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也是春雨迷蒙的季节。 在文人眼中,清明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是“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在画家笔下,清明似乎又有了更生动的呈现。 田舍清明日, 家家出火迟。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 唐·张籍《寒食内宴》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内宴冷餐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寒食祭扫冢一堆, 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 暮雨萧萧惆怅归。 唐·白居易 《寒食野望》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祭扫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唐代诗人杜甫《寒食》诗有“田父皆要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之句。正如诗中所说,这天乡间父老都要参与这“闹不违”活动,就连鸡犬也乐而忘归。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北朝·踏青 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竟出垂杨里。 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节民间还有打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便已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五代·荡秋千 独醉汴梁难复醒, 只因千古择端图。 在张择端眼中,清明是“青山隐隐碧水长,故国神游意彷徨。”,是“瑶池仙境正陶醉,丝竹声起在耳旁。”,是“芸芸众生千百态,喜怒哀乐汇一堂。”,是“千舟百舸竞相渡,恍若江南鱼米乡。”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画家笔下,“清明”一词显得更加生动具体,在作品中,我们便不难还原清明这一节气在古诗最初的模样。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