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重用魏征,不仅因为他敢提意见,更看重他的军事才能

 wenxuefeng360 2019-04-02

魏征是唐朝初年名臣。在李世民的手下大臣中,魏征可谓后来居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魏征赫然高居第四位,仅次于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为唐朝立下开天辟地之功的李靖,多次舍命护主救过李世民的尉迟敬德,勇冠三军的秦叔宝,一人灭二国的侯君集,竟然不可思议地都排在魏征之后,魏征在唐朝大臣中的地位之高、和在李世民心目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魏征并不是李世民的从龙之臣。他最初是瓦岗军中的一员,跟随李密数年。李密败亡后,魏征归顺唐朝。当时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明争暗斗水火不容,魏征却选择了投靠李建成,一度是李世民的死对头,直到玄武门之变后,才归顺李世民。因此无论资格和实际贡献,他都与其他唐朝开国功臣无法相提并论。

但李世民却把魏征视为左膀右臂,其中到底有何原因?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魏征直言敢谏,经常向李世民提意见,帮助李世民纠正治国理政之中的失误之处。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李世民本人虚怀若谷,他手下敢提意见的大臣很多,比如大臣马周,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给李世民的意见尖锐程度,丝毫不逊于魏征,但却并未获得魏征那样的地位。

原来,李世民之所以重用魏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更看重魏征的军事才能。早在瓦岗寨时代,魏征的军事才能就已经显现出来。在决定瓦岗军命运的关键一战中,李密指挥大军与王世充对垒。魏征建议李密应该以守为攻,坚壁清野,避敌锐气击其惰归,但李密不听良言,非要贸然出兵,结果被杀得大败。

唐朝建立过程中,以平定刘黑闼之战最为艰难。李世民亲自带兵出征,都未能取胜。太子建成挂帅出征,前去征讨刘黑闼。魏征当时是李建成的部下,他及时献上“攻心计”,建议不要盲目强攻,而应采取心理攻势,大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对刘黑闼部队的家属和战俘都予以善待,迅速瓦解了刘黑闼的军心,其将士兵无斗志,望风溃逃,不愿再跟着刘黑闼卖命,唐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胜利。

魏征跟随李世民后,因为李世民手下军事人才实力雄厚,文武全才的大帅之才有李靖、李勣,能战善战的猛将有秦叔宝、尉迟恭,魏征并未被委任以军职。但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时不时偶尔露峥嵘,其判断之精准令人瞠目结舌。

唐朝初年,岭南有个军阀冯盎,投降了李渊,李渊仍旧派他镇守岭南,冯盎每年都会进京朝拜。李世民登基后的贞观元年,冯盎在岭南忙于出兵平定各地叛乱,没有入京朝拜。岭南周边的官吏不明就里,纷纷上书朝廷声言冯盎起兵造反。李世民计划出兵进攻冯盎。

魏征审时度势,及时制止了李世民。他认为岭南情况不明,不宜贸然出兵,应该先派个使者前去探听虚实。李世民派遣的使者到达后,冯盎及时向他说明情况,并派自己的儿子跟随使者入京,以示忠心。一场兵火消弭于无形。李世民高兴地说:“魏征一言,胜过十万兵”。这也是对魏征的军事才能的最高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