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膝琴的具体尺寸

 唯诚尚虚 2019-04-02
木乙古琴-蕉叶式膝琴图片

  古琴之膝琴,膝琴与我们平常所见的古琴大多都有什么不一样呢?正常的的古琴长度一米二到一米三左右,这是为啥呢?因为古代讲究天圆地方,所以古琴也就被制成了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由此可见古琴人的智慧。

  膝琴,也就是小规格的古琴。常见的长度大约在90公分上下,一般是为了出门方便携带,可以从容的放在各种车辆后备箱,以及拿在手里。也可以盘腿而坐,放在膝上弹奏。如今膝琴的功能也更多了些,可以让小孩在学习古琴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膝琴的有效弦长会更短一些,可以让小孩更加从容地练习古琴。膝琴制式一般都是较为简约的制式,如混沌式,蕉叶式。

木乙古琴-蕉叶式膝琴图片

  那么接下来讲一下古琴的构成与来历。古琴是怎么来的这个说法众多,不过无论是文字记载,神话故事,还是实物出土的古琴,都已经证明了古琴的历史十分悠久。其中《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还是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文字记载说明了古琴的起源时间大概在三皇五帝那个阶段。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等记载,这就已经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在古代人们对于古琴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

木乙古琴-蕉叶式膝琴图片  

       那么古琴为什么又叫七弦琴呢?七根弦都代表着什么意义呢?

  查阅史料我们可以得知:

  古琴琴弦按照五行划分为:一弦属土为宫;二弦属金为商;三弦属木为角;四弦属火为徵;五弦属水为羽;六弦文声主少宫;七弦武声主少商。但是你可曾知,古琴自最初只有五根弦,古琴人把它们分为内合五行,外合五音。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木乙古琴-蕉叶式膝琴图片

  那么常见的古琴都有那些呢?古琴发展到今天,古琴的琴式有记载的约有五十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与常用的古琴常见的为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列子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剑式等。其中目前存世的唐琴九霄环佩琴就是伏羲式。九霄环佩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代表了古琴唐人斫琴工艺的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