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存的第一支羊毫毛笔是怎样的?

 轻风无意 2019-04-01


第三章 晋管过硬


1985年甘肃省武威市柏树乡下畦本旱汉坡出土一支东晋前凉毛笔,全羊毫笔头(对于此笔用料笔者表示存疑),松木笔杆。


现存的第一支羊毫毛笔是怎样的?

对于这支笔,李兆志先生所著《中国书法与毛笔》中说:


“这支武威笔在已经出土的毛笔中创造了三个第一:笔杆和笔帽最长最粗;笔头最长最粗;是第一支羊毫笔。它说明随着书法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需要,先师们已经可以生产柔性的羊毫大笔。


外观:这支笔外观的特点是“大”,笔杆长达25.5厘米,笔帽长达18厘米,这样的长度,在当今毛生产的毛笔中,也属于家常型。


造型:这支毛笔的笔杆之长令人咋舌,而笔头直径之粗,更是令人不可思议。笔杆直径两厘米,扣除两边笔膛壁的厚度,这种大笔的笔膛厚度一般约0.2厘米,那么,笔头的直径约为1.6厘米,笔头长度为2.8厘米,长度与直径之比为1.75:1。这样的比例如果在现代,一定会被嗤之以鼻。”


这支纯羊毫大笔的出土,应该可以说明在那个时期制笔者对于羊毫的认识和使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依此反推则汉代能够将羊毫作为副毫使用以降低兔毫笔的硬度的说法就更加可信了。


在那个时候能够做出这样的纯羊毫笔用以书写大字,至少对于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晋代书法基本没有什么大字,也不为此类笔所书。直到宋明才出现了羊毫笔的流行和大字的流行。这笔出现在东晋确实让我感到意外。


而我们看到的魏晋书法跟这样的纯羊毫笔应该是没有关系的,使用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笔——兔毫缠纸笔


现存的第一支羊毫毛笔是怎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