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闻终究不是现实,为上交所点赞

 亲斤彳正禾呈 2019-04-05

值得注意的是,天奈科技和利元亨也在首批受理名单中。周四一早,微博上传出消息,称民生证券上报的上述俩科创板项目被劝退。

传闻终究不是现实,上交所用受理函公告击碎了传闻。

这个传闻插曲,并不是个小事!

根据科创板相关制度,申请材料提交后,只有4种情况:受理、不予受理、补正、撤回申请。没有劝退这个事,劝退可能是给券商私下指导,由券商主动撤回材料。

如果此事为真,则说明市场最担心的窗口指导,在科创板开板伊始就出现了,如何让市场信任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法治化决心?

可以说,科创板改革面临了第一个挑战!

周一交易所给各保荐机构做培训,强调了上报企业要符合科创板定位,提出6个不要,也强调了科创板审核宁缺毋滥。

如果券商都老实听话,不打算和监管机构博弈,那可能会是母慈子孝,这种情况也并不是不可能。

但是,指望或者要求不博弈是不现实的事,本身也不符合市场化法治化方向。

看看媒体报道的那些拟上科创板的公司,有的公司并不太符合科创板定位,交易所领导不着急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事。

问题在于,怎么办?!

是徙木立信、千金买骨,还是退回窗口指导的老路?

根据相关制度,受理环节不做实质判断,只看材料是否齐备,即便可能被认为不符合科创板定位,那也是审核期间的事,完全可以在审核期间否决吗。再说了,规则还强调了科创板要有包容性嘛。

受理环节本身并不应代表监管对项目的最终态度,没必要做成事实额外赋予信号意义。

首批企业具有科创板定位的示范效应,交易所可以坚守宁缺毋滥的守门职责严格审核,在审核中展现监管意图,树立标杆,引导市场对科创板定位的理解。

其实,首批申报企业如果没有质量特别好的,也属于正常现象。不能怪好企业没有政治觉悟,从规则征求意见到现在才俩月不到,哪能准备这么快?第一批能报的只会是既有IPO转换通道的。

正如本公众号之前文章《首批科创板申请企业为何低调无闻》所说:“出现现在这种情形几乎是必然的:最优秀的公司对科创板兴趣不大依然选择去境外上市,或者暂时保持观望两手准备(不排除个别领导关心亲自邀请的会选择科创板);声音最响最急迫上科创板的,往往目的并不是去上科创板,而是去找投资人融资;第一批或者前几批申报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低调不宣传,早已进入辅导期原本就准备今年申请IPO的,觉得有捷径可走转投科创板。”


本来优质企业就在观望科创板发展,对审核与监管是否能信守之前承诺的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心存疑虑。如果真出现交易所因对定位不满意而在受理环节劝退企业的情形,那反而是做实了他们的怀疑,会把犹豫中的好企业进一步推向境外市场。

上交所今天给出了正确的应对,践行了法治化理念,击碎了窗口指导的传言,也给观望者打了气!

为上交所坚持依法受理点赞,科创板有了个好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