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是开展好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实施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学生现状的基础上 了解学生是进行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前提!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分析、估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潜在的发展水平。 2. 教学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序、活泼、研讨之风和富有挑战性的课堂环境,教学的内容的实例应来自学生的生活积累,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需要什么,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方式和策略,教师要清楚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应用,并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 教学内容、要求能否兼顾学生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层次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收获和发展,优生能有研讨和探索拓展和延伸的欲望,边缘生能有向上的动力,学困生能达到不是讨厌数学,并要逐渐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广泛而全面的发展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同时主动、及时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增强他们的信心,并使他们的优势向弱势迁移,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4. 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是随机、灵活和动态的,要引导在前,督促在过程中,巩固在完善后。要伴随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思考,把握时机提供适宜的“支架”、“扶梯”、“担架”和“轮椅”,并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地减少这些辅助设施和装备,最终撤消!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挑战性的问题。 一是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与教 学生学习数学是以每一个学段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础,重点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注重三个阶段的培养。 第一个学段,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和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学段则是重视了解学生逻辑思维的合理性、灵活性和推理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学段则要求评价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探究、质疑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以及自主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能力水平,通过练习和检测,可以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规则、定理、公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方说,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做到角色的改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循循善诱,深入启发,运用采取新课程倡导的“自主预习的理念、合作交流的习惯、探究质疑的方法、拓展延伸的技能”,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具体来说,可以在每学期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以每单元安排学生的展示活动,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运用已有经验和技能来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二不拿同一把尺子量高低---关注评价标准 在评价中,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总是 靠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因此评价教师的教,通常是以教师拥有知识的面宽还是面窄;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与否,是否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等为标准。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考查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主要手段一般以一纸考试来决定孩子的成绩如何,从而做出判定。 新课程下的评价并不是对传统的评价模式全盘否定,我们还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共存,这个标准既有共性的基本一致的目标要求,又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所区别,评价标准应当是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 不要只重学,不重用---关注学用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里有一句名言:你看见了的,就记住;你做过了的,就理解了!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知识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与用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构建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一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是因为过程性评价能使学生更多地获得成功的欣喜,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课堂互动问答、日常练习、数学日记、实验操作、形成性测试、还有课后访谈、进行口试、开展竞赛活动等方式,来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思考和认真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可以具体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专研,对学生的每个正确问答,我们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019年4月3日星期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