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指问头身胸腹除疼痛之外的其他不适或异常。 【问头身胸腹不适内容】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阳痿、遗精 (一)、头晕 1、 特点:患者自觉头脑晕旋,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 2、 病位:肝、脾、肾、气血。 3、 意义: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内阻;肾精亏虚;瘀血阻滞。 证 型 | 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 | 代表方剂 | 肝火上炎 | 火热循经上攻头目,气血涌盛脉络 | 头晕而胀,烦躁易怒,舌红,脉弦数 | 龙胆泻肝汤 | 肝阳上亢 | 肝阳亢逆上扰清窍 | 头晕胀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每因恼怒面加剧 | 天麻钩藤饮 | 气血亏虚 | 营血不能上荣,清阳之气不升 | 头晕面白,神疲体倦,舌淡,脉细,每因劳累而加重 | 归脾汤 | 痰湿内阻 | 痰湿内困,清阳不升 | 头晕且重,如物裹缠,胸闷呕恶,舌苔白腻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瘀血阻滞 | 瘀血阻滞,脑络不通 | 外伤后头晕刺痛 | 通窍活血汤 |
(二)、胸闷 1、 特点:自觉胸部痞塞满闷的症状。 2、 病位:心肺。 3、 意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血瘀阻;痰湿内阻、肺气壅滞。 证型 | 临床特征 | 本症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有密切关系 | 代表方剂 | 肝气郁结 | 胸闷胁胀 | 柴胡舒肝散 | 心气不足 | 胸闷气短 | 四物汤 | 心血瘀阻 | 胸闷刺痛 | 血府逐瘀汤 | 痰湿阻肺 | 胸闷痰多 | 瓜蒌薤白半夏汤 |
(三)、心悸 1、 特点:患者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症状。 2、 病位:心神、心。 3、 内容:惊悸、怔忡。 4、 意义: 心胆气虚,突受惊吓;胆郁痰扰,心神不安;心阳气虚,鼓动乏力; 心阴血虚,心神失养;心脉痹阻、血行不畅;脾肾阳虚,水气凌心。 ☻ 心悸、惊悸、怔忡的关系与区别
| 临床特征 | 持续时间 | 病情轻重 | 关系 | 代表方剂 | 惊悸 | 心悸而惊、恐惧不安的症状 | 多时发时止 | 全身情况较好,病情较轻 |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而怔忡常是惊悸的进一步发展 | 安神定志丸 归脾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怔忡 | 心跳剧烈,自觉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 | 持续时间较长 | 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重 |
(四)、胁胀 1、 特点:自觉胁的一侧或两侧有胀满不舒的症状。注意问胀满的程度与兼症。 2、 病位:肝胆。 3、 意义:肝气郁结;肝胆湿热;饮停胸胁。 证型 | 临床特征 | 代表方剂 | 肝气郁结 | 胁胀易怒,脉弦 | 柴胡舒肝散 | 肝胆湿热 | 胁胀口苦,舌苔黄腻 | 龙胆泻肝汤 茵陈蒿汤 | 饮停胸胁 | 胁胀,肋间胀满,咳唾引痛 | 十枣汤 控涎丹 |
(五)、脘痞 1、 特点:自觉胃脘部胀满不舒。 2、 病位:脾胃。 3、 意义:食积;脾胃虚弱;胃阴亏虚;湿邪困脾;饮停于胃。 证型 | 临床特征 | 代表方剂 | 饮食伤胃 | 脘痞而嗳腐吞酸者 | 保和丸 健脾汤 | 脾胃虚弱 | 脘痞而食少、便溏者 | 补中益气汤 | 胃阴亏虚 | 脘痞,饥不欲食、干呕 | 益胃汤 | 湿邪困脾 | 脘痞,纳呆呕恶、苔腻 | 二陈汤合平胃散 | 饮停胃脘 | 脘痞,胃脘有振水声 | 苓桂术甘汤 |
(六)、腹胀 1、 特点:自觉腹部胀满,痞塞不舒,如物支撑的症状。 2、 意义: 临床特征 | 病因病机 | 代表方剂 | 腹胀拒按 | 属实证。胃肠食积,或实热内结、阻塞气机 | 大承气汤 调味承气汤 | 腹胀喜按 | 属虚证。脾胃虚弱,失于健运 | 健脾汤 四君子汤 |
☻ 腹胀、臌胀的区别 “腹胀”多反映脾胃或胃肠病证。 “臌胀”的表现:腹胀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多因酒食不节,或情志所伤,或虫积血癥,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互结,聚于腹内而成。 (七)、身重 1、 特点:自觉身体沉重酸困的症状。 2、 病位:脾肺。 3、 意义:水湿泛溢、气虚不运。 临床特征 | 病因病机 | 代表方剂 | 身重,脘闷苔腻 | 湿困脾阳 | 真武汤 | 身重,浮肿 | 水湿泛溢肌肤 | 五苓散 | 身重,嗜卧、疲乏 | 脾气虚 |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 热病后期见身重乏力 | 邪热耗伤气阴 | 生脉散 |
(八)、麻木 1、 特点:肌肤感觉减退,甚至消失的症状。 2、 意义:气血亏虚;风寒入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或湿痰瘀血阻络,肌肤,筋脉失养。 (九)、阳痿 1、 特点:指病人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坚而不持久,不能进行性交的症状。阳痿不是病人的不适感觉,而是性功能低下的表现。 2、 意义: 临床特征 | 病因病机 | 代表方剂 | 阳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 肾阳虚 | 右归丸合赞育丹 | 阳痿,心悸失眠、纳呆腹胀 |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 归脾汤 | 阳痿,精神抑郁易怒 | 肝气郁结 | 逍遥散 | 阳痿,肢体困重、苔黄腻 | 湿热下注 | 龙胆泻肝汤 | 暴受惊恐后出现阳痿 | 惊恐伤肾 | 大补元煎 |
(十)、遗精 1、 特点:指病人不性交而精液遗泄的症状。清醒时精液流出谓之“滑精”;梦中性交而遗精者谓之“梦遗”。 2、 意义: 临床特征 | 病因病机 | 代表方剂 | 梦遗,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颧红潮热 | 肾阴亏损,君相火旺 | 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 | 梦遗,过劳则盛、心悸失眠、纳呆腹胀者 | 心脾两虚 | 妙香散 | 梦遗频作,甚则滑精、腰膝酸软、面白头晕耳鸣 | 肾气亏虚、精关不固 | 左归饮合金锁固精丸 | 遗精,小便混赤、苔黄腻 | 湿热下注、扰动精室 | 程氏萆藓分清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