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红兵:语文教学的常识性回归

 老刘tdrhg 2019-04-01


语文教学的常识性回归

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 程红兵

正文共: 2742

预计阅读时间: 6分钟

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求新、求异已经成为我们的职业生态。语文教师、语文教学专家不断地探究语文教学新的发展方向:新的教学思想、新的课改思路、新的语文方略、新的课程教材、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技术。“新”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研究不可或缺的常用语素:新课程标准,新基础教育,新语文教育,新语文教育论坛,新概念作文,新思潮阅读……冷静下来,我们的论述真的就是新的吗?多少标新立异的东西其实不过就是“新瓶装旧酒”,到底有多少实质的创新?再者,为标榜新思想而作的新论述就真的管用吗?当下的语文教学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我觉得我们不缺新名词、新概念、新知识,我们唯独缺乏常识!这些年的课改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一不小心也把语文教学的一些常识丢弃了。

在明德实验学校,我们不期望做出什么新的探索、新的研究。我们更希望做的是实实在在地调查些问题,老老实实地看些专业书籍,梳理常识性的理论,对照学校语文教学的问题做点常识性的分析,把过往行之有效的常识性做法再捋捋,用文字、行动再现出来,从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实现语文教学的常识性回归。

我们所针对的是“常在”的问题,即经常性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学生缺乏广泛而有意义的阅读,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语文教师的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等。

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证实:孩子们喜欢语文课吗?孩子们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吗?我们不妨做点最通常的问卷调查。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我们不妨做点最直观的分析,也是常理性分析。常识有时以知识的面貌显示,知识常常在教材里出现,而今天我们许多人都漠视教材了,因为教材好像没有多少新的见解,但我的看法则是,能把教材的基本道理自觉运用在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已经是很不错了。

我不奢望使用多少新理论、新技术来解决当下的问题,我只求以常理——常识性道理把语文老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搞清楚。何为学习?何为语文学习?怎么让孩子们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课,进而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语文学习有魅力吗?语文教学有魅力吗?语文学习的魅力在哪里?语文教学的魅力在哪里?常识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魅力在语文,语文的魅力在于诗的魅力、文的魅力,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语文教学的魅力在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教要让学生学出兴趣。

现在的学生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上各种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或者请家教辅导,所剩的一点可怜时间,就是看看电视,看看微信,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而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繁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

我一直呼吁:为什么语文课不能让孩子们静静地阅读?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沉默五分钟?思考十分钟?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亟应沉潜于其中,“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和“大师们”直接“对话”,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

明德学校鼓励学生读书,教师要带着学生读书,在图书馆读,在教室里读,少做无谓的讨论,读诗,背诗,读名著,做书摘,写书评。倡导自然状态下的读书,不去考虑那些莫名其妙的问答题、选择题,这样学生不会把读书看作负担,从而引发他们潜在的读书兴趣,回归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

语文课堂教学也作相应的改变。

第一,要把语文课打开,现在的语文教学限于一种狭隘的圈子,琐琐屑屑,不能自拔,还自鸣得意。视野不开阔,人的境界就不开阔,语文教学应该多读文,少说教,舍弃那种满堂灌转向满堂问或者是满堂灌加满堂问、琐碎分析一统天下的程式化阅读教学。文史哲不分家,这是常识,但现在也丢弃了,明德学校把语文、历史、思想品德整合在一起,语文的《石壕吏》与历史的《安史之乱》放在一起上,语文的《木兰诗》与历史的《府兵制》一起上,语文的《孙权劝学》与历史的北宋“恩荫制”一起上,语文的《赤壁怀古》与历史的“文字狱”一起上,因为不与历史结合起来,我们其实读不懂很多文学作品,而且文史互证,原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学习方法。

现在语文的教学缺少一个历史的主线,而历史的教学缺少血肉,缺乏那个时期的作品研读,把语文和历史整合起来,明德学校开设了一门《中国文化原典阅读》的课程,把中国历史上那些最经典的、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精神成长的文章,拿过来学习,作为学生们成长的养料,培育孩子们的中华文化基因,这又是思想品德课。

第二,自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明德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冲撞,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反对“套话式教学”,也就是反对作文教学教给学生一个个套路模板,反对阅读教学过程中就给学生一个套话式答案。我们主张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思维流量,语文课堂一定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杜威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困惑是思考的不可或缺的刺激”。

现实的教学当中,语文教师也常常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但常常是停留在自说自话的状态,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或者情境中所显示的矛盾不够尖锐,或者两难情境不够明显,因而无法激发他们开展批判性思维的灵感,所以讨论低效甚至无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还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偏于感性,偏于“小文艺”,理性思维明显不足。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有感性的体验,更要有理性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概而言之,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阅读的基本常识是:广泛阅读,自由碰撞;理性思辨,提升水平。写作的基本常识是:深厚的积淀,广阔的视野;语言的敏感,文字的自如;敏捷的思维,深刻的思考。因此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常识就是:语文教学说到底不过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喜欢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喜欢读书,勤于读书,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学会表达,长于表达,形成习惯,如此而已。

让孩子们读书,语文老师更要读书;让学生思考,语文教师更要有批判性思维。这样形成一种“倒逼机制”,逼着老师读书,逼着老师思考,否则无以提高自己的修养,无以解决学生在广泛阅读之后所提出的问题,无以做好一个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自身修养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语文学习》

《安安静静办学——书生校长的办学手记》

本书是程红兵老师到深圳创办新学校明德实验学校的办学手记,既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又有真实的案例展示,还有细腻的情感随笔,展示了一位书生校长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语文学习》订购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