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允许犯错

 圆二书斋 2019-04-01

01

我们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允许犯错」。不管你是怼了人,还是愤怒了,还是产生情绪了,这些本身是没有错误的。

我们过往的修行一直绕在哪里?一直绕在评判我们的情绪本身,评判我们的行为。你评判它,只是加强这个东西在你身上逗留,它就会掌控你。

因为评判的本质就是排斥

「我觉得他是不对的」,你评判他的时候,你已经在分辨。

事实上,情绪就是情绪。我愤怒了,有什么问题吗?愤怒本身没有问题。我怼了他,有什么问题吗?怼了他没有问题。无罪,无罪,用无罪眼光看。

无罪眼光就是「如实如是」的看,怼了就怼了,过去了就过去了。

从说法上,小我会觉得这样会不会纵容自己?

你去试一下,如果完全接纳自己,不再给自己做过的错事,你认为的错误的情绪、错误的行为定罪的,不贴标签,慢慢你会发现,你的这种行为只会越来越少,而不会越来越多。

你不会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包容而变得更纵容,只会越来越柔软。

所以,怼了就怼了,错误就错误了,谁没有犯过错。

「如实如是」地看待自己的错误,不是说你要「下次我不犯这个错误了」。正确看待错误的方式,就是看到你认为的那个错误产生,那个内疚感、那个愤怒,也是完美的。

你用完美的眼光去修,放过自己,我们想要去放下过去,放下各种的贪欲,放下各种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

怎么放?

放下,就是用完美眼光回收。

允许,允许,允许犯错。

一个人不允许自己犯错,他一定会经常犯错。

一个人不允许自己愤怒,他只会累积到了一定程度,爆发出更大的愤怒,从此这个愤怒就成为他的课题。

一个人不允许这些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控制自己,但是如果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他也会定罪。

这就是为什么你通过控制的方式,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 

02

你要有一种包容的心,这种包容,这种允许,是对自己的。

我允许我有没有觉察的时候,

我允许我的觉察不够完美,

我允许我怼人了产生的愤怒,

我允许我所有的感受存在。

这没有什么,过去就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

只认当下这一刻

因为这样子的修法,才能结束所有的业力。

还有一点就是,人每一次愤怒了以后,他就自责。自责看上去好像是很有理由,很合理。

但是要知道,你愤怒了,如果你当下能心安理得的,你就是看到这个发生,这个没有问题,这也是完美的。你不再自我苛责,你的愤怒情绪其实是会越来越少的。

我们过往的修行是不是一直在用谴责自己的方式?

排斥自己的方式,抗拒自己的方式来修,但是你会发现,这种方式没有用,没有办法真正带你走出来。

所以,我们要允许,要包容,给自己一些耐心,允许自己犯错,你完全允许自己犯错,然后又重新修正。这样子,你会发现你有无限的空间。

当你感觉到你自己、你的自我是被包容被爱的时候,它才有可能会消融。

我们一直以来对抗自己的自我,自己的不完美,想要修正它,这种修法只会让我们更觉得自己是不完美的。

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不完美,也允许自己修正,就是这种包容心,就给自己一个耐心和爱心,修行要用这种方式来对待自己。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我们修行不是从完美的眼光出发的话,我们就会不停的造业。

什么是造业?这个业不是传统说的业力,就是说我们会不停再造剧本。

比如我愤怒了,如果这次我看到我愤怒就愤怒了,「如实如是」的看,那没有任何问题,那我就放过自己,放过自己,重新调整,这个片刻是全新的。

很多人不放过自己,还是觉得我愤怒了,我这个做的不对,我要想着下一次,我就不愤怒了,然后要想着我要怎么去控制它,下次我要怎么怎么样……

你看,就是这个没有「如实如是」的看,没有接纳、没有允许,就导致了他更多的想法,产生更多的想要控制。这些念头掌控着他。

事实上,真的无需如此!允许!全然的允许!

先从念头、感受层面去允许,允许。允许有一个效果,你慢慢会发现,你的念头越来越少。

念头越来越少了以后,把你的允许扩充到耳根里面去。

耳根一定要打开,我们听任何声音,不要局限,就是听,就是听,就是放开。

你打坐的时候,你是耳根打开,不要求环境安静,你慢慢会发现,不管什么样的噪音,你都能心很静。

因为耳根打开了以后,你真正会修到清净的心,不会修到清净的相。

耳根打开了以后,把允许扩充到耳根,所有声音,不再分辨,就像念头一样不再分辨,只是允许。声音也是不再分辨,也是允许。

我们用这种方式,我们的心真的会很宁静,走到哪里,都是宁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