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西汉时期的名将,军事家,一生战功卓著,无奈却英年早逝。他的死,让汉武帝非常悲伤,并为他专门修建了高规格的陵墓。可是,在霍去病墓前的众多的石雕中,有一个石雕却与众不同,竟然是一只石獭。为什么要雕一只石獭在霍去病的墓前,这里面有什么隐含的意义?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霍去病绝对是个神话。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将星云集。但是,能称得上是战神的,又屈指可数。可霍去病,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战神。他17岁时第一次出征,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数百里,斩获敌人2028人,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被封为冠军侯。19岁起,两次率后出击河西,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从此收复河西地区。21岁,霍去病又领兵深入漠北,歼敌7万余人,俘虏了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还有将军、相国等官员83人,封狼居胥,一举打败匈奴。 就在霍去病彻底打败匈奴之后不久,元狩六年,只有24岁的霍去病却突然因病去世。尽管霍去病的死因,直到今天还是个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对失去这样一位战神深感悲伤。他追谥霍去病为景桓侯,并在自己的茂陵旁边为霍去病修建了高规格的陵墓,给了他陪葬皇陵的殊荣。甚至把霍去病坟墓外形修建成祁连山的样子,用来表彰他建立的不世之功。据历史记载,在安葬霍去病时,汉武帝还特意调遣了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为霍去病送葬。 霍去病墓的规格很高,底部南北长101.5米,高达18.38米,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在长长的神道两旁,还摆放着象、牛、虎、“怪兽吃羊”、“人与熊”和“马踏匈奴”等17件巨大的石雕。这些巨大石雕无一不生动活沷,形象逼真。 小编不说其他,单有一件长1.6米,高60厘米青绿砂石石雕,这件石雕雕刻的是什么动物呢?一开始,根据它的形态,人们以为它是青蛙,或者是蟾蜍。可是,经过仔细观察,人们发现这件石雕的大嘴里清晰地刻有六枚牙齿,而且,身后还明显地拖着一条尾巴。这可就不是什么青蛙或蟾蜍了。最后,专家们将其修正为獭。 獭,俗称水獭,主要生活在江河和海岸带僻静的水域。主要以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小鱼为食。水獭的水性娴熟,但行踪诡秘,除了皮毛珍贵,似乎找不到什么特点了。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会在一代战神的墓前放一只獭呢?其实啊,这里面大有深意。 水獭这种动物很特别,它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每年雨水的第一候,蛰伏了一冬的水獭就开始出来活动了。它都会把自己捕到的鱼排在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一般。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水獭的这一现象,并为这一现象起了个名字,叫“獭祭鱼”。后来,人们还把獭祭鱼引申为文化上堆砌的意思。比如,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写诗时,为了在诗中多引用典故,经常要在屋子里堆很多书,用来查阅。人们就联想到了獭祭鱼,直接给李商隐起了个“獭祭鱼”的外号。 因此,在霍去病墓前放一个水獭的石雕,也就是在彰显霍去病不仅武功了得,在文治方面也是很不错的。说白了,就是嘉许霍战神很有文化的意思,不是学富五车,也得有三大马车。虽然这个说法让人不容易理解,但从霍去病立下的战功,以及汉武帝对霍去病欣赏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没什么不当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