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闲庭信步59 2019-04-02

文章较长,请耐心阅读,静下心来学一门选股手艺,技多不压身!

市盈率,我们在上一篇专栏中讲到了利用市盈率的差值进行选股,能够选出两市三板的质优股,更是能够达到多年翻倍的效果。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市盈率的另外一种选股方法,同样也能够考察出股市上市公司净利润情况与股票价格之间是否具有持续稳定性与潜力性的方法。

我们先复习复习市盈率的知识,有助于加深对于市盈率的印象。

市盈率通常是用来评估上市公司、行业、股市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财务指标,简单、明了、有效果。

市盈率的计算方式为: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这里就需要分开对股票价格与每股盈利进行讲解。

1、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是由什么构成的?

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供需关系所构成。也就是说,阶段股票的卖出供给大于买入需求,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阶段股票需求买入大于股票供给卖出,股票价格就会呈现上涨。

很多投资者对于这种情况并不是很清楚。比如,市场中只有1000股10元价格的股票,500股11元价格的股票,200股12元价格的股票。

市场中的需求呢?对于这类股票的需求,甚是旺盛。达到了什么程度呢?达到了10000位投资者希望能够购买到股票,总需求资金高达100万元。但是,只有1000股10元价格的股票,其他价位的也不多。

所以,就会形成什么?形成“扫货”现象,并且,会助推股票价格的暴涨,直到满足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需求。

达到阶段性的供需平衡才能够实现股票价格的缓和。也就是说,买家与卖家,达到一种短时间内的平衡状态,供需双方满足的状态。比如,股票价格达到100元才能够满足希望购买获得股票的投资者,那么股票价格就会在100元时开始缓和。

因为在价格逐渐上涨的过程中,也有着原持股的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进而满足需求。而价格高了,买入者也就会逐渐减少,进而达到供需之间的平衡。

那么,价格下跌呢?也是这个道理。股票供给卖出的投资者,希望获得资金,但是市场买入需求的投资者认为卖出的股票价格仍旧是高,或者没有那么多的承接量。所以,股票卖出者只能给出更低的价格。

股票价格,在逐渐满足卖出供给股票对于资金需求间,达到平衡。

股票的价格,虽然本质是价值,但是却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呈现价格的不同。

2、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普通股当期净利润÷普通股股票数量。

每股收益是反应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净流润之间的关系,代表的是当期股票价格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在当期盈利的水平下,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每股盈利等于股票价格。

那么,市盈率代表的是股票价格与每股盈利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反应出股市、行业、上市公司是否被高估还是低估,这是优点。但,有什么缺陷呢?

对于股市综合水平的评估,市盈率并没有缺陷。但是对于个股的评估,就存在缺陷。

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出售投资股份,能够短时间获得大幅的盈利。那么,短时间内的大幅盈利必然对市盈率造成影响。为什么?因为其中有一项为每股盈利,计算数据发生了改变,对于呈现的结果也就存在变化。

如果股票价格大幅上涨,能够摊平市盈率水平。但是,企业的盈利是通过出售投资股份扩大的回报。这种收益能够持续吗?

往往并不能。

当下一年度或者当盈利水平不达标的时候,每股盈利势必会下跌,如果股票价格不下跌,那么就呈现着高估状态。

所以,这种不稳定的收益,就需要对于市盈率进行“排雷”。

怎样才能通过市盈率选出持续上涨的质优股呢?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市盈率的别样使用方式,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找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 PGC_COLUMN --}

上述中讲到了,市盈率具有的缺陷,存在不稳定业务可能造成市盈率误导的缺陷。所以,在使用市盈率的时候,就需要规避这种“雷”。

那么,应该怎么规避呢?又怎样才能找出相对应的大牛股呢?

市盈率,单年度使用,确实只能作为评判高估还是低估的财务指标。但是,有一个市盈率使用的方法,个人称之为“区间市盈率”,能够很好的规避“雷”。

什么叫做“区间市盈率”?就是将单年度的市盈率进行区间话,比如:

10倍市盈率<2018年市盈率<20倍市盈率

这种区间市盈率能够很好的锁定相对区间市盈率的范围,在范围内择选股票。

看待一年这样区间的市盈率,并不具有更强的优势,给通过几年时间的持续选择,才能更好考察出上市公司所具备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

为什么?

因为市盈率的计算方式为:股票价格÷每股盈利。

也就是说,只有更为稳定的上市公司净利润收入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了相对稳定,并且具有持续性。考察上市公司的主营盈利能力以及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符合标准。

(由于2018年年报并未披露完全,所以时间终点先选择为2017年)。

我们将所有的数据进行了评测,发现5倍市盈率<2017年市盈率<12倍市盈率更为合适。

主要选择出的上市公司股票具有稳定性与持续性。

通过对2017年上市公司的筛选,2017年有108家上市公司“通关”。两市三板3600余家上市公司,通过率只有3%。(见下图):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5倍市盈率<2017年市盈率<12倍市盈率,上市公司一览

当然,我们对所有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历史走势分析,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走势呈现明显的趋势向上,还有很多上市公司股票历史走势呈现着震荡之势。

仅仅是一年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也不能代表持续性。我们还需要将时间拉长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将2016年、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筛选(见下图):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2016年、2017年符合条件是上市公司一览

发现,只有34家上市公司能成功“突围”,并且这次筛选过后,进行了整体历史走势的分析。整体历史走势大多数有明显的趋势向上的特性。并且,银行股数量占比高达50%以上。这也难怪,银行股一直处于低市盈率区间。

我们又将时间进行了再次拉长,分别进行了2015年-2017年、2014年-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见下图):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2015年-2017年符合条件是上市公司一览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2014年-2017年符合条件是上市公司一览

发现上市公司数量上虽然在减少,但是减少的幅度在下降,并且上市公司整体历史趋势性向上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我们将2010年至2017年间的所有剩余年份进行了统计分析(见下图):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2013年-2017年符合条件是上市公司一览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2012年-2017年符合条件是上市公司一览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2011年-2017年符合条件是上市公司一览

股市:市盈率一样能选出,五年五倍的大牛股!

2010年-2017年符合条件是上市公司一览

最终的数据显示,有四家上市公司被选出。时间拉得越长,发现趋势向上的特征也就越是明显。上市公司股票,就算是阶段呈现着下跌,未来也能够很好的补涨回来。而被选择出来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更是能够达到五年五倍、三倍的上涨幅度。

通过对于市盈率的使用方式的深度挖掘,能够使用此方法寻找出两市三板的价值股。

技多不压身,学一门选股手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