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口烧鸡的配方和加工工艺

 农场小五哥 2019-04-03

道口烧鸡产于河南滑县道口镇,是驰名中外的佳肴,为我国“四大烧鸡”之首。距今已有300多年。

今天我们就来切磋一下道口烧鸡的制作工艺:

配方(按100kg鸡为原料计,单位:g)

加工工艺

(1)原料选择选择鸡龄在半年到2年以内,活重在1~1.3kg之间的嫩鸡或肥母鸡,尤以柴鸡为佳,鸡的体格要求胸腹长宽、两腿肥壮、健康无病。原料鸡的选择影响成品的色、形、味和出品率。

(2)宰杀宰杀前禁食18h,禁食期间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之后将要宰杀的活鸡抓牢,采用三管(血管、气管、食管)切断法,放血洗净,刀口要小。宰后2~3min趁鸡温尚未下降时,即可转入下道工序。放置的时间太长或太短均不易褪毛。

(3)浸烫和煺毛当年鸡的褪毛浸烫水温可以保持在58℃,鸡龄超过一年的浸烫水温应适当提高在60~63℃之间,浸烫时间为2min左右。褪毛采用搓推法,背部的毛用倒茬方法褪去,腿部的毛可以顺茬褪去,这样不仅效率高,而且不伤鸡皮,确保鸡体完整。煺毛顺序从两侧大腿开始右侧背腹部右翅左侧背左翅头颈部。在清水中洗净细毛,搓掉皮肤上的表皮,使鸡胴体洁白。

(4)开膛和造型用清水将鸡体洗净,并从踝关节处切去鸡爪。于颈根部切一小口,用手指取出嗉囊和三管并切断,之后在鸡腹部肛门下方横向作一个7~9cm切口(不可太深太长,严防伤及内脏和肠管,以免影响造型),从切口处掏出全部内脏(心、肝和肾脏可保留),旋割去肛门,并切除脂尾腺,去除鸡喙和舌衣,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腹内的残血和污物,直至鸡体内外干净洁白为止。

造型是道口烧鸡一大特色,又叫撑鸡,将洗好的鸡体放在案子上,腹部朝上,头向外而尾对操作者,左手握住鸡身,右手用刀从取内脏之刀口处,将肋骨从中间割断,并用手按折。根据鸡的大小,再用8~10cm长的高粱秆或竹棍撑入鸡腹腔,高粱秆下端顶着肾窝,上端顶着胸骨,撑开鸡体。然后在鸡的下腹尖部开一月牙形小切口,按裂腿与鸡身连接处的薄肉,把两只腿交叉插入洞内,两翅从背后交叉插入口腔,造型使鸡体成为两头尖的元宝形。现在也有不用高粱秆,不去爪,交叉盘入腹腔内造型。把造型完毕的白条鸡浸泡在清水中1~2h,使鸡体发白后取出沥干水分。

(5)上色和油炸沥干水分的鸡体,用毛刷在体表均匀地涂上稀释的蜂蜜水溶液,水与蜂蜜之比为6∶4。用刷子涂糖液在鸡全身均匀刷三四次,每刷一次要等晾干后再刷第二次。稍许沥干,即可油炸上色。为确保油炸上色均匀,油炸时鸡体表面如有水滴,则需要用干布擦干。然后将鸡放入150~180℃的植物油中,翻炸约1min左右,待鸡体呈柿黄色时取出。油炸温度很重要,温度达不到时,鸡体上色不好。油炸时严禁破皮(为了防止油炸破皮,用肉鸡加工时,事先要腌制)。白条鸡油炸后,沥去油滴。

(6)煮制用纱布袋将各种香料装入后扎好口,放于锅底,这些香料具有去腥、提香、开胃、健脾、防腐等功效。然后将鸡体整齐码好,将体格大或较老的鸡放在下面,体格小或较嫩的鸡放在上面。码好鸡体后,上面用竹箅盖住,竹箅上放置石头压住,以防煮制时鸡体浮出水面,熟制不均匀。然后倒入老汤(若没有老汤,除食盐外第一次所有配料加倍),并加等量清水,液面高于鸡体表层2~5cm左右。煮制时恰当地掌握火候和煮制时间十分重要。一般先用旺火将水烧开,在水开处放入硝酸钾,然后改用文火将鸡焖煮至熟。焖煮时间视季节、鸡龄、体重等因素而定。一般为当年鸡焖煮1.5~2h,一年以上的公母鸡焖煮2~4h,老鸡需要焖煮4~5h即可出锅。

出锅时,要一只手用竹筷从腹腔开口处插入,托住高粱秆或脊骨,另一只手用锅铲托住胸脯,把鸡捞出。捞出后鸡体不得重叠放置,应在室内摆开冷却,严防烧鸡变质。应注意卫生,并保持造型的美观与完整,不得使鸡体破碎。然后在鸡汤中加入适量食盐煮沸,放在容器中即为老汤,待再煮鸡时使用。老汤越老越好,有“要想烧鸡香,八味加老汤”的谚语。

道口烧鸡夏季在室温下可存放3d不腐,春秋季节可保质5~10d,冬季则可保质10~20d。

如上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