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涞源县
狼牙口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整整影响了我们几代人。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到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可怜他死的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的天。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河北凉城涞源县的东关拒马河源头水泉边有一座下图所示的雕塑:
这已成为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县城的标志性雕塑。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就发生在涞源县西南偶的狼牙口。
网查资料:
王二小,本名阎富华,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县城东北(现属上庄乡)上庄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个庄稼人,靠给本村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阎张氏给别人做家针线活度日。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无收。1940年春天,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后因病饿早亡。无依无靠的王二小于当年五月的一天,流浪乞讨来到位于涞源县西南边缘的狼牙口村,饿昏在了路边,被抗日政府狼牙口村村委会王主任搭救并将其收养,改名王朴,靠给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时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狼牙口一带。王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儿,和八路军战士处得很熟。骑兵连的吴连长常给二小讲打仗的故事,到开饭的时候还给他饭吃。后来王二小加入了抗日政府的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的早晨,时年十三岁的王二小正在狼牙沟门外的山坡上放牛,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欲从狼牙口去往涞源县抗日政府的所在地范庄旺村一带。正在山谷里找路瞎撞的日本兵看见了二小,便叫他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去往范庄旺村的方向,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医院等部门,还有不少乡亲们也隐藏在那边。二小知道骑兵连就埋伏在西北方向石湖旮旯的山岭上。于是,王二小带着鬼子向西北沟的石湖旮旯钻去,这是一条死路。到了路的尽头,山岭上的八路军部队向这股敌人发动了袭击。鬼子恼羞成怒,二小未及逃跑,日本军官便朝他劈了一军刀,当即被削掉了右手的五个手指,一个日本兵用刺刀穿透了他的胸膛,挑起摔在了大石头上。
战斗结束,八路军战士跑到巨石前,二小当时还尚存气息。战斗中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附近的刘家庄八路军救护所,终因当时的救护条件有限且他们的伤势过重,三人相继牺牲,遗体被安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的张士奎同志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报告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进行了相关报道。词作家方冰、曲作家李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上世纪末,涞源县委县政府在王二小的牺牲地---石湖旮旯立了一块纪念碑、建起了碑亭与一座纪念馆,还在旁边为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修了一座新墓。
从涞源县城往南走G207国道,过内长城的插箭岭关到走马驿,过唐河大桥后右转,沿着唐河的支流---西河逆流而上,经南马庄乡,不远便到位于G207国道北侧、西河左(北)岸边上的狼牙口村前。经过村前的西河大桥后左转,出狼牙口村西口,沿河边前行不远有一岔沟斜向东北,那便是通向范庄旺村的那条大沟。沿西河边继续逆流向西北走,右边又有一岔沟斜向东北,沟较为宽阔,这便是狼牙沟。进狼牙沟不远左转向北即为狼牙沟门,就是王二小牺牲前放牛的那个地方。继续顺沟北上是刘家庄村,王二小最后死在了那里起初也葬在了那里。过刘家庄是上、下黄土台,几户人家的小自然村。上到山顶即到长城狼牙口关。
由狼牙沟门外的狼牙沟口,向北穿过柿树台从李家台小村下方的河边向西北走,迎面是一个大沟的分叉口。顺河逆流右走向北是香炉石村,过香炉石即出河北省进入山西大同灵丘县界。左走岔沟向西便进入石湖旮旯,就是王二小牺牲的那个地方。沟尽头左(南)侧的上方即是王二小纪念碑亭与纪念馆以及后建的王二小墓。
到狼牙口去:
那里的公共交通是个短板,自驾是绝对的选择。
今年春节的正月初三(2019年2月7日),五、六级北风,气温骤降,冷甚!高速路免费。
早上天不亮就从北京房山区的城关出发了,走老房山县城的南北大街,经京周路、房易路上G5京昆高速,到涞水枢纽改走张石高速,在涞源南出口下,左转向南改行G207国道,经走马驿、南马庄乡,共计200余公里,2.5小时来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狼牙口村村南的西河大桥南桥头村口。
向北过西河大桥左转向西,沿狭窄的水泥路走约200米,再右转向北,穿村出村西口来到河边。


如果是辆越野车或底盘高点的车,就可以由狼牙口村的西口选择土路顺河床逆流而行,这样会很近很方便。不过,这是后话。
原本打算开车先到王二小的牺牲地纪念碑亭,(因车所驾车辆的底盘太低且轮胎过薄,以防万一。)然后择地停车,再徒步10公里去狼牙山岭上寻找狼牙口关城。难怪当年日军到此迷路,就是已解放了70年后的今天,不到两公里,虽然已数次跟当地人问路,走到这里仍然拿不准怎么走。
出狼牙口村的西口,沿河边的水泥路前行不到一公里,路离开河边斜上,然后就是一个180º的右后转弯。沿水泥路上向东北,越走越感到不对劲,好不容易见到路边的崖下有一尚有人居住的人家,等了一阵子,屋里出来人才得以向下高喊问路。原来,这就是当年来此扫荡的日军所要找的去往范庄旺村方向的那条路。错了,方向差了一个九十度,返回吧!这可犯了难,水泥路实在太窄,倒回去,忒远了,更何况遇上有车上来更麻烦。掉头,一侧是深崖,一侧是山壁,稍有闪失就彻底完了。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稍宽一点的路面,冒着危险,半米之间一上一倒十余次,冒了一身汗才掉过头来。回到河边的那个180º转弯处,真不敢想象,那条直行两米多宽的土路才是去往石湖旮旯王二小纪念馆正道,而当地的汽车确实就是这么走的!



算了,安全起见,还是把车放下,走着吧!这样来回一折腾已经九点多了。
找地儿停好车收拾好行装,9:20从狼牙口村西口徒步出发,过狼牙沟口、柿树台小自然村,路又下到河边。如果车况允许能从河滩上的土路开过来,就会很近也很方便地直接来到这里。顺河边的水泥路向西北走,由李家台(小自然村)下经过。过李家台村口后,路边有一小片不高的松树林,过松树林顺路直向稍向左前方远看,便会见到远处大沟左边半山坡上的亭子,那就是王二小纪念碑亭。
沿新修的水泥路向北走向村庄,中途遇见了一位四十多岁的本地人,经询问才知,这条路为山西省所修,但地方却属于河北省。前边的村子仍为河北涞源县所属,但村子的南北不远都是山西省界,因自然地理所限,山西修路必借一段河北界才能通过。那人还说,前边村子南边的峡口叫夹路石,村子因此而得名夹路台。我们走到村南口,他还指给我看峡口边的岩石,说那就是夹道石。











下图:向西俯瞰这座长城上的敌台所控制的狭窄的山沟。古时,一定有一条道路从这条
沟中经过。



见到敌台上的编号匾额,糊涂了。头来时看了不少攻略,都提到了这座敌台。敌台南边的村子不是叫香炉石吗?看谷歌卫星题图、百度平面地图所标的都是香炉石,可那位村民怎么说这个村子是夹道台呢?再有,网上的帖子都提到,由狼牙口村去山上的狼牙口关要经过香炉石村以及茨字叁号台下。为什么问了好几个年级稍长的村民都说要从李家台经刘家庄走?还是以当地人说的为准吧,返回李家台去找到狼牙口关的路。眼前这个村子吗,就以地图上所标的为准,叫香炉石。返回村子由村南顺河沟向狼牙口村方向走,有一段是土路,还要横过两次河。
半个小时来到李家台,顺水泥路进村,小自然村没几户人家,到村里路就断了,也找不到向东去的明显的路。攻略上都是开车去的,而这里绝没有汽车能走得路,一定是错了,再返回香炉石。路上,一个放羊人问我,怎么又回来了,来回的干什么呢?我说找狼牙口关。是石头墙上有门洞、门洞上有字那地方吗?我说是。行了,就这一条道,顺新修的水泥路走,十五里地就到了。
由狼牙口村开车去狼牙口关城,其实就是从狼牙口村到香炉石村南这一段约三公里长的路段不好走,其它都没问题。
出香炉石村北从内长城茨字叁号敌台的下方经过,没多远就是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的龙须台村。如果刚才从叁号敌台处向西北平行顺山岭直接到龙须台村会很近,比现在一往一返至少要节省一个多小时、少走十多里的路。出河北到山西境的龙须台村就已经十二点多了。


下图:看,这里每家的春联和门上贴的福字所用的纸是绿色的,这可不多见呀!





过龙须台沿新修的水泥路再走八里路,就到了大地村。这一带的自然环境非常好,沿途没见到一个白色的塑料袋,更不要说成堆的垃圾。沿途村子没见到一个商店,就是小卖铺也没有。更难得的是,近些年华北地区连年干旱,而这一带却是沟沟有水,流水淙淙!沿路走的这条大沟,可是黑鹳繁殖栖息保护地。



过大地村,网查攻略,还要沿水泥公路往上走三公里。为节省时间,没有完全按照公路走,凡有沟、坡左右盘旋的路段,就直穿沟、生爬坡而上,减少因公路盘旋所增加的距离。半小时由大地村上到最上边的公路“大转弯”处。
由公路大转弯处向南走小路爬约200米,即右转沿松林边的古道向西南上。至小垭口再向东南走一小段,便可见到长城的敌台与狼牙口关关城的城墙。





从公路大转弯处走古道小路,20分钟上至中国万里长城内长城的狼牙口关(由大地村至此 1 小时;狼牙口村徒步至此2.5小时):为明长城真保镇倒马关所辖的一个关隘,明嘉靖二十年所筑,属茨沟营(在今山西忻州繁峙县境内)所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的大地村东南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的狼牙口村北之交界处,其建在了海拔H:1700余米的狼牙山主峰西侧的小山坳处。关城的主体部分,南、北两侧及东边的山岭上三面建有石砌城墙,北墙向东延伸上至陡崖而止,南墙和东墙相连,西部为深沟。东北、西南各建有一座敌台,编号分别为茨字壹号台与贰号台。狼牙口以东段长城则归插箭岭关所管,墙上的敌台皆以“插”字起头编号。南关门尚存石砌券门,古为甫北通道之咽喉。门洞上方内外各嵌一长方形的石匾,内(西北)侧匾额阴刻横书“狼牙口”三字。外(东南)侧双沟阴刻横书“狼牙险道”四个大字,上题“钦差整饬井陉等处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乔严乌砦”,落款为“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中秋吉旦立”。
能通车马是为关,只走行人则为口。关所控制的是大路,一般设在主要的干道上。口则是建在只能够行人通过的险要小道上。不可置疑的是,无论是关还是口,所控制的都是交通要道的咽喉部位。
下图:向南偏东方向仰拍关城东部的主体部分
下图:由南关门门洞内向关城内(西北向)拍
河北省保定市的西北部山区,已知的就有两处叫做狼牙山的地方。一处是众所周知的位于易县西南部的狼牙山,因八路军五壮士英勇跳崖而闻名。另外一处则是位于涞源县西南部的狼牙山,名称皆来自相同的山形。由狼牙口村村西一带向北远眺,狼牙口关所在的山岭,山峰直立尖削,酷似锋利的狼牙。主峰狼牙山以北的山西省境内有一狼牙沟村,也就可以认定,狼牙山的南北两面皆有一大致南北走向的山沟,都叫做狼牙沟。狼牙口关向南的这条大沟中,古代应有一条重要的道路,顺沟而下则是上、下黄土台与刘家庄村,沟口即为狼牙沟门,出狼牙沟门不远就到狼牙口村。站在狼牙口关城外俯视狼牙沟,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当地老乡都指给我由刘家庄往上走。他们见我是徒步上山,当然是走狼牙沟古道近,最远不过5公里。好比一张弓,走狼牙沟“弓弦”要比走香炉石、龙须台、大地村“弓背”近至少一半---5公里的路程,比绕远走要快一个多小时。网上攻略路书皆是自驾之路线,只能走公路绕远。
下图:向北偏东方向拍关城东部的主体部分
下图:谷歌地图的狼牙口关截图
天地只是我一人的,独自在狼牙口关转了一个多小时,携带的饮用水早已成为冰水混合物。如不是一直在运动着,恐怕已成冰坨无法再喝了。渴急了喝一口混着冰碴的冷水,往下咽时能感到冰渣扎刮嗓子。稳妥起见,原路返回。关城到大地村段没有在走公路,而是顺大沟中的小道直下,道眼儿很明,坡度不大,很好走,半小时即回至大地村的村东口。大地村的西口,有一向偏东南方向的大沟,远眺沟口可见沟底有路。那就是正对关城的、位于关城西部下方的那条沟。如能通行的话,会比穿大地村走又近好多,可惜内有时间探寻别路。由大地村经龙须台走公路原道而回,很快就到香炉石村。
下图:仰望在金灿灿夕阳照射下的茨字叁号敌台,更显得雄伟诱人!
自狼牙口关城徒步下山,经山西境内的大地村、龙须台,河北涞源的香炉石村,回到G207国道边的狼牙口村约10公里,2小时。开车原路返程,从涞源南上高速路时天已大黑。3小时回到位于北京房山城关的家中。
|