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著名的一首词,豪情不亚于《岳阳楼记》

 南山居士 2019-04-04

人们所认识的范仲淹是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其实不仅政治家,范仲淹还是一位军事家,一位宋词大家。事实上是他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才有了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用流行的曲调来描写边塞的苍凉景色和战争的波澜壮阔,肯定令当时的北宋人耳目一新。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著名的一首词,豪情不亚于《岳阳楼记》

《渔家傲》是宋代才有的词牌名,相传为晏殊所创,因晏殊的词中有一句“神仙一曲渔家傲”而得名,从晏殊的词来看,《渔家傲》所写的内容是感叹光阴易逝,劝人当及时行乐。而范仲淹用这样婉转的曲调来写边塞风光和壮士思乡之情,有苦中作乐之意。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描写边塞风光,古诗词中常有“塞上”、“塞下”之词,“塞”即是边塞,汉代有《出塞曲》、《入塞曲》,塞上指的就是塞外,即关城之外,不归本朝所统治,塞下就是关城之内。范仲淹所描写的正是塞下,秋季到来,风光不与中原相同,我中华疆域广阔,每处有每处的风光,河南人到了甘肃自然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范仲淹虽然生于北方,但长于江南,塞北的秋季草黄气寒,与江南的依然花花绿绿大不相同。一个“异”字即令我们感受到在异乡征战的惆怅。

衡山地处湖南衡阳界内,地以山为名。衡山乃五岳中的南岳,气候温润,风景秀丽,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诗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最好的赞美。衡山有回雁峰,相传秋季到来,北雁南飞,到回雁峰就不再向南飞了。这句词中写大雁飞去衡阳避寒,没有一丝留恋,以雁比喻人的心情,雁都无留意,人却为抗外敌,待着这塞北苦寒之地。

“四面边声连角起”是写军营的紧张气氛。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是不容易想象的军营是什么样子的,四面边防整军的声音,响起的号角,让将士时时准备着战斗。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暮色渐深,远方连绵的群山在大地上投下了长长的影子,有种压抑的气氛涵盖其中,战场前沿,烽烟不断,日落了,边塞的孤城就要关闭城门,以防敌人偷袭。这句词中,隐然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宋人写词,善于化唐人诗于其中,我们写一些文章诗词,也可以化用古人的诗句,关键在于是否用得好、用得恰当。范仲淹“偷学”王维,将边塞风景与战事融合,更能衬托出那种肃杀的气氛。

这首词上阙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阙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当时的画面与作者的心境跃然纸上。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句一语道出了作者的抱负。浊酒就是比较浑浊的酒,古人酿酒的技术不高,酒常常不够清,尤其是在边塞更无好酒,当然有的时候浊酒也是请客时候的客气话。在边塞喝一杯浊酒,想起了万里之外的家乡,这是范仲淹的心情,也是将士们的心情。思乡之情虽甚,却不能回乡,因为国家还需要我们——“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大将军窦宪大败匈奴,在追赶敌军的路上曾登上燕然山刻碑纪念,勒,是刻的意思,不能战败敌军,在燕然山上刻下功绩,绝不回乡。范仲淹在此引用这样的典故,可见其志。

范仲淹著名的一首词,豪情不亚于《岳阳楼记》

范仲淹从小就是一个有志向的人,我们学过的范仲淹“划粥”读书的故事便可看出他的勤奋。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带他改嫁到朱家,长大后偶然获知自己的身世后,毅然离去,认为大丈夫不能总是寄人篱下,要得取功名,恢复本姓,出外求学。求学之时依然同样刻苦,不求物质生活,同学们将他与孔子的学士颜回相比。

范仲淹中了进士后开始做官。与其他文官不同,范仲淹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政治、军事都有深刻的见解,逐渐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仁宗年间,西夏元昊称帝,连年侵宋。宋朝边防空虚,一败再败。后来朝廷命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延州占据西夏出入关要冲,战火的侵蚀使该城破烂不堪,范仲淹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担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据说原有数首,只有“塞下秋来”流传至今。

宋朝军队战斗力不足,范仲淹只好采取守势,用当地人守当地,遏制住了西夏的攻势。西夏地处偏远,物资不足,范仲淹守到西夏出现内乱,无力攻宋,于是宋与西夏签订了和平协议,范仲淹和军士们才终于能返回家乡。

接下来“羌管悠悠霜满地”又是在写景,羌管即羌笛,唐诗有“羌笛何须怨杨柳”,也有“胡琴琵琶与羌笛”,吹奏低沉悠远的曲调,日落之后,天气更寒,霜已满地。而此时,“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十个字可以说是扣人心弦,在这样的夜晚,将士们难以入眠,战未平,无法还乡,家乡父老整翘首盼望着自己。在长期的战争岁月中,将军和士兵,熬白了多少头发,又流下了多少泪水。那是一种怎样的爱国思乡的忧愤无奈之情?

范仲淹著名的一首词,豪情不亚于《岳阳楼记》

读这样的边塞诗词,心底中总有一种悲凉的豪气,保家卫国是伟大的事业,而战争又是残酷的流血牺牲,这样的矛盾怎不令人唏嘘。读诗词也是在读史,在回味之余总会伴随一声或有或无的轻叹。读史之后也难免与现实对照。于是不禁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当我们在感叹历史中人物的同时,壮阔了自己的胸怀,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该怎样做才不负我心、不负我生?这是一种对生存的思索。

当然,范仲淹不需要这样的思索,他以安天下为己任,这首词写于《岳阳楼记》之前,军事胜利后又投身于改革的事业洪流中,当为我等读书人的楷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