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消费套路,你中招了吗?

 妖城主 2019-04-05

所谓知己知彼,也不是不无道理的,虽不说能百战百胜,起码能少踩坑呀。

新款的衣服太贵了

便宜的又太旧了

挑哪件才好?

今天,我想给大家剖析一下咱们平时消费是怎样被商家一步步套路的,说多了都是泪,满满都是经验教训。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前段时间,老王在商场相中了两件衣服:一件是老王非常喜欢的最新款,但价格太贵,超出心理预期;另一件衣服的款式虽然旧一点,但比第一件便宜200块。

正当老王犹豫不决的时候,店家贴心地拿了第三件,这件衣服和第一件相似,却要贵100块,最后老王买了第一件衣服。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老王会选第一件呢?

这是因为第三件衣服的出现,让第一件衣服呈现出闪亮的优势,最后就被老王买下来了。

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诱饵效应”啦~

商家为了让你买贵的

拿出了更贵的

这其实就是“诱饵效应

诱饵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显然,第三件衣服就是商家抛出的诱饵,第一件才是真正的目标。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总喜欢对比,因为我们会觉得货比三家才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所以商家就用逆向思维,反套路一波。比如,一些酒店会放着“仅剩2间”的牌子,使消费者觉得紧迫,引导需要住房的人快速做出决定,留住客人。

再如很多企业,总是会设计一个价格超贵、看上去很豪华的产品,基本没啥销量,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其它产品看上去不那么贵。超市做捆绑促销,有些产品绑了赠品,有些没绑,没绑的是绑了赠品的诱饵;一条围巾50块,一件毛衣300块,围巾+毛衣300块,那么300块的毛衣是诱饵。

但更多的时候,“诱饵”并不需要真的存在。在商家销售的过程中,常常有这种“幽灵诱饵”。

每次在逛电商的时候,有时会发现冬天收藏的一件棉衣在降价,对比原价,现价只要三折,领券之后的价格更划算,这使得我们会不假思索的下单。

这个过程中,并不起作用的“原价”,就有“幽灵诱饵”的成分,“原价”的加入,使得“现价”更有吸引力,所以,二手不假思索的作出了购买的判断。

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进行选择时,考虑哪些是营销人员的“诱饵”,哪些商品是他们真正想销售的?

作为 “诱饵”的商品,牵引着我们内心的评估标准,将思维局限在惯性理,影响我们快速做出可能是与理性背道而驰的判断。

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需要认真的思考到底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就尤其重要。

别花冤枉钱了

教你用这3招

轻松应对商家的套路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诱饵效应”的影响,少花冤枉钱呢?很简单,坚持一条准则——只买需要的那件商品。为了更好做的这一点,我为大家介绍三个小窍门。

01 选择恰当的时间购物

研究表明,起床后第一时间进行选择最能体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受到的信息干扰最少,也就是“诱饵效应”作用最弱的时候。所以在刚醒来时购物,就能更有效的促使自己进行更理智的购物选择。

02 做好心理预案

在购物之前,心中做好规划,列好购物清单,能使购物的目标更加清晰。从而降低消费者受诱饵效应的蛊惑而购买一些不需要的产品的可能。

当然,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购物欲,也可以采用强制的办法,比如控制随身携带的现金金额,短途采购可以只带现金,这样即使你想买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03 向自己反复认证

也许商家的优惠十分诱人,或者在去商场前你没有想到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件商品。这个时候你就要反复的问自己:这件东西真的对自己有用吗?是不是可以买到比这里更便宜的商品?是不是一定要今天就买?经过反复心理问答之后,也许你就能克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了。

一般来说,清晨起床后第一时间进行选择最能体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受到的信息干扰最少,也就是“诱饵效应”的作用效应最弱的时候,这时候就想想昨天想买的东西今天是否还想买。

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提高警惕,留意进行选择时的选项间的差异与影响,避免被“诱饵效应”给忽悠了。如果不小心或者没意识,则很可能中了人家的诱饵,做了“韭菜”却不自知,岂不冤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