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4.一、选好角度

 老刘tdrhg 2019-04-01

一、选好角度——新材料作文审题要领(二)

(二)叙事类材料类型及审题“选好角度



“选好角度”列为高考作文试题“要求”的第一项,可见其对于写作、评分的重要性。

恰当、正确的审题立意角度,虽然不能保证得高分;但是,保证了正确的写作方向,确立了得高分的前提

“选好角度”的关键是整体把握材料

叙事类材料包括事件、现象概括、言论、名言、问题、关键词等,根据“材料”的数量(单则多则),大致分为下面几种类型。与之相应,它们各自审题立意的角度亦有所不同

1.叙事类单则材料。

叙事类单则材料常见的有一事一人、一事多人、一事多因、“现象+观点”、“材料+标题”等几种题型

1)“一事一人”材料

“一事一人”中的“一人”,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国家)、一个领域、一个方面等

示例1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可以说,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

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年人均阅读纸质书仅4.56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说

本题材料属于“一事一人”,“事”指阅读这件事,“人”主要指向中国国国民。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阅读”,考生只需以“阅读”为论题联系现实展开议论即可。

是什么一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国人人均读书量低的本质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异化,急功近利的观念正逐渐侵蚀、占据许多人的思想、灵魂,浮躁、急于求成成了国民的普遍心理

为什么——由现象探求原因。

中国人人均阅读量低的原因:国民难以静心阅读,没有阅读习惯,对阅读意义认识不到位;政府对国民阅读的推动不力,图书馆(尤其是农村)严重不足,等等。

怎样——锁定现象看影响。

以色列人人均读书可达64本,读书让以色列人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优秀民族;人均读书量低将导致国民文化、科学素质偏低,陷入道德缺失、信仰危机的窘境,影响、制约国家竞争力发展,等等

怎么办——针对情况提建议。

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国家颁布促进学生、国民阅读的政策和法规;教育、文化、社区等政府部门经常性地组织各级各类阅读活动;学校、家长着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

2)“一事多人”材料

A.“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至少就有几个审题角度,要注重考察几个“人”的不同立场、观点、视角、态度及利害关系。

示例2

作文题目(2017年厦门市第1次质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后来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发觉后很委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说

材料所提供的情境限定在母女(代际)之间,我们思考的焦点是“微时代母女(代际)沟通这就限定了这篇材料作文的写作“论域”。个别同学置材料的具体内容而不顾,纵论“母爱”的价值、方式和意义,不仅没有“贴着材料”写作,而且超出了作文题目提供的“论域”。

审题构思,可以综合材料的内容立意,也可以从妈妈的角度或小卢的角度立意,并围绕“微时代代际沟通”这个论题,展开合理、适度延展。譬如:代际沟通的目的、方式、效果,母子(两代人)沟通不畅的原因,微时代沟通中折射的代际价值观差异,如何化解微时代代际沟通的障碍,等等

材料呈现了情境和矛盾,考生可以从具体情境出发,基于对矛盾分析的立意便是合理的;无视材料或者抓不住材料的矛盾,则立意就可能出现偏差。具体说,可从以下角度、问题来思考

角度一:妈妈,例如

妈妈加女儿为微信好友,时时关注女儿动向,你怎么看?

对妈妈被女儿“分组可见”后的委屈,你怎么看?

角度二:女儿,例如

卢抱怨妈妈发“中老年表情包”,你怎么看?

小卢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你怎么看?

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你怎么看

角度三:综合母女两方面,例如

微时代父母子女该如何沟通、交流

盯着子女的微信是关爱还是管制?

子女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过度关爱?

微时代,父母该如何爱孩子

微时代,父母孩子之间沟通存在什么障碍

根据厦门市语文评卷中心组的“分析报告”,还有少数同学截取材料中的只言片语,无视材料的整体、人物,比如写“微信”,写“手机”,写“朋友圈”“科技的冰冷”“孝道”“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等等。这类作文只跟材料中某个词沾上边(沾边角度),可能是作者看到材料中“微信二字,就不禁畅谈起微信的历史、评论“低头族”,完全不顾材料的具体内容。为什么这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呢?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头脑里缺乏角度“意识”,对作文题目“要求”中“选好角度四个字视而不见,毫无感觉、认知。

观察、分析叙事类材料,还可以从材料中事件的主体(主要人物、施动者及受动者)视角观照材料,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试题(漫画“奖与惩”)。四幅漫画分为纵向两组,各组两幅孩子(学生)前后因分数高低而受到表扬(吻痕)或批评(掌印)。这里,画面上的孩子(学生)是受动者(被吻或被掌),而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吻、掌行为施动者是事件的主体。因此,家长(教师)、孩子(学生)便是这组漫画的主要人物,是审题立意的主要角度

B.如果“一事多人”的“多人”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即“多人”可分为事件的行为主体(主导方)、事件仅仅涉及的人(单位、部门);那么,事件的行为主体(主导方)则是写作的中心角度重要角度

示例3

作文题目(2017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1次模拟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为解决接送学生的私家车在学校门口长时间占道、乱停乱放的问题,采取了多种办法,效果均不佳,最后只好与交警部门联合行动,对凡停留超过15分钟及乱停乱放的车辆进行拍照和抄牌随后将相关家长名单及车牌号码发到家长群中,并要求相关学生督促家长改正,还将此违规现象与学生及班級评优评先等挂钩,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学校门口的停车乱象得到解决。对于此举,有人拍手称赞,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说

对考场作文中写作“角度”存在的问题,广州市高三语文中心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这道作文试题材料的核心事件是某校整治校门口违规停车现状,事件的主体是“某校”,起因“某校”门口出现了难以整治的违规停车现象,以各种措施解决问题的主导方也是“某校”交警家长、学生都不过是学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而已,并非事件的主角。

明确了主要事件和事件的主体,那么写作的主要角度也应由此确立,所以本则材料作文写作的主要角度应该是“评价某校整治校门口违规停车现象的各种措施”。

以下属于次要角度

以单一的交警角度切入,讨论“尽职尽责”“相关政府部门不作为”等;

以单一的家长角度切入,讨论“应遵守规则”“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等

以单一的学生角度切入,讨论“要努力提升自我,争取更优”“不能因个人而影响集体”等。

本次考场作文中,部分学生未能抓住主要角度,而选择了次要角度作为写作的切入点,其中尤以写“遵守规则”的考生居多。

例如,有位考生在引述材料之后,直接提出观点“我十分赞同这种模式,因为遵守规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准则,也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继而全文就围绕着“规则”来进行论证了,从家长行为的不能以身作则,到引用名言,到后文引用日本人遵守规则的例证。由于该考生未能把握论证的主要角度,以致全文的论证角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偏差。

再如,一位考生在引述材料后,肯定了学校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是“既解决了问题,又教育了家长”,将话题扯到家长身上之后,提出了“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导师”的观点,随后,全文滑向议论父母对孩子的启蒙作用去了,完全没有抓住主要角度,只能算是选择了一个沾边角度

为什么相当部分考生未能抓住主要角度,而只是从次要角度或沾边角度切入写作呢?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审题问题。这些考生往往审题不全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没有审清材料的层次,尤其是第一层“屡治无效”和最后一层“对于此举,不同的态度”。因为无视第一层,所以某些考生一直强调学校治理不当,应该如何,提出的建议与举措,这样写缺乏说服力,没有关照“学校已采取多种办法”“学校门口的停车乱象得到解决”的实际情况因为无视最后一层,所以在选择写作对象时,将重心放在“家长”“交警”等角色的做法上,而不是谈对学校做法的认识与看法。

3)“一事多因”材料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一般就有几个审题角度,注意捕捉材料中揭示因果关系的语句,以其为抓手深入分析;如果几个“因”可分为主要原因、次要原因,那么,就要抓住主要原因,并以之为审题、立意的重要角度。

示例4

作文题目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片树叶,在空中与一只小鸟并排飞着。“瞧,我能像你一样飞啦!”树叶十分得意地对小鸟说。

会儿,风停了,小鸟仍在飞着,树叶却一头跌入了下面的河里

解说

就这则寓言中的“事”提炼论点,可采用因果联想的方法对原材料进行由果推因或由因溯果的思考。其思维过程包括这样两个步骤:先明确结果,再寻找原因。首先,为什么风停了,鸟仍在飞,树叶却落下来?进而分析原因:一是鸟儿能飞因为它具有飞的本领(内部条件,这是主要原因而风仅是次要原因);二是树叶跌落是因为它不具有飞的本领(内部条件),而只是依赖风(外部条件),肯定不能获得成功

这则材料讲的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据此,至少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内因;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只有自身具有能力方可实现理想;外在的条件(力量)靠不住。

4)“现象+观点”型材料

它不仅呈现事例、现象或言论,而且列举几种意见、看法,所以被称作“现象+观点”。

对于这种类型作文,考生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概括,确定论题,接下来再确定立意方向。既然作文题目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几个观点,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肯定其中一个;也可以从新的角度思考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但它务必是从作文题目的“材料”中来,且言之成理。

示例5

作文题目(学科网·2017年高考模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解说

这道“现象+观点”的材料作文,首先应在整体把握材料基础上确定核心话题:母亲节人们网上疯狂向母亲示爱;接着,再确定立意方向。既然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几个观点,考生要做的就是选边站,要么赞同网上这种“隔空传情”的表达方式,要么赞同线下实在真诚的祝福方式,当然也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材料,阐发自己的观点。确定立意的方向之后,还要斟酌、确定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议论的角度——回归、扣紧材料,仔细审读“现象”,寻找议论“点”。

示例6

作文题目(2015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解说

作文试题材料先呈现一个论题“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然后,列举甲、乙、丙三种解读、观点(言论)

学会做人”,是价值引领;“我看老实和聪明”,是对论题的限制。

“老实”与“聪明”应该怎样判断、界定?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材料中“聪明”应区分“真聪明”和“假聪明”、“大聪明”与“小聪明”。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急功近利的做法,损人利己的做法,为一已之私而损害集体、国家的做法等都不能称为真聪明、大聪明。这里的“老实”也不是懦弱的体现,应定位为奉献、诚信、吃亏、勤奋、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坚守做人底线等。

在审题时,要注意这道作文试题既有思辨性,又具有现实性。因为作文试题中的引语“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彰显出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现实人生、现实社会因此,那种只会跑到古人那里寻找材料的写作套路在这里派不上用场

5)“材料+标题”型材料

这是比较传统的作文题型,它先陈述材料,然后明确提出“以……为题”,不需要考生自拟题目。这实际上是确定了作文的“论域”(中心论题),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

示例7

作文题目(2017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纽带是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解说

这道作文题审题的“门槛”很低,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意在引导考生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由于前述材料纽带是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都需要纽带”)提示了多个讨论的角度、立意的方向,考生只要围绕中心论题“纽带”选择其一展开论述就能完成写作任务。目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善思考、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能力和才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