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的冷饮花样繁多,却有一个致命的缺欠,曾让宋孝宗深受其害

 历史解密坊 2019-04-05

说到冷饮,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种很常见的食品了。不过,冷饮可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宋代,冷饮就被发明出来了。不仅如此,下到普通百姓,上到皇帝,都爱吃冷饮。而宋朝的皇帝孝宗就是冷饮的最大拥趸。可因为宋朝冷饮的一个致命缺陷,却让宋孝宗深受其害。宋朝的冷饮行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它又有着怎样的缺陷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美味的冷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生产方式早已经机械化,配方早已经公式化,不管何时何地,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冷饮。而且,今天的冷饮已经发展到了各种颜色,各种口味,档次也涵盖了下到普通的块八毛钱,到几十元,上到百元的国际大牌。对于冷饮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花式,没有冷饮做不到的吃法。
古人的生活也很浪漫,他们早就已经享受到了冷饮的美妙。我国冷饮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只是在唐朝以前,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叫冷饮。只是抱着块冰啃,除了降温和解渴,基本没啥好吃而言。唐朝以后,人们才开始在冰里加糖,来改善冰的口感。冷饮真正成为冷饮是在宋代。很有创意的宋代古人将果汁、牛奶、药茶等和冰块混合,调制成的“冰酪”;有把发酵好的米汤,用冰块镇凉,制成的“凉浆”;有把腌制好的木瓜煮熟,捣成泥,再和冰水混合,制成的“药木瓜”。还有汴京的“砂糖冰雪冷元子”,临安的“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真正的全民冷饮时代,在大宋朝正式开启。

而身为天下之主的帝王们,其实他们早就是冷饮的尝鲜者。在冷饮没有普及的时候,帝王们甚至把冷饮当作“宝贝”赏给过有功劳的大臣。在众多享用冷饮的帝王中,宋孝宗绝对是个冷饮的铁杆粉丝。每到酷暑时节,他几乎不可一日无冷饮,而且,有时还会一天吃好几次冷饮,冷饮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水,就是饭。结果呢,在《宋史》第三百八十五卷中,记载了一段宋孝宗跟他很谈得来的礼部侍郎施师点的一段对话。“一日入对后,殿上曰;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宋孝宗说:“我前两天喝冷饮喝太多了,搞得我都拉肚子了。不过还好,终于缓过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能把皇帝给吃坏肚子了呢?这事儿,搁在宋朝还真不稀奇。原因就在于宋朝的冷饮有一个致使的缺陷。
我们都知道,冷饮都要和冰混合才行。而在宋朝,没有现代化的制冰设备,大夏天的,制作冷饮的冰从哪里来呢?答案是从河里来,而且,是在冬天的时候,从河里采来冰块,再放到地窖里,一直储藏到夏天。本来,从河里取出来的冰就什么杂质都有,甚至可能含有病菌,接着要放在绝对阴暗地窑里存放好几个月。想让它卫生,都是不可能的。

最终结果呢,宋朝的冷饮虽然绝对不含任何色素,不含任何防腐剂,但是,用这种根本不卫生的冰来制作冷饮,别说肠胃金贵的宋孝宗了,谁吃多了,肚子都会受不了。
如此看来,我国古代的先人们,虽然在许多方面都显露出了非凡的智慧,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否定,因为古人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在许多方面的技术,还是很不成熟,甚至是有缺陷的。所以,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并古代不完美的历史。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