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面貌,心服务|“站前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更名为“广州市站前街社工服务站”

 健康慢走 2019-04-05

我有一个可爱的名字

号外!号外!

小可爱们,站前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更名啦!

从2018年11月开始,与各位街坊同舟共济6年的站前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更名为广州市站前街社工服务站。

站前街社工服务站●新面貌

       站前街社工服务站成立于2012年8月,由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办,广州粤穗社会工作事务所承接运营。以社工服务站为服务阵地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和发展,经过6年的运营,社工站开设专业全面的社区服务,包括青少年、长者、家庭、新广州人、残障和义工六大服务领域,我们努力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营造“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的社区氛围。


站前大
指导员现场指导

齐心协力共同整理


站前街社工服务站●心服务

青少年服务

服务简介   

结合青少年的特征,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尊重、关怀青少年,挖掘青少年潜能,构筑“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社区工作新模式,为青少年营造正向、积极的社区氛围。

服务对象

●重点青少年:辖区内无业、低保低收、残障青少年

●在校青少年:辖区内12-25岁的在校就读的青少年

●在职青少年:辖区内16-25岁在职就业的青年

服务内容

●“花Young·防护”计划

定期关怀           

咨询服务             

和谐班级系列工作坊

帮扶机制

●“花Young·增能”计划

能力提升训练

亲子沟通、朋辈互动、社区共融活动

青春期教育

●“花Young·帮扶”计划

危机介入   

紧急支援

就业帮扶

●“花Young·支援”计划

资源链接  

情绪疏导

●“花Young·参与”计划

政策和普法宣传服务

青少年义工领袖培育

青少年志愿服务

家庭服务

 服务简介

 家庭部“爱+”项目,以“安全·增能·参与”为主题,以家庭为纽带,回应需求,链接资源,扩大社会支持网络;恢复困境家庭原有功能,激发家庭潜能,提升应对问题的能力;发掘孵育亲子义工,推动社区议事会发展,打造安全型、  友好型和参与型社区。

服务对象

●重点群体:单亲、失独、残障儿童、低保低收儿童、其他困境家庭及人士

●一般群体:0-6岁儿童、25-60岁妇女家庭

服务内容

●“爱·相伴”安全防护计划

从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出发,全方位挖掘儿童和家庭的潜能,提升语言表达、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及社区参与等能力,促进“社区-学校-家综-家庭”四者在支持中互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爱·相依”家庭融合计划

以电探访、小组、活动的服务手法,促进亲子间以及家庭间的良性互动和沟通,提升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密切度。

●“爱·相随”困境家庭帮扶计划

以个案为主,小组、社区活动为辅,为困境家庭提供就业、压力舒缓、亲子关系维护等服务,提升困境家庭生活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困境家庭社会功能的恢复。

●“爱·相助”之解忧杂货铺

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搭建热线求助、问题解答、信息咨询多功能的平台,为困境家庭和重点关注群体提供情感支持,舒缓压力,提升面对困境的信心和能力,保障服务对象权益。

●“爱·相行”之社区建构计划

以活动为主,小组为辅,聚焦社区和家庭热点关注的议题,培育义工骨干,参与社区治理,搭建社区治理的沟通机制。

长者服务

服务简介

致力于为社区长者提供优质的社工服务,关注生理健康与精神生活,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区支持网络,开展多样化的小组、社区活动,丰富社区长者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致、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服务对象

辖内60岁以上长者及家属

服务内容

●齐心耆乐·安心

社会救助

情绪支持

能力提升

●齐心耆乐·安愿

培养耆心协力义工队

推动健老助弱活动

结对子帮扶服务

●齐心耆乐·安乐

文娱活动

●齐心耆乐·安康

定期电访探访

健康保健知识课堂

●齐心耆乐·安护

提供紧急救助

临时庇护

临时照顾

●齐心耆乐·安养

心理辅导

障碍矫治

社会救助

危机干预

权益维护

新广州人服务

服务简介

在未来五年新广州人服务设计为“五新”工程,逐年开展相关服务。本着“一年一新”即新服务、新身份、新认同、新家园和新市民;“一年一感”即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层层递进,以水平提升为基础,促使新广州人更好地融入广州,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服务新格局建设,让新广州人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获得市民待遇,享受公共服务。

服务对象

辖内居住或工作的非广州户籍人士

服务内容

●提供新培训,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考证班等,提升新广州人的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强获得感,着力打造3个油库:技能库、智能库和社工专业库。

●开展新课堂,发挥新广州人的潜能,丰富新广州人休闲活动,满足新广州人的社会交往和融入需求,从而增强获得感。

●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新广州人更好地了解政策信息,获得政策支援支持。

义工服务

服务简介

致力于推动社区义工服务的发展,孵化和培育本土义工组织,通过建立“社工+党工+义工”三工联动的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的全民义工队伍,传播互助互爱的精神,营造良好的社区互助氛围。

服务对象

辖区内党员、群众居民,在站前街工作、学习及社会爱心

服务内容

●义工ATM储蓄银行管理计划:

申请成为中心注册义工→参加中心的义工培训→参加社区服务→累计义工服务时数→接受嘉许(站前街嘉许激励机制)

●“义·同行”计划

培育专业义工队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为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提供基础保证。

●“义·启航”计划

深化义工志愿服务理念和职责,规范义工队伍建设,推动义工潜能的发挥与发展。加强义工队伍素质建设;开展系统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打造专业义工团队。

●“义·展翅”计划

义工骨干挖掘计划;

义工骨干培训计划;

“义策行动”义工骨干社区参与计划。

●“义·参与”计划

“情暖耆心”服务项目:定期探访、节日慰问、义诊义剪、娱乐表演等;

“送温暖”服务项目:节日关怀、助残扶困等;

党员义工服务项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爱心探访、社区义诊、社区义剪、节日关爱等;

“爱心中转站”项目:回收社区闲置资源,转赠给有需要的居民,传播爱心。

          

残障服务

服务简介

根据站前街道残疾人士及家属的需求和特长,为其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与发展服务,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其挖掘自身潜能,提升就业能力,增强自信心,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营造社区共融的氛围。

服务对象

辖内残障人士及其家属

服务内容

●心理支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有情绪困扰及心理障碍的残障人士及家属的情绪得到及时疏导,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困难。

●就业培训:链接社会资源,提供政策咨询,组织残障人士学习就业技能,利用“跳蚤市场”、社区商铺和网络平台,搭建残障人士作品输出、创收渠道和宣传推广的平台,实现残障人士再就业的多种可能。

●康复支援:协助办理残疾证,挖掘残疾人士特长与专长,组织进行生活技能、劳动技能、自理技能的学习,让残障人士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更加独立生活。

●社区融合:通过讲座、小组活动、社区大型节庆活动等服务,鼓励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互动,促进社区融合,形成助残扶残的友好社会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