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柴胡汤”到底是一张什么神方? --五运六气思维告诉你:它是“升阳降阴”的“太极运气方”!

 冯海鹏fhp 2019-04-03

业内大多认为“大柴胡汤”(是仲景名方之一)是为“少阳枢机不利,胆腑郁热过甚”、或“少阳未解,内有里实”的证治方,多用治肝胆胰腺病症。笔者按照五运六气思维,根据“六经欲解时”理论,运用本方治疗诸多“早晚发病”、“阳郁不升、阴浊不降”的病症都获得了意外效果,显著扩大了本方的运用范围,现结合治验谈谈体会,以抛砖引玉,引发同仁一起讨论!

案例一

王某,女,47岁,2018年4月22日初诊,患者咳嗽发作2月余,胸部CT:肺间质纤维化伴有感染,已经运用抗菌素及止咳化痰药治疗半月,咳嗽没有获得满意解决,患者来诊时咳嗽,咽痒则作,咳则有呕心感。询其咳嗽发作时间,乃以早上7-8点左右及傍晚5-7点为甚,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舌质暗红,脉弦滑。因虑其咳嗽发作时间属于“少阳、阳明欲解时”,显示少阳升机受阻,阳明阖降不利,故选用大柴胡汤治疗: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白芍10g、枳壳10g、生军10g(后下)、大枣10g、生姜3片。5剂。如法煎煮,早晚饭后各服1次。二诊(2018年4月28日):患者诉服用上方2剂,早晚咳嗽即获显著缓解,咳势即减十之七八,5剂服完咳嗽即获控制。

案例二

梅某 女,初诊(2017年12月29日),诉腹泻反复发作4月余,大便稀溏,进食则泻,甚至完谷不化,已服清热祛湿、健脾止泻中药2月乏效,半月前感寒复水泻。来诊时:诉晨起6点及下午4点易腹泻,腹泻时有不净感,夹泡沫,无臭秽,伴肛门下坠感,脐周疼痛偶作,口不干,稍口苦,少痰,咽痒偶咳,无鼻塞流涕,无胸闷气短,无燥热感,腰酸肢冷,畏寒,脑鸣多年,左腿牵拉感,胃纳可,无腹胀,入眠难,易惊,至晨5点则醒,梦多乏力,月经量少色暗,夹少许血块,经行头痛,带下偏黄,舌苔黄腻质暗红,脉细小弦滑,根据病情考虑脾虚肝郁、寒湿郁热、大肠传道失常,遵“急则治其标”意,先予运脾疏肝、散寒祛湿、清化湿热,并按“少阳、阳明欲解时”拟方如下:柴胡10g,生军10g(后下), 炒黄芩10g,炒白芍10g,姜半夏10g,枳壳10g,制附片6g,败酱草15g,生苡仁30g, 川连2g,广木香10g,葛根15g,生姜3片,大枣10g。7剂。

二诊(2018年01月16日):诉服前方2贴后腹泻已除,7剂服完,因自觉舒适,又到当地抄原方再进7剂,来诊时诉早晚腹泻止而未再发作,且进食也不腹泻,但时感进食后脐周作胀,大便日1-2行,饮食正常,口干苦,手足凉,夜1-3点易醒,多梦,苔黄腻质偏红,脉细弦滑,给予日服健脾助运佐清热,夜服乌梅丸法。处方一:党参15g,炒白术10g,枳壳10g,陈皮6g,茯苓10g,炙甘草5g,砂仁5g(后下), 广木香10g, 法半夏10g,六曲10g,大腹皮10g。7剂。嘱早、中饭后30分钟服用。处方二:乌梅40g,细辛3g,肉桂4g,川连5g,黄柏10g,炒当归10g,党参15g,川椒5g,干姜5g,制附片5g。 7剂。嘱晚饭后及睡前各服用1次。 三诊(2018年01月16日):诉服用上述方药进食腹胀已除,睡眠也已改善。后又予参苓白术散意巩固善后。

讨论与分析

大柴胡汤,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仲景原文中共有四条涉及本方,《伤寒论》103条,136条,165条,以及《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中一条。后世医家均认为, 本方具有和解少阳、兼泻里热(通下阳明)之功,主治少阳病未解,邪入阳明经化热之肝胆胰腺病证。

笔者认为:倘若把大柴胡汤看成是“小柴胡汤”和“小承气汤”的复合之方的话,那么一个反映少阳升意,一个反映阳明降意;再把它放到上述“河图洛书阴阳离合太极图”中去看的话,也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七损八益”意趣,按照河图洛书图来解释:“八”是东北方,相应于初春,阳气正由一向三而渐渐生发(符合“益”意);“七”是西方,相应于秋天,阳气由九到七不断收降(符合“损”意)。再从“三阴三阳开阖枢太极图”看,“八”东北方,符合“少阳欲解时”的时空方位;而“七”是西方,符合“阳明欲解时”的时空方位。

因此,本方实寓升(疏)肝(胆)降(肃)肺(肠)之用意,即调节气机升降之功,该方巧妙地体现了“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东西升降”、“左肝右肺”之经意,充分展示了六经时空方位功能的寓意,因此,仅谓大柴胡汤“和解通下”弱化了该方在“三阴三阳”“开阖枢”时空方位动态调节气机升降之功用。《素问·天元纪大论》谓 :“于五行之中,肝配东方,法春气,主生(升),为气化的始点;肺配西方,法秋气,主降,为气化的终点”,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说:“人身左升属肝,右降属肺……使升降得宜”,《素问·刺禁论》谓:“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而《素问·六微旨大论》则云: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启示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气机如环无端,生生不息,升降失调则病变发生,所以大柴胡汤实是升少阳降阳明、调节气机升降出入、调燮肝肺气化的治病愈疾的佳方利器。它更是一张“升阳降阴”的“太极运气方”!

上述实例运气分析如下:

案一

患者咳嗽发作于早7-8点及傍晚5-7点,符合“少阳、阳明欲解时”,少阳主升发,阳明主阖降,根据“六经欲解时”的三阴三阳时空方位,少阳位于东方(左),阳明位于西方(西),少阳升发不力,肝气郁滞,阳明阖降受阻,肺气肃降不利,则会出现气机升降失常,肺气宣肃失常,这应是该患者发生早晚两个时段咳嗽的缘由。因此,选用升少阳降阳明的大柴胡汤,取小柴胡意升发少阳,此处去人参、甘草,乃暂避其“甘缓”之性,意使柴胡剂能够直捣贼窝而免拖泥带水;用白芍者,一是取其养血柔肝以防柴胡升发太过之弊,二来也是利于阳气顺利阖于厥阴阴分,以顺利完成阴阳顺接;用大黄、枳壳取其阖降阳明,以利肃降肺气,则咳不难除矣。本案从患者咳嗽发作时间,引出“少阳、阳明欲解时”,揭示“左肝右肺”气机升降失常之理,明确了病位病势,为确立疏肝降逆、肃肺调气的应势利导治法找到了支点,所以依据运气思维疗疾,真真切切的体现了“天人相应”,顺势而为,借力发力之妙。这也是本案是取得速效的关键。

案二

腹泻,开始在当地运用健脾化湿、清肠止泻法没有获得疗效,从患者腹泻特点看,确实存在脾虚寒湿、肝郁气滞,又蕴湿热,前医所治也属“对证”,但是为什么没有起效呢?细细询问患者腹泻时间,发现患者只于晨起6点及下午4点发作,从发病时间看符合“少阳欲解时”和“阳明欲解时”,反映了“左肝右肺”气机升降失常之理,针对此种局面,若不先解决气机升降异常问题,就不能调燮肝肺气化,就不能解除木克土、木火刑金之乱,就会影响太阴开机,阳明燥金阖降失常,则腹泻发作矣,故选用大柴胡汤升降肝肺、调畅气机,同时配合薏苡附子败酱散、香连丸、葛根芩连汤辈温阳散寒、理气化湿、升清降浊,如此处理患者早晚腹泻很快获得控制,后续施以香砂六君健运脾胃、化湿调气,因下半夜易醒(睡眠不实),又予乌梅丸燮理厥阴,使阴阳顺利交接、气机升降复常,不仅腹泻得以有效控制,而且睡眠也实了。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敬请同道斧正。欢迎学友一起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