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和孟浩然是唐朝唯二无官无职的诗人,家世显赫,人称“张公子”

 i_bookroom 2019-04-03
   唐代知名的诗人,不管大小基本都有一官半职,只有孟浩然和张祜没有拿过朝廷俸禄。张祜颇有诗才,和孟浩然一样也结交很多诗友,但他家世显赫,人称张公子,这是孟浩然无法相比的。

张祜为人清高,早年可不把孟浩然看在眼里,他的眼里只有李白,《偶题》:古来名下岂虚为,李白颠狂自称时。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

当年人人都说李白癫狂,没有贺知章慧眼相中,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个谪仙。呵呵,我张祜就等着当代贺知章的出现。

这个公子看似纨绔子弟,其实富有正义感,他十九岁听说听说宣武军代理节度使陆长源为其部下所杀,而且被煮熟吃掉,十分悲痛愤慨,写了一首《哭汴州陆大夫诗》:利剑太坚操,何妨拔一毛。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直道非无验,明时不录劳。谁当青史上,卒为显词褒。

此诗对陆长源的惨死表示哀悼,一时流传甚广。

对世事关心,他也特别关心朝廷特别是前几任帝王之事,对帝王无道有很深的感触,《马嵬坡》: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对于宫闱之事,他很同情那些被迫入宫,失去自由、爱情和幸福的宫女,《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故乡远隔三千里,离开了兄弟父母;深宫幽闭二十年,就像那笼中之鸟。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在君前不禁双眼落泪,这都要怨你啊。

这个怨,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这也是张祜宫怨诗不同于他人之处,《赠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如同牢狱的宫禁中,环境单调得实在没有东西可看,惟有把目光投向宫树之上的鹭窠。飞鸟有家,还可以飞出禁门,在广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时才能飞出牢笼,重回人间。

当看到飞蛾投火,善良的她不愿飞蛾重蹈自己的命运,斜拨玉钗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怜。

张祜毕竟是个富家子弟,也有放荡不羁的一面。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时不时约一帮好友到杭州、扬州等地旅游,大把青春,肆意挥霍。要么夜宿于青楼,要么对酒吟诗。

张祜游览扬州,目睹当地的秀丽繁华,情不自禁为之歌唱,《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诗人用笔出语惊人,以死事入诗,表明喜欢之深与热爱之切。禅智寺是隋炀帝故宫,此诗对隋炀帝奢靡误国亦略带讥讽,其中隐寓了人事之沧桑变化,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后来张祜真的死在扬州,真是一诗成谶,被称之为“诗谶”。

张祜虽然很有诗情,却天生不喜欢休习科举文章,一直没有功名。在元和至长庆年间,器重他的令狐楚任天平军节度使时,亲自起草奏章荐举张祜,把张祜的三百首诗献给朝廷。

张祜到京城,宪宗征求号称心机难测的大诗人元稹的意见。元稹认为张祜的诗是雕虫小技,奖赏太过分会影响风俗教化。想到张祜写过的的宫怨诗,宪宗也认同元稹的意见,张祜只好落寞归乡。

这一次诸侯书荐失败归来,因为仕途的失意,张祜整日借酒浇愁,又过上放荡不羁的生活,《题润州金山寺》: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很多人认为尾联“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打破全诗意境的和谐,落入打油诗之流。其实这首诗既反映出诗人对佛寺清静之地的羡慕之情,又突出了对尘世生活的厌恶,这正是张祜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此诗真实地反映了中晚唐佛教世俗化的进程,在佛教界和普通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几年之后张祜不甘沉沦,既然诸侯书荐失败,那就走地方官推荐的渠道。要找最有说服力的地方官,那非时任杭州刺史的诗王白居易不可。

张祜拜访白居易时,杜牧、张祜外最能吟诵扬州的徐凝也在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就出自他的手笔。相较张祜,白居易似乎对徐凝更赏识,便将解元(省级考试第一名)给了徐凝,张祜又空手而归。

白居易对徐凝不一定更欣赏,但他和元稹是最交好的诗友和最坚定的政治盟友,怎么可能推荐被元稹否定的人?

其实张祜在诗歌艺术上和元、白可以说是同道,元稹否定张祜是源于政治之争,他不想政敌令狐楚推荐的人得到重用。经过两次被拒,看中张祜的人可以收他为幕僚,但谁也不敢轻易向朝廷推荐他,导致张祜毕生没有功名。

张祜离开杭州,继续游山玩水。夜宿镇江渡口时,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年过中年的张祜,终于知道自己不是李白,开始以孟浩然自居,不远千里到襄阳瞻仰孟浩然的故居,并写下《题孟处士宅》: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张祜自称处士,称孟浩然也是处士,处士是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张祜已经放弃对功名的追求了。

漂泊几年生活已经不太宽裕,年岁渐长也开始想安定,他在江苏丹阳建了房子,过上半隐居的生活。但是张祜还是有知音的,那就是小他二十岁、和他一样喜欢扬州的风流才子杜牧。张祜近六十时,杜牧出任池州太守,久不出门的张祜逆长江而上拜访杜牧。

杜牧热情款待了张祜,还陪他游玩四处的山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日齐安登高》。自视甚高的杜牧还请张祜点评他的诗作,杜牧诗中杜秋娘的无常命运让张祜感慨万千,两个同样怀才不遇的才子产生了共鸣。

《读池州杜员外杜秋娘》:年少多情杜牧之,风流仍作杜秋诗。 可知不是长门闭,也得相如第一词。杜牧对元稹、白居易压制张祜也深感不满,两人登池州九峰楼时,杜牧作了一首《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候。

这可能是时人对张祜最高的评价了,但在千年之后我们还记得张祜和他的诗,杜牧一点都没有夸张,张祜的诗比万户侯更有价值。

张祜和了一首《和杜使君九华楼见寄》:孤城高柳晓鸣鸦,风帘半钩清露华。九峰聚翠宿危槛,一夜孤光悬冷沙。出岸远晖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杜陵归去春应早,莫厌青山谢脁家。六十耳顺的张祜,世事已经看开,往事就不再提了,忘掉那些陈年恩怨吧。

年老的张祜思念故乡,满怀激动回到老家。当年豪门弟子回乡,却是一事无成,家乡人从脸色就可以看出嘲讽之意,看惯风浪的张祜写了一首自嘲的《感归》:行却江南路几千,归来不把一文钱。乡人笑我穷寒鬼,还似襄阳孟浩然。

一生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又何妨?财富、社会地位都没法永久传承,但张祜的诗歌千古后依然传诵。他貌似失败的一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成就超过同时代绝大多数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