200%-300%多这个水平结果就导致了我们现在所有的保险公司的有效业务价值或者说剩余边际都是过去几年的好几倍那么对应的一个结果就是未来几年这个保险的利润的释放即使在新业务价值一直维持在目前的水平的情况下所有的寿险公司的利润都会增加除非你的经营贡献了非常大的负偏差只要达到会计假设所有的寿险公司的利润都不是当前水平而是要有两到三倍的增长空间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说未来一阵子能够了解这种事情的人我觉得不是太多然后了解这个事情又相信这个事并且也愿意为这个事等待的话我觉得可能又要打个折扣可能这里面的人又要去掉很多事实上就说真的能够把这个事儿理解透然后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我估计不是特别多

结果就是什么呢就是未来几年我们一定能看到跟这一次年报一样比如大家都说我去年股市很惨去年保险的销售不行所以市场一片悲观等到平安出了业绩大家可能觉得是因为平安非常优秀的所以才这样对吧但是新华业绩出来太保业绩出来我觉得应该都是超过很多人的预期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过去几年他们的快速增长还没有完成体现在利润表里面未来就是市场好一点差一点就是有一个偏差而已但是总体上利润的释放增长是按一定的趋势增长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基于此我个人推演了一个结果我认为极有可能像我们的家电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印象当时我在入市的时候就是0809年的时候很多人就说空调快到顶了结果到了现在也没见过到顶但是市场有这个预期在他老觉得这个东西不行了所以他给的估值非常低但是每次业绩出来了老是超了大家的预期包括来年的销售又超预期然后估值或者说股价跟着走一波我个人觉得保险极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就是说它的股价会滞后于他的业绩

另外一些公司比如说茅台恒瑞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试验之后现在的估值市场是会给他一个将来的一个预期对吧市场给她一个成长性的预期比较过去十年中国平安的增长其实比恒瑞医药还要快一点但是恒瑞为什么大家能够给他三年后五年之后的一个市场预期然后给他一个估值我们平安却做不到呢像太保和新华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更做不到了结果就是说我觉得他们的股价有可能是滞后于利润的增长就是说先有业绩后有估值或者说有股价上的一个体现这个可能是所有投资保险的人要做好的一个思想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