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面色萎黄,头晕,乏力,自认为贫血,去医院血象检查却见血红蛋白正常,也就是不贫血。 而被西医诊断为贫血的患者,用了一堆补血药和补品,疗效却又不佳,反而怪中医的补血药都是骗人的…… ![]() 临床上最怕的就是诊断血虚病人,立刻反驳说,我前两天才验的血,是正常的! 他们以为贫血=血虚,典型的以西医指标来指导中医用药,以辨“病”来代替辨“证”,效果自是南辕北辙。 贫血和血虚不是一回事 简单说,血虚是单纯阴血不足,而贫血是气血阴阳俱虚。贫血患者只有部分人为血虚;反之,血虚者不一定有贫血指标。中医的血虚只要有心肝营血不足的表现,不一定要有贫血指标,血虚就可以成立。 贫血症状: 现代医学所说的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贫血病人除有血虚症状外,主要还有乏力倦怠、呼吸短促、面色白、畏寒肢冷、浮肿、舌淡、脉虚等气阳不足的现象 ![]() 血虚症状: 血虚包括心血虚、肝血虚和心脾血虚。 心血虚的症状:心悸、怔忡、健忘、不寐、脉涩; 心脾血虚的症状:心悸、食少、乏力,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 肝血虚的症状:眩晕、眼花、目涩、手足发麻、四肢拘挛、皮肤干燥、月经不调、闭经或月经量少; 不过血虚证与贫血之间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贫血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中以气血两虚为主要证型,其实质反映了气与血的关系。 贫血不是小病,甚至会威胁生命 中国贫血人数是高于血虚数的。世卫组织(WHO)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贫血人数超过20亿;而我国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贫血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其中儿童、妇女、孕妇和老人是贫血的多发人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阮长耿指出, ‘贫血是小病’、‘女性贫血很正常’、‘贫血通过食补就可以’等错误观念普遍存在,因此贫血极易被大家所忽视,很多人达到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才就诊,给患者带来了不少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贫血能引起心脏病。心脏的重要作用是给身体供血、供氧,贫血会使血液载氧能力明显下降, 导致各系统供氧不足,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引发病变。 ![]() 贫血千万别乱补,一定要辩证 贫血千万别乱补,一定要辩证 若贫血见血虚证候,补气血亦可治疗。但血虚也还有心血虚、肝血虚和心脾血虚之分。且临床观察,大部分贫血,都不是血虚状态,恰恰是血实,血於状态,多是久虚之人。久病多瘀,久病多痰。 另外,中药常用大枣、红糖、阿胶等来补血。从成分来分析,这些都不含铁元素,当然不能治贫血。 还有人盲目吃一大堆“保健补品”,过度补铁,造成“铁中毒”症状,如恶心、腹泻、呕血,严重者甚至会昏迷死亡...所以,千万别把贫血和大补画等号! ![]()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 任何贫血都须健脾!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贫血患者的数量却不断增加?其实最关键一点就是吸收差. 不少缺铁性贫血患者通过补铁没效果,其实是脾胃运化能力弱,吸收差。没有被吸收的营养,就是身体要代谢的垃圾! 中医治疗贫血讲究“治病求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吃进的东西要通过脾胃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气血; 不管贫血还是血虚,其实健脾都是第一步。 ![]() 艾灸调脏腑,通经络,和气血,贫血也对症 有人说,血虚贫血要吃药,艾灸能有什么用? 灸能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畅和气血,安定神志,完全可以治疗贫血的。 艾灸穴位推荐: 中脘、天枢、足三里、太白:调理脾胃气血生化之源 ![]() 血海穴: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 ![]() 三阴交:常灸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 血虚贫血,推荐黄芪、鸡血藤加红糖 医案: 杜某,女,37岁。因贫血,在医院住院十余天,头暈乏力等症状稍好,因经济问题,出院来余用中医药诊治。其面色萎白,舌淡,脉濡,四肢时时麻木,头晕,考虑其家境,便处方:黄芪30g,鸡血藤60g,红糖1勺(自备)。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连服14剂,诸症俱消。 ![]() 此方补血(补气),活血,兼疗血痹,补而不腻,效果神速,属于民间验方,不受辩证论治局限,适合大规模生产,能救治大多数人,是极其珍贵的。 备注 :更多辨证配穴咨询可以关注 “艾灸匠心居”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