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读

 水浒传奇 2019-04-03

《水浒传》,在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在现代文学史上又被列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主要讲述了由宋江为首的一伙豪侠反抗暴政强权、贪官污吏的故事。

历史上有关宋江等人的故事,大致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等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宋元时期著名画家龚开为宋江等三十六人画像,南宋时《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元代也出现众多梁山英雄的水浒戏。《水浒传》的最后写定者,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明中期高儒《百川书志》的说法比较可靠,即认定为施耐庵作,或施耐庵作,经罗贯中修订。关于施耐庵的生平,可靠的资料很少。传说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又有说他是江苏兴化人,大致生活在元末明初时。

《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一般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学价值不高,繁本又可分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三种。今存最早的百回本应该是万历十七年(1589)天都外臣(汪道昆)序的《忠义水浒传》,今天较为流行的是稍后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容与堂刊本,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王庆故事,即袁无涯刊本,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全传》,简称《水浒全传》。七十回本为明末评论家金圣叹将一百二十回本“腰斩”而成,题为《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明崇祯贯华堂刊本。由于这个本子保存了全书精华,文字比较洗练,又附有大量精彩批语,因此成为后世最通行的本子。

全书以奸臣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小说描写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狼狈为奸,鱼肉百姓,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这些英雄们“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英勇无畏,锄奸惩恶,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顽强抗争的快意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